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

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2017-09-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90年法国国民公会将所有教会财产没收,1792年法国关闭一切教堂,开展反天主教化运动。而1804年12月2日在教皇的出席下,拿破仑于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这说明1804年的法国
A.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减弱B.大革命取得了成功
C.宗教仇恨分裂得以终止D.旧制度基本被废除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罗伯特·沃尔波尔(1676~1745、被称为英国“第一任首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12~1731年间,罗伯特·沃尔波尔从不干涉外交政策到主导英国外交。当堆也纳联盟和汉诺威联盟的对抗导致欧洲战争危机时,沃尔波尔采取防御战争和避免战争的措施,使英国避免了战争,维持了欧洲均势。在英法合作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沃尔波尔调整英国的外交战略,改善了与奥地利的关系,在维护欧洲均势的基础上避免了英国的孤立。从1731年到1742年间,沃尔波尔的政治权力达到鼎盛时期,全面控制着英国的内政外交,外交上坚持和平政策,反对介入欧洲冲突,并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成功地使英国保持“中立”。对于日益加剧的英西商业矛盾,沃尔波尔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缓和英西矛盾,发展海外贸易。沃尔波尔的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当时英国的国内外政治都产生重要影响。

——摘编自王本涛《罗伯特·沃尔波尔的和平外交政策(1721~1742年)》

(l)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罗伯特·沃尔波尔作为“第一任首相”期间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伯特·沃尔波尔这些成就对“英国的国内外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

2017-05-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17届高三调研考试(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罗伯特·赫德

英国政治家。赫德19岁来华,实际控制海关总税务司48年(1861—1908年)。在华期间,他大致向清政府提过不下十个改革方案。在1865年的《局外旁观论》中,赫德建议清政府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精练海陆军、派遣驻外使节、兴办工业等,客观上打破了清政府内部讳言洋务、万马齐喑的局面,影响和诱导了清政府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变革。赫德担任总税务司后,陆续制定了例如各关征免洋商船钞章程、管理华商轮船章程等管理章程,并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备的的近代海关业务管理制度:近代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关产登记制度等。这些做法带有便利西方侵略者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半殖民地色彩,但也规范了管理,使海关机器在进行相关运作时,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赫德还先后引进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事管理制度、办法和理念,建立起近代中国海关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如:强调考试任用、重视学历;专业分工、职业分类细密、各司其职;实行考绩报告制度;高薪养廉等。

——摘编自《试论赫德在中国近代海关的廉政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时代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赫德的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②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③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09福建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被他严词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这表明
A.民主政治的环境决定了伟人的品格
B.伟人品德对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作用
C.伟人言行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出于对他业已取得的成就的信任而在这位伟人所从事的新事业中追随他。人们信赖他,服从他。可以说,人们忍受他的幻想,而阿谀奉承和易于受骗的人则甚至赞颂和吹捧他的幻想,把这种幻想当作他的最卓越的思想。……在此之前,这位伟人曾把他的卓越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为普遍的意图、共同的心愿服务;现在,他却要使公众的力量屈从于他的个人目的和欲望。起初,人们为此感到不安,随后,人们厌倦了;有一段时间,人们违心地、勉强地跟着他;接着,人们叫嚷和抱怨了;最后,人们同他分手了;于是这位伟人成了孤家寡人,从此垮台。所有那些只属于他自己的想法和图谋所有他业绩中的纯粹个人的和独断专行的部分,也都跟着他一起垮台了。

—(法国)基佐著《法国文明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拿破仑“业已取得的成就”有哪些?简析他所从事的“新事业”的本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垮台”的原因。
9 . 1800年2月,法国政府发布的一份志哀令中写道:“这位伟大人物曾为反对暴政而进行了战斗;他确立了他的国家的自由;法兰西人民同全世界的自由人一样,将永远对他保持最珍贵的记忆……”该志哀令悼念的“伟大人物”是
A.拿破仑·波拿巴
B.奥利弗·克伦威尔
C.乔治·华盛顿
D.罗伯特·沃波尔
10 .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B.华盛顿C.克伦威尔D.俾斯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