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主要表明(       
A.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2022-10-06更新 | 32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月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马歇尔援助的这一条件最直接的影响是
A.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遏制了社会主义向西欧的扩延
B.协调了西欧国家的矛盾,直接导致了欧共休的建立
C.加剧了与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标志了两极格局的建立
D.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以及统一-市场的形成

3 . 材料一   在纽伦堡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之际,对日本战犯进行军事审判的呼声越来越高。1946年5月3日,由美国负责组织,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又称东京审判)开庭.最后有7名甲级战犯被处死刑,有18名甲级战犯被判处无期或有期徒刑。但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未将一些战犯送上审判席,使其逃过一劫,军国主义的阴影仍长期在日本上空漂浮。

——摘编自季卫东、程兆奇《东京审判是“文明的审判”》

材料二   2017年,日本安倍内阁通过一份国会答辩书,宣称不排除在学校教材中采用日本二战前的《教育敕语》。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新版“学习指导要领”,在中学体育课程中,新加入训练的重要科目——“拼刺刀”。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分析该问题出现的因素。
2020-07-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0届高三命题专家预测密卷文科综合(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材料   1948年3月5日,在美国支持下,英国开始同法、此、荷、卢等国进行谈判。3月17日,五国外长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条约序言中申明联盟的目的在于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同时规定倘在欧洲遭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应提供一切援助,并设立外长协商理事会,此后又成立防务委员会,设最高司令部。北约成立后,1950年12月,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外长理事会决定撒销其最高司令部,将该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入北约组织,其他机构则继续存在。1955年5月6日,根据1954年10月23日签订的《巴黎协定),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改组为西欧联盟,吸收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参加,总部设在伦敦。修订后的条约,删去了关于防止德国侵略政策复活的字句,增加了与北约组织密切合作的条款。其任务是协调成员国的国防政策、武装部队和军火生产,并在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进行合作。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联盟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欧联盟成立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A.反对法西斯主义B.谋求和平,民主
C.两大阵营的对立D.美苏实力均势
2020-02-23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材料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包括日本在内的49个国家签订了一份“对日和平条约”,史称《旧金山和约》。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更确信应及早缔结对日和约。1951年3月,美国将对日和约草案提交给远东委员会各成员国讨论,遭到苏联和中国的强烈谴责与反对。苏联提出,对日和约准备工作应由美、英、苏、中四国外长会议承担。但美国并没有予以理会。英国倾向于严惩和限制日本。经美英互相让步和妥协后,6月19日,英美双方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草案,对双方有争议的三个重点问题做了如下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民党政权都不参加对日和约的签署,由日本在和约签署后自行选择同哪方缔约;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但和约本身将不决定这些岛屿的归属;同意日本以劳务赔偿的方式进行战争赔。

9月5日,旧金山和会的正式会议开始后,大会议程按照美国的设想进行,最终于9月8日举行了《旧金山和约》签字仪式。

——摘编自俞力莎《东亚争端的缘起:旧金山和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旧金山条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冷战发生的原因是
A.美苏缺乏沟通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纯属历史偶然
D.违背美苏双方主观意愿
8 . 【历史选修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他之所以与当时的苏联和解,是因为这样就可以打通属于他自己的丝绸之路。但是,国内农业产量的不足是德国的一个明显的软肋。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希特勒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之后为了获得丝绸之路上更多的小麦,他作出了ー个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入侵苏联。1946年,打败德国之后,苏联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资源,开始将目光集中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国家身上。美国人也关注这一地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一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绝对不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收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为了得更多的资源以及丝绸之路的支配权,苏联与美国开始了长久的冷战。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丝绸之路“在二战前后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国争夺“丝绸之路”控制权所产生的影响。
2019-05-2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北省2019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预测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法国面对英、美两个联合阵线的要接,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让步。结果,法国放弃莱茵独立的要求,换得萨尔开采权;并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莱茵河左岸由联军占领十五年,右岸五十公里内划为非军事区。并由英美承允一旦德国发动侵略,立即给法国以援助。

——摘编自于忠《从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谈判看帝国主义的矛盾与妥协》

材料二   1945年2月5日,在雅尔塔会议上作为政治问题讨论分割德国时,英、美、苏三国首脑未经反复争论很快取得协议:一致同意分割德国的原则。最后在《雅尔塔会议议定书》中规定:三国将对德国拥有最高权力。为行使此种权力,他们将采取这些步骤,包括完全解除武装、非军事化。但鉴于国际形势以及盟国间利害错综复杂,三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永久处理德国的政策。

——据韩国衡《盟国对德处理中的军事占领和分割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中战胜国对德国处理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对德国产生的不同影响。
10 . 冷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大国举行雅尔塔会议;对于战后世界,罗斯福称“相信五十年的和平是可行的”。

1946年1月5日,杜鲁门在当面宣读给贝尔纳斯听的“备忘录”时称:“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苏关系开始进入严重恶化状态。

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最高苏维埃莫斯科选区的竞选大会上发表讲话,引人注目的是他就“帝国主义与战争问题”的一番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几个月就公开宣称,新的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1947—1955年,美苏走向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对抗。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美苏争霸。

1990年10月3日,两德合并,德国实现统一。

1991年1月17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

12月27日,俄罗斯正式在联合国取代前苏联的地位。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冷战时代结束。

——谢伟良著《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史论

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


(1)依据史实说明从罗斯福到杜鲁门,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原因。
(2)美国遏制政策的设计师乔治·凯南1992年认为美国也是冷战的失败者,试从国际形势、国际格局角度分析其理由。
(3)对乔纳森·雷纳兹的观点加以评述?
2019-0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五校联考第四次月考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