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228日,日美两国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3条规定,在东京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详细规定了驻日美军的地位及特权。195242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日美行政协定》同时生效。条约执行中,由于连续发生美军暴行事件,引起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日美安保条约》是在美国占领日本时期形成的,也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产物。根据《日美安保条约》,日本成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的成员,追随美国遏制社义国家的政策。同时,《日美安保条约》没有明确规定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义务和条约的有限,具有强烈的驻军协定色彩。日本政府在加入联合国以后,创办了《我国外交的近况》,即所谓的《日本外交蓝皮书》,概括了《日美安保条约》的弊端。

——摘编自崔丕《<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日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对日本的弊端。
2022-03-06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前,法国在核物理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其成果主要用于非军事目的。1945年,法国成立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1954年,在印度支那半岛的军事失败刺激了法国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法国政府正式批准研制核武器。美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态度,使法国进一步认识到美国不可能为了法国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牺牲,因此不能相信美国的核保护承诺。1960年2月,法国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了确保核试验成功,法国人使用了过量的钚,因此法国的首次核试验在核国家首次核试验中当量最大,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核试验场至今仍存在严重核污染问题。1966-1975年,法国在太平洋核试验场进行了46次大气层核试验。

——摘编自王仲春《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研究》等


(1)分析法国研制核武器的背景。
(2)简述法国研制核武器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78月,在美国的倡导下,泛美和平与安全会议在巴西举行,与会国签订了《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外部势力对任何一个美洲国家的军事入侵就是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入侵。根据该条约,如果签约国之间发生冲突,首先应在美洲范围内解决,这样美国就不必将美洲国家之间的冲突提交到联合国讨论。1948年,美洲国家组织宣告成立,取代了泛美联盟。《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签订和美洲国家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洲政治军事集团的正式形成。在美国的压力下,19471952年,拉美地区先后有7个国家同苏联断交,宣布共产主义活动为非法。杜鲁门政府还进一步加大了对拉美地区的经济扩张。巴西、委内瑞拉的铁矿,墨西哥的铅和锌,整个美洲大陆的电话公司、水电公司、航空公司几乎全部为美国资本所控制。19796月,美国为干涉尼加拉瓜内政,提出建立泛美和平部队的提案,遭到美洲国家组织的否决。198912月,美洲国家组织通过一项决议,谴责美国对巴拿马的入侵,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巴拿马的武装干涉。美国与拉美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杜鹃《冷战初期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政治军事集团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政治军事集团建立的影响。

4 . 材料   19世纪末当美国冲向亚洲参与列强角逐时,东南亚巴被瓜分完毕。美国把竞争的矛头指向西班牙,把扩张的目标定在菲律宾。1898年4月,美国参议员艾伯特·贝弗里奇提出:“我们今后最大的贸易一定是与亚洲进行”“我们的剩余产品在哪里寻找消费者呢?地理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是我们天然的消费者”“菲律宾在整个东方门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地。”二战中,美国提出殖民地实行国际托管的建议,以及控制太平洋军事指挥权、阻挠英、法、荷重返东南亚的举动,都是美国与老殖民者争夺东南亚的尝试。1945年4月,在旧金山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上,当中国、苏联等国提出把“独立”列为国际托管制度的基本目的时,美国却反对以“独立”作为国际托管制度的基本目的,并公然支持英、法、荷重返东南亚。旧金山会议上对托管制度目标的让步,换得了英国对美国占领太平洋岛屿的支持。同意法国重返东南亚,同时让法国同意把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努美阿港作为美军基地

——摘编自吴群《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东南亚的介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美国将菲律宾定为东南亚地区扩张目标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二战期间美国东南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0-07-0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1年9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52个国家参加的对日媾和会议,中国没有收到邀请,印度、缅甸没有参加。9月8日举行了签字仪式,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没有出席,仪式上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因不具有有效的自卫能力而承认美军驻守日本;为维护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应日本政府要求镇压内乱骚动及日本受到外部武力攻击时美国可以为日本安全作出贡献,日本可以使用美军的武力。依据该会议构筑起的国际政治体制被称作旧金山体制。1952年8月,日本加入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5年9月,日本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王仲涛、汤重南《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金山体制构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体制的非法性及对日本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6年3月,以美、苏为首的盟国管制委员会制定了“限定工业计划”以削弱德国工业规模。根据计划要求,德国钢的生产能力被限制为1938年的四分之一,化学制品和重型机器制造为三分之一,水泥工业为一半,车床生产仅为十分之一。消费品方面,以1938年为参照,允许德国利用近一半的纺织和制鞋工业生产能力,五分之一的汽车生产能力。军备生产也被禁止。被禁止生产的还包括远洋船舶、飞机、合成汽油、橡胶、铝和其他轻金属。德国必须交出一切远洋船舶,只能拥有近海船。德国拥有飞机,包括滑翔机和气球都是违法的。一切自然科学和工业研究机构必须关闭。德国必须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向战胜国输出硬煤。

——摘自(德)卡尔·哈达赫著《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

材料二   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等国逐渐放宽了对德国工业的限制,从削弱德国转为扶植德国,并按照自己复兴德国的计划,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其目标逐渐转变为建立一个议会制的、经济自给自足的德国,并在政治上与西方保持一致。1949年5月至10月,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随着美国政策的转变,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开始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机制,在马歇尔计划高达16亿美元援助的支持下,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在1952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篇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美、苏为首的盟国管制委员会制定“限定工业计划”的动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及影响
2019-04-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   二战后的德国外交目标比较低调。其原则是自我约束,这一原则所依据的是历史的教训和战后的现实。希德勒以德国的名义摧毁了欧洲,因此德国必须自我约束,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其他民族的信任,恢复欧洲的和平。战后英、法、美等国家也要求德国自我约束,并使其成为允许德国拥有主权地位的一个基本条件。联邦德国在1949年制定的《基本法》中规定了和平的义务,这就意味着禁止进攻性的战争,允许防卫性的防务,要求缔造和平的政策。另外,德国在其推行外交政策工具方面对自己也有明显的限制,完全致力于经济手段,自愿实现与西方的一体化。在冷战期间,虽然执政党和领导人有变化,但他们始终坚持自我约束的原则,并且致力于和平和反军国主义的传统,外文政策上显示出高度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摘编自李莉萍《冷战时期法德外交政策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自我约束外交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德国的自我约束外交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期,剥夺法西斯国家以侵略攫取的领土是盟国惩罚法西斯国家的重要内容。1947年,盟国宣布日本领土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附近岛屿,南部领土范围限于北纬30度以北。因此,钓鱼岛、琉球群岛(1879年被日本吞并)小笠原群岛都不是日本领土。战后,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冷战发生后,美国对日本从惩罚变为扶植。这使日本认为应利用盟国分裂之机,排除苏联、中国,依靠美国来保障日本的安全。在与美国多次交涉过程中,日本罔顾事实,坚称上述岛屿是日本的固有领土。1952年4月,在中国缺席、苏联拒绝签字的情况下,美国主导的对日和约《旧金山和约》生效。其中规定,北纬29度以南诸岛在联合国托管结束后交给日本。而且,美国还错误地将中国钓鱼岛纳入琉球群岛的托管范围。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将上述岛屿相继交给日本,日本战后的领土政策获得成功。

——摘编自胡德坤等《对盟国的抵制与索取: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1945——1951)》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领土政策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日本领土政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2018-10-27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湛江市2019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45年12月,杜鲁门正式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主题,明确提出外交与军事力量一致的原则。战后美苏之间展开的军备竞赛主要是核军备,根据形势制定“核战略”也就成了美国历届总统题中之议。美国于1961年专门成立了“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总署”,负责有关军备控制的政策、研究以及宣传事宜。美国认为经济萧条和贫困是动乱和革命的根源,也是滋生“共产主义”的土壤。1949年通过的“共同防御计划”,确立了美国外援的基本原则,对盟国或友国的大规模经济和军事援助成为重要手段。利用国际组织、军事同盟,支持亲美政权,附有条件的贸易和技术转让等加强美国的渗透。随着美国势力在全球扩张,文化宣传工作正式成为经过国会立法的官方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的作用似乎比军事和意识形态更为重要,这对美国的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资中筠《略论美国战后外交的若干特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影响力上升的原因。
2018-09-09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岭南中学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模拟测试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