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圣诞节前夕,美国正式宣布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在西欧的登陆作战。1944年初,盟军开始进行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盟军在比较了3处较为合适的登陆地点后认为,在诺曼底地区登陆条件最优越。这里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37个师,距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口较近,便于运输部队和物资,德军在这里兵力薄弱,登陆容易成功。登陆时间定在6月初,代号为“霸王作战计划”。

为了确保登陆的成功,盟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参战的盟军共36个师,总兵力约58万人,其中陆军为153万人;空军飞机13700余架;海军各型舰艇9000余艘。地面部队编为4个集团军。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诺曼底登陆的特点。
(2)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诺曼底登陆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2022-02-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考历史原创重组押题卷第五套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4月,美日拟定《日美两国谅解方案》,明确表示美国“承认满洲国”。19428月,罗斯福行政助理居里曾对蒋介石说:“华盛顿部分人之印象已不将中国东北认系中国的一部分,应作为战后日俄两国间之缓冲国。”194311月,魏德迈建议:“在亚洲,他敦促不要完全摧毁日本的力量而应该保留一部分,‘以对付苏联的扩张’。”即使到了19451120日,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向美国政府提出关于中国问题的报告,还提议由国民党政府集中力量控制华北,而把中国东北交由国际托管。只是苏联在出兵中国东北打败日本“关东军”并将东北交给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在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取得胜利并胜利渡江以后,美国的企图才化为泡影。

——摘编自张文木《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


(1)概括二战中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共同之处及其意图。
(2)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破产的原因。
2022-02-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8月,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狂轰烂炸,丘吉尔支持迁居伦敦的欧洲各国流亡政府结成同盟。19416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丘吉尔表示“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第二天,美国发表了支持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声明。在苏联的建议下,19417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的协定》。19418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它标志着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苏联对此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宪章对于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法西斯侵略者无疑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英美被迫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参加“二战”。194211日,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石油是战争的血液,日本又是一个极度贫油的国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夺取荷属东印度的产油区,力争在重要的战略资源上自给自足,以维持日本战争机器的运转。鉴于东南亚当地工业设施不足,日本不得不将原油从东南亚运回本土加工,再由本土将成品油转运到各地。油船就成了日军战争机器中最脆弱的一环。由于日本海军不重视反潜作战,无论是运输船队还是战斗舰艇编队,其反潜能力都很弱。1944年开始,美国发动了一场全力袭击日本油轮的潜艇战。仅1944年10月,太平洋舰队执行巡逻任务的潜艇达68艘,击沉32万吨日本船只,日本油轮的三分之一被击沉,这是在战争中每月击沉的最高数字。从1943年末至1944年底,美军以极大的优势和凌厉的攻势迫使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从第一道防线退守到"绝对国防圈",不久又退缩至本土周围。

——摘编自郁振伟、纪金耀《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潜艇对日作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4年美军潜艇对日作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4年美军潜艇对日作战的影响。
2022-01-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4年,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攻势迅猛,一个又一个岛屿被美军所控制。获得合适的岛屿作为攻击日本的轰炸机出发地后,美军急需研究如何使用重型轰炸机对亚洲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城市造成最大限度地破坏,为此他们挑选了日军占领下的武汉作为实验品。19441218日,美军89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携带新型燃烧弹对武汉进行大规模轰炸,汉口一元路至江边长约3公里、宽约5公里的地区顿时一片火海,区内房屋全成焦土,汉口因为这次的空袭行动被烧了整整三天。1221日,美军再次轰炸汉口,投弹1000余吨,江边码头10多里长的棚户区,全部烧成灰烬。

——摘编自徐旭阳《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武汉大轰炸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军武汉大轰炸。
2022-01-18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租借法案》是二战期间美国援助英国及反法西斯国家所出台的一项重要法规。1940年,英国的美元储备就将告罄,无力继续购买美国军火。对此,英国不得不向美国求援。美国因受国内孤立主义思想影响,加之正值大选年,罗斯福在援英一事上非常谨慎。同年12月,罗斯福成功连任,随即委托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主持起草一项援英法案。经过参、众两院反复磋商修改后,《租借法案》得以通过。法案通过的几分钟后,大批军用物资被迅速运往英国。《租借法案》让多边主义者看到了重塑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良机,美国以租借援助为杠杆不断向英国施压,迫使其接受美国所倡导的重塑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摘编自杨永锋《试析<租借法案>在英美经济霸权转移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租借法案》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4615830分,激烈的马里亚纳群岛登陆战打响了。马里亚纳群岛位于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以东,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由于之前几次太平洋战争的失利,日军企图在马里亚那群岛挑起大决战,以打败盟军主力舰队来扭转劣势。美军对于岛上日军的设防情况一无所知,但为夺得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令航母编队和潜艇部队积极出击,使用新型防空炮弹,重创日本海军主力,仅付出76人阵亡、损失123架飞机、4艘军舰轻伤的极小代价,给予敌人3艘航空母舰、3艘油轮及600架飞机的巨大伤害。经过这场海战,日本舰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成一支现代化的舰队。中太平洋上的制空权、制海权彻底落到了美军的手里。

——摘编自田树珍《马里亚纳海战》


(1)根据材料,简述美国海军取得马里亚纳群岛海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海军取得马里亚纳群岛海战胜利的意义。
2022-01-1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陷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国,迅造集结部队进攻缅甸。蒋介石随即向英美明确表示,一旦条件允许就将出兵协助英国防卫缅甸。而英国始终不忘防范中国势力深入缅甸,力围对中国军队入插作战尽可能加以限制。1941年12月23日,中英签署(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协定签署后,英国仍未对联合作战问题作认真考虑和充分准备,不同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布防。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分批入缅,并在同古、仁安羌等战斗中屡次局部控败准备与兵力均占优势的日军。1944年 11月,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展开局部反攻,重创日军,收复龙陵。年底再战腾冲、芒市,并于次年1月攻破碗町。至此我澳西沧陷之地全部收复。随着这一胜利,中印公路全线打通,大批援华物资运到中国。1945年4月,远征军全部胜利回国。

——据张力、陈廷海《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与豆国战略的复杂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英国对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眉山、遂宁、雅安、自贡、内江六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蒋介石就意识到:若要彻底实现中日战争世界化,中方须配合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国家,而不是坐待他国指挥。以他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积极的战略导向,迅速决定对德、意、日三国同时宣战,“用意乃在放弃其无关紧要与侵略之德意,而获得利害密切之英俄也,且得对俄对英对美皆有发言之地位”。同时,他召见美英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戴尼斯,商讨派军入缅援助英国抗日和联合作战等问题,并通过新任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向美国当局转告“对香港已积极增援,对安南亦决进击”。在入缅交涉的同时,蒋介石也与美英两国积极商议建立联合军事委员会,制定全盘战略计划。尽管从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短短十几天的交涉看,蒋介石的战略规划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这些交涉沟通了各方关系,为中国得到来自盟军的武器和其他援助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姜涛《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国民政府对美英军事合作的构想及交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的战略规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国民政府实施这些战略规划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法对德宣战后,按兵不动,坐视波兰的灭亡。从19399月到19405月,“西线无战事”,这种奇特的现象被称作“静坐战争”“假战争”或“奇怪战争”。德国入侵波兰后,在西线与法英对峙的德军开始只有23个师,而法军则超过80个师。法军本可以进攻萨尔这个重要的德国工业中心,但从912日起法军奉命停止了行动。英国则到1011日波兰战争结束3个月以后,才派了4个师到法国去。法、英统治阶级和高级将领畏战情绪严重,不敢与德军正面冲突,而妄想用经济封锁的办法扼制敌人、最终取得胜利。法国军事思想落后,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一味依赖马奇诺防线。法军无仗可打,政府和最高统帅部为了防止军心涣散,在前方军营建立了娱乐中心,举办体育活动、演剧、放电影,增加酒类配给,总理甚至分发给部队1万个足球,以“鼓励士气”。但这种僵持状态是不可能持久的。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德实行“静坐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法对德实行“静坐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