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蒋介石就意识到:若要彻底实现中日战争世界化,中方须配合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国家,而不是坐待他国指挥。以他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积极的战略导向,迅速决定对德、意、日三国同时宣战,“用意乃在放弃其无关紧要与侵略之德意,而获得利害密切之英俄也,且得对俄对英对美皆有发言之地位”。同时,他召见美英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戴尼斯,商讨派军入缅援助英国抗日和联合作战等问题,并通过新任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向美国当局转告“对香港已积极增援,对安南亦决进击”。在入缅交涉的同时,蒋介石也与美英两国积极商议建立联合军事委员会,制定全盘战略计划。尽管从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短短十几天的交涉看,蒋介石的战略规划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这些交涉沟通了各方关系,为中国得到来自盟军的武器和其他援助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姜涛《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国民政府对美英军事合作的构想及交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的战略规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实施这些战略规划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从宣言判断,美中英三国召开开罗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会议对于中国有何意义?
2021-12-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法对德宣战后,按兵不动,坐视波兰的灭亡。从19399月到19405月,“西线无战事”,这种奇特的现象被称作“静坐战争”“假战争”或“奇怪战争”。德国入侵波兰后,在西线与法英对峙的德军开始只有23个师,而法军则超过80个师。法军本可以进攻萨尔这个重要的德国工业中心,但从912日起法军奉命停止了行动。英国则到1011日波兰战争结束3个月以后,才派了4个师到法国去。法、英统治阶级和高级将领畏战情绪严重,不敢与德军正面冲突,而妄想用经济封锁的办法扼制敌人、最终取得胜利。法国军事思想落后,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一味依赖马奇诺防线。法军无仗可打,政府和最高统帅部为了防止军心涣散,在前方军营建立了娱乐中心,举办体育活动、演剧、放电影,增加酒类配给,总理甚至分发给部队1万个足球,以“鼓励士气”。但这种僵持状态是不可能持久的。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德实行“静坐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法对德实行“静坐战争”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6月,纳粹德国试图掌控中东石油产地。为了粉碎德国的阴谋,英国和“自由法国”联手进攻维希法国控制下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叙黎战役开始。盟国还宣布,叙黎人民“享有自由和独立”,得到了叙黎人民的热烈欢迎。7月中旬,维希政府的军队投降。此后,“自由法国”宣称,废除委任统治的问题要等战后由国联决定,并指派法国驻叙黎全权代表继续执行全部权力,而英国则打着支持叙黎独立的旗帜,不断对“自由法国”进逼。1943年,叙利亚和黎巴嫩先后成立了民族政府,宣布废除委任统治,“自由法国”驻叙黎代表下令逮捕黎巴嫩总统和总理。为此,叙利亚发动阿拉伯各国掀起反法浪潮,英美趁机对法施压,1944年1月开始,“自由法国”向叙黎移交全部权力。1946年,英法军队被迫全部撤出叙利亚和黎巴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6卷


(1)简析英国和“自由法国”取得叙黎战役胜利的原因。
(2)简评20世纪40年代英国和“自由法国”在叙黎地区的行动。
2021-12-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10月阶段训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18月至11月,德国在夏季的突然袭击使得苏联在秋天面临严重危机。美国方面认为在目前苏德战争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迅速进行美、英、苏三方会议以商讨长期援助计划是不明智的。只有苏联能够将防线维持到冬季时,才能够召开这样的三方会谈,以制订长期的对苏援助计划。但是,战争形势向轴心国的进一步倾斜,使得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改变了其消极等待局势明朗的策略。截止到1941年8月,轴心国集团已经占领了除英国以外的大部分西欧国家、整个巴尔干半岛。英美两国首脑不得不在8月上旬举行会谈以商议进一步的应对措施。1941年11月7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将苏联纳入《租借法案》援助对象。斯大林评价说:“我要说,依照苏联方面的看法,罗斯福总统和美利坚合众国为胜利作了贡献。在这场战争中武器是主要……根据租借法得到的这些武器将有助于我们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李牧晨《二战期间西方盟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西方盟国对苏联援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西方盟国对苏联援助的影响。
2021-12-0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材料一   1999324日至1999610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北约共出动飞机32000架次,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2400多名平民伤亡,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大批医院、学校、工厂、商店、发电厂、桥梁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

——摘编自《科索沃战争启示录》

材料二   北约1999年春对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发动的战争可能会成为欧洲觉醒的一个起点,它使欧洲意识到如果想要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自己所在的大陆上维护自己的政治存在的话,那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防务。

——法国前国防部长米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体现了哪些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13日签署大西洋宪章。814日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民主的重建和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同年9月,苏联等国表示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法案在1941111日生效,为第1776号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在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已在1940年边过与英国达成的基地租用协议,向英国及加拿大提供驱逐舰,以换取使用英国在西半球的基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对当时世界局势走向所造成的影响。
(2)《大西洋宪章》和“租借法案”都发表在美国参加二战前夕。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在道义和物质上不遗余力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原因。
2021-11-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1941724日,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作为南进的桥头堡。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质,英、荷则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军方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威胁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1941127日清晨755分,秘密航行12昼夜、行程3500海里的日本舰队,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炸沉炸伤太平洋舰队近20艘大型舰只,其中包括8艘战列舰,击毁飞机约230余架,美军死亡约2334人,在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二战中继德国进攻苏联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突然袭击,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珠港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1-11-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战败后,德国在采取封锁、轰炸和入侵威吓之类直接措施的情况下,仍无法迫使英国投降。希特勒遂采纳顾问们的建议,积极准备入侵巴尔干和北非,以控制地中海,堵塞英国通往东方的捷径,以便德国到1941年春季扫清侧翼,攻击其主要目标——苏联,并在东方获得生存空间。为此,德国政府制定了“边缘战略”,打击英国本土以外脆弱且易受攻击的据点,特别是地中海,迫使英国俯首帖耳。鉴于地中海地区的稳定与安定对此时英国战略的重要性,丘吉尔政府采取全面抗击轴心国的战略,下令英国舰队仍留在当地,通过地中海不断地运送武器、装备和兵员去中东。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丘吉尔通过经济手段使轴心国集团的西班牙、维希法国没有卡断英国通往中东的大西洋航路。1940年年底,希特勒决定入侵苏联,“边缘战略”遂被终止。

——摘编自夏正伟《希特勒的“边缘战略”与英国在地中海的抗战(19406月~19416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0年德国推行“边缘战略”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年德国“边缘战略”终止的原因。
2021-10-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9世纪末.日本推行先取朝鲜再占中国的“大陆政策”,而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妄图与列强争夺中国。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大大增强,日美关系急转直下,开始进行军事对抗。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与此同时不断向东南亚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19368月,在首相、陆相、财相等五相会议上,决定了“国策大纲”,以“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的同时,期望向海洋发展”。后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南进的呼声越来越高了。1940年中期,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法、荷等国相继沧亡,英国图守本土三岛。德国的连战连捷,已像烈酒一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而此时整个美国在和平主义思想支配下,牵制政治外交政策的“孤立主义”仍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哲学。1941127日早上,日军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部“珍珠港”发动的两波大规模的空袭使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的重创。12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讲,宣布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已存在着战争状态。127日晚,得知消息的丘吉尔对身边人说:“好了,我们总算赢了”;戴高乐说“今后应作好解放法国的准备”;莫斯科知道此消息后,对日本的担心完全解除,日军主力南下与美、英交战,斯大林可以毫无顾忌地将远东大量苏联红军调往西线作战;蒋介石则说:“中国抗战已从中日单打独斗,变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汤凌《浅析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2021-10-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