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德国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并迅速灭亡了法国。19408月,德军根据“海狮计划”对英国狂轰滥炸。丘吉尔一方面支持迁居伦敦的欧洲各国流亡政府,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另一方面又争取美国的支持,希望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1941327日,美英签订“ABC-1参谋协定”,规定一旦美国参加对德、日作战,将先打败德国,然后再对付日本。苏德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派霍普金斯访问莫斯科,双方就美国援助苏联武器交换了意见。在苏联的建议下,19417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的协定》。1941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联合声明,即《大西洋宪章》。苏联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正式参加了“二战”。19411222日,英美首脑在华盛顿会谈,商讨两国作战计划。194211日,中苏美英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意义》


(1)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历史背景。
(2)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814日,罗斯福、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5为其主要条款内容)。《大西洋宪章》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随后,《大西洋宪章》的这些指导原则为26个反法西斯同盟国签订的《联合国家宣言》认可和采纳。

第一他们的国家不寻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
第二两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簇自由表达的愿望的领土变更;
第三西囚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第回两四力图使一切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贸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为其经济繁蒙所必需的原料;
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进一切田家之间的最克分的合作,享有社会安全;
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
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两国相信,必须在建立更广泛和更持久的普遍安全体系以前解除这类国家武装。

——摘编自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西洋宪章》构建的和平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西洋宪章》。
2022-03-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3月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的那天为止,一群人数不多但吵吵闹闹的“孤立主义者”一直认为欧洲的战争同美国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猛烈抨击罗斯福总统采取协助英国和俄国抵抗德国的行动。虽然很多人认为同德国开战的日子肯定会到来,但不论是知名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很少有人公开拥护美国正式宣战。深思熟虑地决定要打一场战争,这似乎太可怕了。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改变了一切,没有一个人曾料想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方式侮辱美国的威力,人们对珍珠港被袭击的消息的直接反应是震惊,更决心要向日本报仇雪恨。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先前的争论至少已暂时忘却了。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说明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关于战争的舆论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珍珠港事件的影响。
2022-03-10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对苏联一直抱有很大的戒心。但1941623日,丘吉尔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支持苏联进行反抗。7月,英国与苏联签订了关于共同行动的协定;816日,英、美驻苏大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宣布对苏联提供战争援助。19421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在战争中互相合作,不与敌国单独媾和。这样,反纳粹、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就正式形成了,英国和苏联也成了战争中的盟国。对苏联政策的重大转折,完全出于英国的现实主义外交考虑,丘吉尔认为苏德战线的开辟会减轻西线和中东方面的压力,既然斯大林成了希特勒的敌人,那么英国就可以成为他的朋友。还在英国自己对德空战激烈进行之时,在短短3个月中,就向苏联提供了450架飞机。

——摘编自钱乘旦等主编《英国通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苏联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对苏联政策转变的影响
5 . 大国政策会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世界经济在动荡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所征关税平等。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结束了无休止的争论,“自由贸易被宣布为立法的指路明灯!”1853年和1860年格拉斯顿的两次财政改革,最终扫除了保护关税的一切残余,1000余项征税货物除了30余项外全部免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的国家。这“给英国工商业保证了全部必要的发展地盘”。1870年英国的贸易额占世界总额的25%,相当于法、美、德、俄四国的总和。

——张云宜《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自由贸易运动》

材料二   1940年,美国大多数民众已由孤立主义转向对大洋彼岸的不列颠的深深同情。19405月,被美国视为根本利益的安全线——莱茵河边界已被德国突破。罗斯福意识到美国“门罗主义,海上航行自由原则,西半球的团结——都将成为明日黄花”。1940年年底,丘吉尔就向罗斯福发出了“致命的危险”求救信。为此,罗斯福提出了一个设想,即根据战后归还原物或提供替代品的谅解出借武器等军需品。19413月,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授权总统“向总统认为其防务对保卫合众国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的政府出售、转让、交换、出租、借与”任何防务器材。

——刘芳《美国简史》

材料三   为了加强对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防止彼此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摩擦进行共同协商和调节。国际协调的形式主要有下述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吴正俊、史晋娜《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际经济调节机制”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初期建立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孤立主义的来龙去脉

孤立主义曾是美国长期推行的外交政策。对美国孤立主义政策来龙去脉及其历史影响的研究,是史学界长期探讨的重要问题。以下是三组同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相关的材料。

材料一

地图上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心目中的美国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国位于隔离的和遥远的位置,这要求我们并使我们追寻另一条不同的道路。

——乔治·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之争威尔逊从欧洲回来时……他把新创立的国联看成是战争的最佳遗产。但许多美国人担心,参加国联意味着美国将长期而漫无边际地卷入其他国家的事务之中。威尔逊则强调,如果不连续地卷入世界事务,美国将无法拯救世界。由来自马萨诸塞的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领头的反对派则声称,国联将使美国丧失采取行动的自由。……191911月和19203月,参议院两次拒绝接受《凡尔赛和约》。

——【美】埃利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材料三   美国有关军火交易的规范

国会批准时间核心内容
19358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任何地方(或美国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交战国使用的任何港口(或经中立国转运交战国),均属违法。

——美国《中立法案》

193911允许现购自运的武器及军火交易。

——美国《中立法案》修正案

19413授权总统售卖、转移、交换、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

——美国《租借法案》

(1)根据材料一,理解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成因。
(2)说明材料二中的史料对研究一战后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有何价值。
(3)以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审视美国军火交易规范调整历程,并简要说明其调整原因。
2022-03-05更新 | 48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停泊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规上举行大西洋会议。会后于8月14日发表了联合申明,即有名的“大西洋宪章”,主要内容有:反对强加于人的或不民主的领土易手:待纳粹暴政消灭后,重建世界和平等等。在讨论中,罗斯福嘲讽英国的殖民政策是“18世纪的方法”,要求废除大英帝国的特惠决定,开放市场。丘吉尔则反驳说,“他当英国首相的目的并不是来主持 大英帝国解体的”,但还是不得不同意把美国坚持的“贸易自由”“航海自由”“机会均等”等原则写进宪章。会议期间,美英两国还商定援助苏联抗击德国。9月24日,苏联政府宣布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据齐世荣 《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西洋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西洋会议。

8 . 材料   1937~1939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只有苏联一国给中国以巨大援助,英美一个大搞远东慕尼黑,另一个大做军火生意。中国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1939年以后美国对华援助有所增加,从当年9月到194112月这段期间,美国援华贷款总计1.7亿美元,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战场的巨大需要。而美国的对日经济制裁,首先是仅有象征意义的“道义禁运”,到19407月,仍未把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废铁包括在内。194112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中国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英美得以渡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摘编自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概述美国政府发行这两张邮票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因素。
2022-02-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年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冻站在美的日本资产,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防务计划,但实施这一计划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至1942年3月方可完成。虽然美国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但军事动员却相当缓慢,而且对日作战毫无准备。在亚太地区日美兵力、兵器对比,日本占很大优势,“南.进”在军事上是可行的,同时经济上的请惑力也极大,“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锅、橡胶。最后,日美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为了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摘编自高辉《浅析太平 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烦发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2022-02-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