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6 道试题
1 . 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捍卫国家主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的主要依据。

材料二   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视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贞观政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所持的理念,并说明唐太宗处理与突厥族关系时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康熙帝指出:“乱则声讨,治则抚绥(安抚)”,“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

——据《清圣祖实录》《明清史料汇编》等整理


(3)根据材料三,提炼康熙帝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康熙帝为实现“边疆永安”而做出的努力
2020-11-2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列选项中,哪些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突破的是
①人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②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③理念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④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1-2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恩格斯评价亚里斯多德为“古代最博学的人物”,其博学不包括
A.哲学B.生物学C.微积分D.逻辑学
2020-11-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4 . 教育在古今中外对于国家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都致力于推动教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思想实绾合已往政治、历史、宗教各方面而成,实切合于将来中国抟成一和平的大一统的国家,以延绵其悠久的文化之国民性。孔子思想亦即从此种国民性中所涵育蕴隆而出也……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孔子是开始把古代贵族宗庙里的知识来变换成人类社会共有共享的学术视野之第一个。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拿破仑于1802年颁布了《国民教育计划》,该法令明确了法国中等教育的改革……1806年颁布了《有关帝国大学的构成法》,规定:以帝国大学名义,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整个帝国国民教育的机构。……18083月,拿破仑政府又颁布了《大学组织令》……拿破仑还创办和扶持了十几所新型高等专科学校。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上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拿破仑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坚定不移的原则的教育机构,那么政治上也决不能有稳定性,若人们不是从孩提时起就懂得他们应当属于共和派或保王派,应当是天主教徒或怀疑论者,那么,这个国家机构便不能组织起一个真正的国家。

——据周敏娟《拿破仑的教育改革思想探析》、史静寰《拿破仑与帝国大学》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简述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1977年复出后在教育领域做出的重要决策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时期法国教育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拿破仑的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
2020-11-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题之一是“论正义”,他认为城邦的正义在于根据每个人的先天身心素质和后天的教育训练安排其相应的工作或职责,而不是根据其出身。他的“正义”最有利于
A.贵族阶层B.农民阶级C.精英阶层D.工商业奴隶主
6 .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东西方的先哲”,是古代世界两位著名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孔子以前,礼只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维护君主统治的一种典章制度,因此它常常与“敬天”、“祭祖”等各种宗教仪式融合在一起,并不具有道德价值判断的含义。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揭示礼的实质并且赋予全新含义的第一位思想家。在孔子看来,礼最大的功能和作用,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有序,此即“礼之用,和为贵”。

——据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改编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他以前的哲学批判性考察,验证了他的哲学观,说明了所有哲学家都在寻求世界的本原和原因,但他们都未能达到第一哲学的高度。或者把次要原因说成首要原因,把部分原因说成全部原因;或者在可感世界之外寻求首要的、全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他的老师柏拉图就是后者的代表。从根本上说,亚里士多德并不反对柏拉图坚持的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基本立场。他与柏拉图之间的分歧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

——摘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材料三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从古至今有数以百亿的人生活过,但真正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深刻印迹的却廖若星辰。孔子、亚里士多德便是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人民年鉴手册》将他们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


(1)材料一说孔子“揭示礼的实质并且赋予全新含义”,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说明。据此指出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己任和初心。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要区别,并据此说明亚里士多德从中体现的探索精神。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例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后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的相似主张或活动,并分别用一句话归纳两位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2020-11-2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孔子一生为求索"文王之道"而颠沛流离,难以一展其政治抱负,但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倾注于整理编订的典籍之中。下列典籍能体现孔子政治理想的是
①《诗》②《书》③《论语》④《左传》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 . 读如图,序号位置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刘秀在此开创了“光武中兴”局面
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③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9 .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贵贱有“序”   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11-1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怎样理解孔子这句话?有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