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847 道试题
1 . 如表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倍数)1.34.61.9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
A.英法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B.英法逐渐失去了经济发展优势
C.美德迅速崛起威胁到英法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党、进步党等政党纷纷登场。国民党骂进步党为“官僚党”,喋喋不休;进步党骂国民党为“暴民党”,没完没了。两党议员在国会开会时经常大打出手,国会大厅成了党人斗殴的场所。这体现了民国初年(     
A.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暴露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
C.政党政治的名存实亡D.军阀势力的盘根错节
3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分封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876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云: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和同时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下列选项与钱穆观点相吻合的是(     
①《大明律》与“太祖六谕”②诸色户计与十家牌法
③一条鞭法与户籍永停编审④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1968年,沙特阿拉伯、利比亚等国发起成立了“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通过相互支持,统一行动,逐步赢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协商决定原油标价和石油税率的权利,提高了自己的石油收入。“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和行动(     
A.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B.根源于阿拉伯国家利益一致性
C.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D.冲击了传统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2023-11-10更新 | 4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项选官制度之所以盛行一千多年,原因就在于它留下合理的内核和竞争的精神……中国的科举制在16世纪就为西方国家所知悉,西方人把中国看成西方文官制度的故乡。伏尔泰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赞不绝口,他美化中国科举制的目的是利用中国来攻击法国封建王朝的专横;孟德斯鸠对中国是持批判态度的,但他却用中国的科举取士谴责法国的以财买官。

——摘编自张佳杰、丁凌华《论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儒家创设并转化礼仪,其目的是相互尊敬,教化文明,消解冲突,扩大共识,按照今人的话语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是国家层面推行的礼仪文化制度化建设,即国家礼典的编撰。从历史上看,这一过程从汉代到唐代,最终形成了现存最早的国家礼典——《大唐开元礼》。全书共150卷,依次为,序例(卷1-3),吉礼75卷(卷4-78),宾礼2卷(卷79-80),军礼10卷(卷81-90)、嘉礼40卷(卷91-130),凶礼20卷(卷131-150)……在《开元礼》中,不仅增加了应当服丧的条文,还有的加重了服制。这些都是“缘情入礼”的具体体现。《大唐开元礼》对唐之后的国家礼典影响深远,不仅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构建东亚文化共同体中也发挥了明显影响。

——摘编自路则权《儒家礼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材料三   西方国际法学说叙事模式的最近一次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由”国家与“专制”国家二元对立的思维。这就使得走出国际法学说的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的一条未绝的主线。……七十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如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缔约5300余项,主要为涉及国家关系的政治性条约。1979-1990年,中国缔结的国际公约涉及经济、劳工、海事、民航、外空、核能等多方面。1990年至今,中国共加入300余项多边公约,缔结1.7万余项双边条约;服务对象也从国家扩展到普通公民。中国全面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摘编自贾桂德《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科举制度“留下的合理的内核”是什么?概述科举制度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大唐开元礼》的特点、地位,分析其对中外历史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在实践中发展国际法的。并结合所学,概述新中国为战后国际法学说走出西方中心主义所做的贡献。
8 . 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其中训政时期19年。训政,在国民党的政治制度中起着主导、支配的作用,规定了当时统治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形态。下列关于训政时期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有(     
①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并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②以甄别审查的方式决定在职人员的任用资格
③国家五项治权托付于南京临时政府总揽执行
④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著作总结了中国自1840年来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的性质。该著作(     

A.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B.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C.是对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0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81次组卷 | 66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