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亚里士多德指出,“就技术作业而论,当然以坚守本行为.贵....可是,由于全体公民天生就有平等的地位,政治上这种恒业就不能施行,而且依据公正的原则,就应该让全体公民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在此论述的是
A.轮番而治的可能性B.精英政治的先进性
C.政治改良的必要性D.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2021-10-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
2021-10-11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论语·学而篇》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以“孝”为立人之本,最终形成以孝悌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仁道原则。这反映出孔子主张(     
A.国家秩序需要明确尊卑等级B.仁爱思想观念以孝悌为基础
C.社会结构应该保留血缘纽带D.儒家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 . 观察下面《孔子周游列国图》,有学者戏称孔子的周游实为“颠沛流离”的“穷游”。孔子出现这窘况的主要因素是
A.孔子学识才能B.自身经济实力
C.时代发展潮流D.学术辩难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出:城邦对公民的教育应分为两个阶段,先进行大众的教育以培养公民良好的心性品德和各种技能;再进行精英的教育以培养出能运用理性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来维护国家的优秀的统治者。由此可推知,柏拉图
A.推崇罗马共和制度B.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利
C.注重提升民众素养D.反对雅典直接民主制
2021-09-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孔子不同意贵族等级的先天性而说“性相近也”,主张“举贤才”而不明确反对世官世禄。这说明孔子
A.抨击贵族等级制度B.能够超越社会现实
C.倡导进行社会改良D.认同事物相互对立
8 . 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有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第欧根尼同中国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倡导类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材料二   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 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 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理性的面孔”在二人的思想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与孔子生活的国度不同,为什么会都有“同一张 人类理性的面孔”。
2021-09-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722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历史高考真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的命题(认为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世界史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东西方早期的哲学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中国古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和柏拉图,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都在同一时期提出了对人的关怀的哲学思想,都试图通过自己的国家学说,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和人的幸福的安排,使人的生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得以安顿下来。他们都不断游历和试图说服统治者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社会理想,但都失败了……退而办学,锲而不舍的以求继续宣扬和传播其社会理想,使他们所推崇的道德和正义在未来普照社会和先民。

——刘成林《从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研究中看轴心时代的哲学精神》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所生活的时代有何基本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与柏拉图“对人的关怀”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