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日益引起重视的生存策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通过翻捡当时《中报》《国民日报》等大量珍贵史料,笔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由精英领袖发起的,爱国学群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发组织的,采取以“非暴力手段”为主要手段的爱国学群运动。在这场“活刷”中有关各方争先恐后之“统像”跃然于纸上。

——据《近代国家危机中的政府、社会与外交》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危机。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中,国人应对外交危机的特点。

材料二   读下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40年代存在哪些世界性危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社会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材料三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中国。……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率好“公转”。

——《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9年,日本学者北一辉写了一本名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的小册子。北一辉宣称民主是“极其幼稚的主张”,选举制是以“投票神权”来反对“帝王神权”,是适应低能之辈的“低能哲学”。他认为“工业托拉斯和卡特尔组织,对于缺乏资本而落后于列强的日本是当务之急。”私人财产不许超过100万元日元、私人土地不许超过时价10万日元、私人企业不许超过1000万日元,超额部分由国家有偿收缴。政府加设银行、航海、矿业、农业、工业、商业、铁道7省,以加强收缴超额私人资产后的经济管理。同时他要求“根除阶级斗争”,禁止罢工,一切纠纷均有国家裁决。为了实现这些纲领,他要求动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三年间停止实行宪法,解散议院,发布戒严令,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进行统治。同时还热切呼吁“国际和平将因为出现一个可以统治世界各国的最强大国家而实现”。而中国、印度的七亿民众,也将由于日本的领导扶持而自立。为了这个光辉目标而“忌讳国家拥有武装”即反对日本举起战争武器,“其见识犹如幼童,是社会主义者之流的妇人之见和平论”。北一辉的理论被日本法西斯分子奉为经典,在20世纪20、30年代广泛传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一辉的法西斯理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北一辉的理论在20世纪20、30年代广泛传播的原因。
2018-12-1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突袭波兰,波兰虽然被迫迎战,却对英法寄予幻想。3日,作为波兰盟国的英法尽管相继对德国宣战,但是按兵不动、宣而不战。17日,苏联利用这一时机,以拯救波兰东部受压迫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名义,派军开进波兰,不仅和德国占领并分割波兰全国领土,而且相继占领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建立起“东方战线”。

——摘编自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兰灭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东方战线”的影响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继续扩大侵略,1932年1月3日侵占锦州,进逼关内。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照会,美国政府不承认中日政府间所签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用违反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义务的手段所造成的任何情势、条约或协定,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合法条约权利。以上照会阐述了美国的新政策,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汀生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侵华不直接干涉的原因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3年苏联拟定了一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建议可以加入国联以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相互保卫协议。为加入国联,苏联同一系列国家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尤其与美国建交等,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担任常任理事国。1935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季米特洛夫作了《法西斯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的主要报告,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议。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提出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缔结互助条约的八项建议,但最终失败。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在三十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
2019-05-21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5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
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加以制裁。
1935—1936年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
1936—1939年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
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
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1938年9月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1)根据材料,概括“绥靖政策”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绥靖政策”的影响。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②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③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④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

(1)根据材料一,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二战的新观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2018-10-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在战后不愿在威尔逊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中领头,这往往被归因于美国的主张在巴黎和会上被欧洲丢弃后产生的蒙受政治欺骗的感受。但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所谓“孤立主义”在对外交谈判的疑虑之外有其更深刻的根源。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二:美国的冷战世界观主要源于其对大萧条做出的反应,其冷战战略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日本在1941年的进攻佐证了美国人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干涉主义和全球改革对美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美国想重新获得安全感,则“恶魔”就必须被消灭干净。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1)材料一中威尔逊提议建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哪里?根据所学指出二战后哪个世界性组织的总部也设在此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十年代美国实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现实和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眼中的“恶魔”指的是哪些政治势力?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二战前后对外政策的变化。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9年,马奇诺再次出任法国陆军部长,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促使国会在1930年通过了防御工程的预算拨款。1935年底,绵延数百公里的地下钢铁长城马奇诺防线基本竣工。20世纪30年代,世界军事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法国军方也及时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但法国因为仰赖绵亘防线的作战形式,其军事学说基本上停留于20世纪20年代对一战经验的总结。当戴高乐将军系统地提出组建机械化装甲化部队的意见时,遭到了军方高级领导人的群起攻击。军事当局对马奇诺防线的过分重视和渲染,使法国军界产生了严重的自满心理,在这种氛围中戴高乐的机动战思想难逃厄运。尽管法德主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之比不相上下,然而,在使用这些部队和武器的军事学说和作战原则上双方大相径庭。

——摘编自杨凯《二战前法国军事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马奇诺防线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奇诺防线对法国产生的影响。
2019-03-10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汉中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