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柏拉图认为一种不加约束的自由对城邦来讲意味着毁灭,雅典毫无理智地运用自由的投票,不仅造成了雅典致命的西西里远征失败,又使战争中无辜的将军们被这种绝对自由杀害。柏拉图的认识表明
A.邪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古希腊重视公民个人自由
C.城邦治理需要依靠理性D.国家管理要推崇法律至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也有康有为的孔子;有“细周王鲁”“素王改制”的汉儒公羊学的孔子,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宋明理学的孔子。这反映了
A.儒学的地位不断巩固B.孔子思想具有时代性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中华文化的多元共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孔子和他弟子的推动下,“士”这个原来低级贵族的专用称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士志于道,质直而好义,杀身以成仁,不耽于舒适的生活等。这表明
A.孔子意识到周礼难复B.儒学具有入世精神
C.西周分封制得到调适D.官僚主要来自士人
2022-05-19更新 | 35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反对苏格拉底把美德仅仅等同于知识的观点,认为美德分知德和行德。在谈到行德时,他明确指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它乃以居间者为目的,过度和不足乃是恶行的特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A.肯定了雅典平民掌权的民主政治
B.与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相一致
C.基于对希腊城邦制度现状的反思
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022-05-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时期,朝聘、会盟、征伐、城筑等,本来多与宗教活动有联系,但孔子整理的《春秋》却从中游离开,只是从人事的角度去记载这些事情,不只是注意所谓的善恶,也认真记载了得失成败,据此可知,孔子
A.否认鬼神存在B.推动私学的发展
C.意图恢复周礼D.强调治史以致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在这个社会里,你们都是兄弟。但当上帝创造你们的时候,他在那些有资格成为监护者(统治者)的人中加入了金,在有资格成为辅佐者的人中加入了银,而在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被统治者)中加入了铜和铁。”据此,柏拉图主张
A.人人平等B.僭主政治C.直接民主D.精英政治
7 . 学术机构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办大学堂。“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齐国国君田午当政时期在此设立学宫,故名稷下学宫。由于齐国国君采取宽松、开放的文化政策,又能提供丰厚的待遇,因此学宫吸引了当时众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的到来。稷下先生有大夫的称号,却无须主持国政,此举使得他们有别于正式官员,能够专心在学术方面发挥“不治而议论”的职能。作为战国时期一个庞大的养士机构,稷下学宫相当于政府的智囊团,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咨政议政。除此之外,稷下学宫又是学术交流中心,兼具人才培养的功能。各派学者大师在交流中吸收完善自己学派的学说,并著书立说,授之于弟子,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为后世留下了《孟子》《荀子》《邹子》《慎子》等重要典籍。

材料二   柏拉图学园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大约于公元前387年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创办,又称希腊学园。柏拉图学园是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也是学术交流中心和研究机构。除了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立体几何的创始人泰阿泰德、圆锥曲线的发现者美涅克漠等科学家也都出自柏拉图学园。柏拉图以学园为根据地,讲述治国术,传播治国思想,培养“哲学王”般的政治人才,希望实现“理想国”。学园中的学术环境自由而活跃,师生之间自由讨论,但并不比稷下学宫的自由度更高。从哲学思想的传授看,其主要是柏拉图学说的发展与传承,如数学大师泰阿泰德、欧多克索斯等,他们“在所有基本问题上”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相一致。

——材料均摘编自贾万刚、褚宏祥、付萌《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共性与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创办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影响。
2022-05-0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史称“六经”,它倾注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使中国典籍文化传统绵绵不绝。下列典籍中不是由孔子编订的是
A.《春秋》B.《易经》C.《论语》D.《诗经》
9 .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都对个人品质与国家状态提出了自身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三代(夏、商、西周)的制度是相承的,一贯的,周王朝的统治将百世不替的延续下去,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理想国是依托正义这个中心建立起来的,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有两个层次:一是个人的正义,二是国家的正义。“国家的正义”指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由正义而产生的节制、勇敢、聪明等品质,这样的城邦才能井然有序、保持稳定。“个人的正义”的含义是“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于宁《柏拉图与<理想国>》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提出“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的有效手段。结合所学,指出“有效手段”的内涵。
(2)据材料二,分析“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理想国设想的现实依据。
(3)综合两则材料,归纳孔子与柏拉图所追求的“个人品质”和“国家状态”上的相同点。
2022-04-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10 .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家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寻求同它相适应的最良好政体。他通过对一百多个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进行调查,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平民政体等六大政体,其中每一种又有多种具体形态。这反映出古代希腊
A.城邦独立自治特点B.具有一定的政治理性精神
C.哲学服务现实政治D.政治多样性导致分裂割据
2022-04-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四星高中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