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06年,拿破仑在打垮普鲁士后,签署了著名的《柏林敕令》。该敕令既是一项报复措施,也是一种战争武器。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这一“敕令”
①颁布于几乎占领和控制整个欧洲时   ②实施的前提是法国有强大经济实力
③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间的通商   ④既打击了英国,同时也葬送了法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恩格斯对拿破仑《民法典》的评价是“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转为法律的唯一的现代民法典”。恩格斯指的是拿破仑通过《民法典》
A.保护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B.保护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C.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D.确立法律至上的社会准则
2020-11-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康熙和拿破仑都曾是本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天下地丁钱粮,自康熙五十年为始,三年之内,全免一周,是率土黎庶(全国老百姓),普被恩泽。除将直隶等八省及山西等六省康熙五十年、五十一年地丁钱粮一概蠲免(免除),历年旧欠钱粮,一并免征外,所有江苏等四省,除漕项外,康熙五十二年应征地亩银……俱著查明全免;历年旧欠银……亦并著免征,计三年之内,总蠲免天下地亩人丁新征、旧欠,共银三千二百六万四千六百九十七两有奇。

——《清圣祖实录》卷二四四

材料二   不容否认,拿破仑以制度创新、秩序和稳定为政策基点的内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他知道,法国要“统治全世界”,必须摧毁法国的劲敌英国,他先后实施过三个计划。第一个计划的目的是切断英国通往印度的通道,扼杀英国对东方的贸易。第二个计划是入侵英国本土。第三个计划是企图通过严禁英国商品进入欧洲,窒息英国经济。但相反,对法国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拿破仑宣称“我就是大革命”,曾对意大利人民说:“法国军队是来为你们打破锁链的”,对远征俄国,他说:“想使俄国摆脱自身的那些缺点”。

——摘编自塔尔列《拿破仑传》等


(1)阅读材料一,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的贡献。请你列举康熙维护国家主权的措施,论证他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制度创新”措施。为实施“第一个计划”和“第三个计划”,拿破仑又采取了哪些举措?你是否赞同拿破仑自称“我就是大革命”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0-11-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遂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使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

——摘编自邓慧、袁古洁《理性法典化运动背景之探讨及其借鉴》

材料二   《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建自己期望的各种民事关系。《法国民法典》制定之前,法国南部、北部地区分受罗马法和习惯法的影响,存在因经济社会规则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引起的各种矛盾。《法国民法典》的施行结束了这种规则割据、冲突的局面,实现了法国境内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准则的统一。这部法典传到世界各地,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摘编自王静《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国民法典》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为了稳定社会秩序,1804年由拿破仑政府制定并实施。《民法典》共2281条,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二(10)班李华同学准备在历史课上向同学们介绍法国《民法典》,为此,他搜集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民法典》书影及内容节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146条 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23条 凡未被法律宣告为无能力之人均得订立契约;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材料二   在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它差不多完满地表现了马克思称为商品生产的那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法律关系 ——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以致这部法国的革命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在财产法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1)如果要研究法国《民法典》,以上哪则材料史料价值更高?请说明理由。
(2)综合本题信息,结合所学,写作一则法国《民法典》简介。(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全面,150 字左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拿破仑对法国乃至欧洲政治文明的演进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法典》成了新社会的圣经。它肯定了封建贵族的消灭,并且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   拿破仑个人无限的帝国野心及其无限的战争冲动更是加剧了现代国际体系的震荡。这位“革命的皇帝”稳定了法国革命社会,将“旧的欧陆威权精神”注入其中,从而令大革命激起的巨大国力和动能转变为他掌中用于扩张的权势工具,那比欧洲大陆先前见过的任何权势工具都更锐利、更驯服、更有力。

——时殷弘《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国际政治的变更》

材料三   拿破仑的名字在各个不同阶级的口中具有极其不同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法典》成为新社会圣经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建立“欧陆威权”做出的努力及失败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的观点并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7 . 拿破仑是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1814年,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产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            

——《全球通史》


(1)拿破仑对于当“皇帝”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拿破仑战争的态度?分析作者持有这一态度的原因?
2020-07-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定型成现代状态的,经过远古孕育、秦汉开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元的发展,到清前期最终确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两位古代帝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两位帝王是:秦始皇和康熙。

材料二   开启一个崭新朝代或国家的先驱者,我们称之为国父。历史上,享有“国父”之称的伟大人物有很多,但人们总是喜欢拿近代两个著名“国父”来比较:孙中山和华盛顿。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个著名“国父”孙中山与华盛顿在历史贡献和个人品质方面的相似之处。
2020-06-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进入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面对国内反革命暴乱和外国入侵的危急形势,政府连续颁布3个土地法令。6月3日法令规定,把逃亡者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允许贫农在10年内分期偿还地价;6月10日法令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7月17日法令宣布,无偿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和义务,所有封建契约一律销毁。虽然大多数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但也由此加强了小农所有制,《拿破仑法典》更是从法律上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占有权。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47年春夏之交,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同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大纲》具体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大纲》还规定了农民享有从来没有过的民主权利。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纲领,公开树起消灭封建制度的大旗。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雅各宾派和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并说明二者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华盛顿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在领导美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最终赢得国家的独立之后,面临的局势依然非常严峻。美国在经历了数年的战争和混乱之后可以说到了一个快要难以收拾的地步……美国地处美洲,处于与欧洲隔离的和遥远的位置,因此华盛顿认为没有必要人为地让美国卷入欧洲政治的风雨之中,认为与欧洲某些国家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赵玉岩《试析华盛顿思想对美外交政策的影响》

材料二 乔治·华盛顿在演说中说:“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的同盟。”他还指出:“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一种姿态,使我们在任何时候决心保持中立时,都可以得到他国认真地尊重。”

——华盛顿《告别辞》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的外交思想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任首届总统时采取的外交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的外交立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政策的历史地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