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拿破仑统治了法国15年,就其政策而言,既巩固了革命成果,也激起了邻国的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了他的垮台。

在国内政策方面,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他把法律集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等,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作为一个军事天才,到1810年,他已使法国的疆界越过莱茵河伸展到吕贝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伸展到罗马。拿破仑在其所征服的地区,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法典。这些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支持,但事实仍然是,它乃一种外来统治……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统治期间国内政策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对外军事战争的影响。
2 . 先进思想的孕育离不开时代,先进思想的传承离不开伟大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米开朗琪罗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他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东部附近的山城小镇。虽然家庭贫穷,但父亲还是把米开朗琪罗送到佛罗伦萨的一家拉丁语学校去学习。米开朗琪罗在那里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和文学。他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朗读了但丁、彼特拉克、贺拉斯、维吉尔的诗。被佛罗伦萨称为无冕之王的罗伦索十分欣赏这位天才少年独创性的艺术才华,留他食宿于美第奇宫廷。美第奇宫廷丰富的雕刻收藏令米开朗基罗着迷,古希腊、罗马的遗产给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学习与探索以巨大影响。

——龚勋《世界名人百传》

材料二   卢梭提出一个重要的构想,即人民定期作为主权者而活动,通过固定的、按期的、绝对不能取消或延期的全体公民集会,决定政府的去留。集会一开始必须讨论两条提案,即主权者是否愿意保存现有的政府形式,人民是否愿意让那些目前担任行政职责的人们继续当政。卢梭坚持没有任何一种根本法律可以约束人民共同体,哪怕是社会契约本身。在卢梭的法律思想里,主张人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可以做主改变自己的法律,哪怕是最好的法律。

——王笑梦《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材料三   华盛顿交出军权是美国革命最辉煌的瞬间,也是启蒙思想最动人的一刻。对华盛顿来说,这也许只是他人生中一个安详、平静的小站。此前,他统率弱小的军队打赢了八年的战争:此后,他还将带领年轻的国家走过八年艰苦的历程。但所有这些都不如他此时此刻正在做的这件事伟大。当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还给人民,他就把一场战争变成了革命,奠定了民主与共和在新大陆不可动摇的根基。

——毕蓝《美国的故事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米开朗琪罗在雕塑、建筑、绘画方面的成就,并简析米开朗琪罗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有关“主权在民”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卢梭“主权在民”思想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交出军权”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华盛顿“交出军权”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拿破仑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材料三   拿破仑虽赞同启蒙思想的“平等”观念,但他并不是自由主义思想或代议制政府的拥护者。他限制言论自由,定期审查报纸及其他出版物。他建立了一支极度依赖间谍情报的秘密警察部队,拘留了数千名有嫌疑的政敌。他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他无视选举制政体,利用大量忠诚于自己的军官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代表大会的限制。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恩格斯主要从什么角度肯定拿破仑?
(2)根据材料二、三,列宁和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分别从什么角度否定拿破仑?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准则?
2020-11-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浪网《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文认为同时期的历史政治人物乾隆与华盛顿谈政见,谈三权分立,双方会吵起来;谈文字狱,双方则有可能会打起来。两人的政见差异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源于(     
A.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B.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
C.科学教育与启蒙教育的差异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大环境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几年以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他的称帝可能出于某种需要,但恢复朝仪,分封贵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欧洲帝国的宫廷一样,则纯属历史的倒退。……尽管他也不得不承认某些错误,如对西班牙的侵略,把逃亡者的产业归还原主,与奥地利公主结亲等,但这种“坦率”既不能掩盖他的政治野心,更不能增加这部神话的科学性。

——张之联主编《法国通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
2020-08-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进入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面对国内反革命暴乱和外国入侵的危急形势,政府连续颁布3个土地法令。6月3日法令规定,把逃亡者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允许贫农在10年内分期偿还地价;6月10日法令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7月17日法令宣布,无偿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和义务,所有封建契约一律销毁。虽然大多数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但也由此加强了小农所有制,《拿破仑法典》更是从法律上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占有权。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47年春夏之交,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同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大纲》具体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大纲》还规定了农民享有从来没有过的民主权利。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纲领,公开树起消灭封建制度的大旗。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雅各宾派和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并说明二者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7 . 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如普鲁士出版了《民族历史评论》。影响欧洲“历史学研究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B.18世纪启蒙运动弘扬科学与理性
C.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关注D.德意志统一引起欧洲史学界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19年是华盛顿逝世220周年,他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不属于他首届任期内实行的举措是
A.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B.建立国家银行,活跃国民经济
C.宣布实行严守中立政策D.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术界在论及“孙中山让位”、“拿破仑称帝”等问题时,看法、评价是有分歧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

——《孙中山“让位”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
(2)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看待拿破仑称帝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称帝的结果及影响的角度论证作者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拿破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一百多年以来,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这些英雄人物……粉碎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割去了长在这个基础上的封建头脑……在法国内部创造了一些条件,从而才保证有可能发展自由竞争,经营分成小块的地产,利用解除了桎梏的国内的工业生产力,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

——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   拿破仑严重地破坏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各民族自决的原则、公民平等的原则等。他的称帝可能是出于某种需要,但……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欧洲帝国的宫廷一样,则纯属历史的倒退。

——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材料四   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的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三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材料四中史学家的看法反映了历史研究有何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