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主要表明(       
A.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2022-10-06更新 | 32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丘吉尔在1945年3月写给罗斯福的信中说:苏联已经成为自由世界的一个威胁。我们必须制造一个新的前线来抵抗它不断扩张的攻势。这个前线尽可能地向东。在民主的军队解散之前,东欧和西欧之间的所有重大议题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材料反映
A.英国顽固坚持绥靖政策B.英国是冷战政策重要推动者
C.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
3 . 历史人物、政府对时局的判断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帝国是“成也战争,败也战争”。由于拿破仑上台后,尤其是在他被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后,征战不休,穷兵黩式,妄想统治全欧洲,结果对外引起了一些欧洲国家一次又一次地结成反法同盟,对内则耗尽了法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垮台,还昭示了这样一种历史规律:任何人,即使像拿破仑这样的军事天才,一旦他被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企图建立全欧霸权时,仍将难逃最终失败的厄运。

——齐世荣.钱乘且《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897年到1907年,德国通过了两次海军扩大法案,疯狂扩张海军,这漱发了大英帝国的彻骨恐惧。由于大英帝国财政吃紧,英国多次向德国提议,通过谈判限制军备。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限制军备的谈判)志在通过外交抹煞伟大的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负责人提尔皮茨则将英国的提议认为是“遇制德国向世界进军的策略”。事实上,德国作为陆地大国,显然不能理解海洋大国英国的思维。海军问题对于德国来说只是大国崛起的象征,但对于英国来说,则是其生死攸关的问题,海军和海上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其最为关注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制约德国的手段。

——据王陶陶《百年一战——致命的大国误判》整理

材料三   19462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同年9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败也战争”的角度,分析并指出拿破仑帝国“走向末日”的原因和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英国提议谈判限制军备的原因,概述-战期间德国海军实施“向世界进军”的史实及影响。
(3)乔怕.凯南和尼古拉.诺维科夫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战后新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世界大国应该坚持的基本外交立场。
2020-11-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面几幅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西欧大陆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020-09-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下列文件内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②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③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④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家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一战中,法军司令福煦在贡比涅森林的火车车厢内接受了德国的投降;二战中,希特勒命人拉出“福煦车厢”,让法国人签署投降书。二战后,为了解决两国“福煦车厢”的难题,法德
A.共同加入了北约
B.建立了煤钢联营
C.相互支持并修筑柏林墙
D.唯美国“马首是瞻”
7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出自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国会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8 .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戴维·雷诺兹指出,“战时的英美关系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婚姻,伴随合作旋律的持久音调是竞争。在维护两国作为公认大国的合作框架内,英美却在设法夺取优势和有利地位,这的确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戴维.雷诺兹《霸权与冲突的世界》

材料二 战后欧洲,随着共同敌消失,英国与苏联的战时联盟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原有矛盾变得再度尖锐起来:英苏在战后处理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在地中海东部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以及东欧的形式的变化,都使英国越来越倾向于将苏联看成是国家安全和欧洲和平的主要威胁。但是,面对崛起的苏联强权,英国深知自身己无力应付,它也不能依靠羸弱的欧洲来解决这一问题,只能联合美国以遏制苏联。

——梁军等《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39年—1942年英美“实用主义婚姻”形成的主要步骤,并分析“婚姻”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英苏由战时联盟走向战后对抗的原因,并列举二战后初期英国“联合美国遏制苏联”的两项措施。
2018-11-15更新 | 143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老照片是再现历史的重要手段。该照片展现的史实是

三巨头苏联会晤
A.三国首脑做出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
B.三国首脑对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表示尊重
C.三国首脑商讨了东西两线加速打败德国的战争进程
D.三国首脑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018-11-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日关系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9月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

(1)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威胁。

(2)最终建立一个和平与负责的政府,该政府应尊重他国权利……”即使日本从属于美国。同时,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日本作为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高兴祖《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

1948年,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声称,美国要使日本成为远东兵工厂和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1954年3月,美日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以中国、苏联为敌,重新武装日本。

——汪宏玉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进入1995年后,……就日本而言,建立与美国的军事伙伴关系……将意味着提高自己的对美地位,发挥更大的国际安全作用。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日本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最终目的不是与美国一体化,而是积蓄力量,以求有朝一日摆脱美国的控制。

——刘世龙《日美关系的两个周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美日关系的诉求。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