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割地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被迫接受和约的德国对此充满了仇恨。美国虽然实力强大,但主要关注美洲和亚太地区,不愿卷入欧洲事务,甚至没有加入国联。英、法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主导者,实力却已大不如前,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更加力不从心。到了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英,法只能不断退让,最终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所以有人说,凡尔赛体系换来的根本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休战。

——摘编自陈世阳《凡尔赛体系解体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下,美、苏是公认的超级大国,两国也互认对方为主要谈判对手,双方对势力范围的划分也体现了两国均势的原则。对于德国和日本,美苏没有索取过多赔款,同时还推行民主化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土壤。联合国的成立给中小国家提供了一个活动舞台,中小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安全保障。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

——摘编自曹胜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无法换来和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不同,并说明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 IN,MISTER? 》(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
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2022-04-26更新 | 335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盟国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以往不同,盟国不是只举行一次会议,而是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中,以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最为重要。此前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都可看作雅尔塔会议的准备。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会议的成果,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雅尔塔体系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它承认了美苏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雅尔塔体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材料 美国最初想按照德国模式来处理日本的占领问题,还提出了一个四国占领计划,也就是美国占领本州岛中部地区,苏联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区,中国占领四国岛,英国占领本州西部和九州岛,东京和大阪两城市则由各国分区占领。最终,除小部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外,绝大部分的对日占领任务都由美军完成。日本投降和美国单独占领可谓是外交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转折,日本在美国主导的改造下迅速完成了从美国的对手到美国的盟友的大转身,而美苏这对战时盟友之间的矛盾却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过程中彻底公开化。著名的日裔美籍历史学家入江昭评价道,“从很多方面来说,日本投降的方式不仅使之成为战后和平的开始,也成为冷战的开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最初提出四国分区占领日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
A.维护战胜国利益,保持世界和平
B.维护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宰世界
C.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D.两个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
2019-07-04更新 | 366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选修: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罗斯福总统认为,小国家由于国力的限制,没有力量抵抗强敌国的入侵,只有大国才能承担起维护战后和平的责任。因此在新的国际组织中,大国必须赋予最大的权利,行使世界警察的职权,罗斯福圈定的“四警察”成员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在丘吉尔的要求下又加上了法国,这就是后来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任路修《美国与联合国的创建》

材料二 在联合国建立后的最初二十年里,美国显然处于支配性地位。在51个创始国中,苏联集团只占6个。美国牢牢控制联合国中许多中小国家,控制着联合国大会,利用安理会中英、法的支持。左右着安理会的大部分行动。

——摘编自葛晓萍《冷战后美国与联合国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构建联合国的主张,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后初期控制联合国的影响。
7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英国可以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全球通史》
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材料三: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田中认为必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的理由和实质。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美国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后果。
2016-11-18更新 | 8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辽宁省抚顺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