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8 道试题
1 .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能教化民众,这一理念被后人概括为“内圣外王”;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应具有道德、智慧和知识,主张由“哲学王”来管理城邦。由此可知,两位思想家都
A.倾向于建立君主专制统治B.对君主的品德严重不满
C.力图恢复奴隶主贵族专政D.具有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2021-12-2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
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
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2021-12-09更新 | 335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B.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C.确立儒家的独尊地位D.推动周朝文化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城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城邦是所有公民共同参与的共同体,是一种轮流为政的统治。”他强调的是
A.公民直接参与政治B.公民地位高于城邦
C.公民与城邦密不可分D.城邦赋予了公民权利
5 . 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荀子则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
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思想D.儒家思想中法治对礼治的充实
2021-11-16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孔子在《论语》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据此可知,二人都
A.充分发展了儒家仁政的思想B.强调为政者应重民爱民
C.倡导人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D.主张巩固地主阶级统治
7 .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
①兴办学校,收徒讲学   ②强调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③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④主张以礼法治国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11-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其基本的治国理念以及思想加以渗透融合,探讨了国家的形成、制度以及管理,意在诠释出他理想中的完美国家。该书出台的背景是
A.城邦民主制度的衰颓B.对神崇拜和敬畏的消除
C.民众道德素养的提升D.人的尊严和权威的树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亚里士多德指出,“就技术作业而论,当然以坚守本行为.贵....可是,由于全体公民天生就有平等的地位,政治上这种恒业就不能施行,而且依据公正的原则,就应该让全体公民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在此论述的是
A.轮番而治的可能性B.精英政治的先进性
C.政治改良的必要性D.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2021-10-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
2021-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