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

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

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于殖民地的安排,除英法荷在远东的殖民地被保留下来,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

4)联合国。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摘编自杨鹏飞《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亚与世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国际秩序,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建立并主导的新国际秩序。新秩序从组织、思想、社会等各方面消灭德国纳粹暴政和日本军国主义,决不允许其死灰复燃。重新划定了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包括将日本侵占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但对中国钓鱼岛的安排,并没有落实)。建立联合国组织,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建立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规范、调节世界金融、投资和贸易。主要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这一国际秩序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得以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国际秩序。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及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战争的“侵略”性质。1897年,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签署《凡尔赛条约》
1922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3年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英法绥靖,美国中立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

材料三   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同样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展开了国际政治中不断增长的民主化趋势。……雅尔塔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和平秩序方面,……展示了国际社会和国际秩序走向更加民主化的前景。

——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德哪一方为“侵略”的一方,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二战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4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0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一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二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对峙
B.形成了两个德国
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D.形成两个朝鲜
2018-07-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20世纪的世界,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D.“冷战”局面的形成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温斯顿·丘吉尔反对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谴责《慕尼黑协定》,主张加强军备,建立以英法联盟为核心包括苏联在内的反德同盟。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当日,他出任英国战时内阁首相,迅即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美军自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投降后,在英国孤军奋战的危难时刻,他以其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领导英国及英联邦国家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在不列颠之战中击败德国空军,迫使希特勒放弃进攻英国的企图。          
1941年8月与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确定两国共同对德政策和战争目标。1941年12月与罗斯福举行华盛顿会议,决定建立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以协调两国战略、共同使用两国资源和战略物资,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11月与罗斯福、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决定1944年5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并就战后欧洲秩序的安排和国际组织的建立进行讨论,签署《德黑兰宣言》和《德黑兰总协定》。1945年2月与罗斯福、斯大林举行雅尔塔会议,就分区占领德国、对德实施管制、波兰的边界划分和政府的组成、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等问题达成协议。
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主张美英联合对抗共产主义,拉开“冷战”帷暮。
(1)根据材料,概括丘吉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指出丘吉尔的活动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2017-12-04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