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波拿巴统治期间,为培养人才,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以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他用国家权力保障了每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ˉ使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和思想在人民中间得以延续。在将爱国主义发扬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同时,造就了一大批资产阶级学者、军事家、工程师和实业家,为后来资产阶级在法国的全面胜利铺平了道路。巴黎理工学校于1794年建校…肯定该校的目的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从此,巴黎理工学校作为基础型大学校的功能被确立下来。

材料二   法国革命及其后的战争加强了欧洲各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在法国,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共和国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鼓舞人们振作起来抵抗外国军队对革命的破坏,保卫革命的成果。革命领导人将《马赛进行曲》定为国歌,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在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随着革命的进行和拿破仑军队的入侵,民族意识汹涌而起。对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反对同样也激发了各国人的民族感情。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文化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战争使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哪些新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过程中,克伦威尔的地位空前巩固,权力欲也随之上升。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他颁布《统治文件》,解散残缺国会,将全国划分为11个军区……从而成为无冕之王。

材料二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社会百科之克伦威尔》

材料三   (华盛顿)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依据启蒙思想构建了一个民主政府,他任命不同政治倾向的著名人物担任领导职务,以求各个地区各种观点的平衡,维护国家统一。他通过国会积极制订各种法律,加强法制……有些人怂恿他称王、遭到他严厉谴责,甚至人们称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自由保护者殿下”他都表示反对,他的民主精神在美国留下深远影响……他留下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我留下或许比他们干得更好,但我宁愿留下一个好的制度。

——《社会百科之华盛顿》


(1)伟人总是和伟大的时代相伴随的。克伦威尔和华盛顿身处一个怎样的伟大时代?当时他们所面临的革命任务有何异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对未来是保守的,主张王权”的历史因素。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影响政体建立的一般因素。
2022-03-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先是作为1799年至1804年的第一执政,后又作为1804年至1814年的皇帝,统治了法国。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却有效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间的关系和教皇达成协议。大多数人因他结束骚乱和建立起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拿破仑因不断地进行的战争浪费了这种友好亲善……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法国的统治通常意味着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行政管理的质量印象更深刻的时候来临了,换句话说,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主主义已发展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拿破仑统治时期的内外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拿破仑。
2022-02-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历史试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4 . 启蒙与革命

材料一   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启蒙思想家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打破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才能启迪人的智慧,推动思想进步。他们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是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
5 . 在中外交往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不同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书中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附以欧洲人所制地图,介绍英美民主制度。此书引发朝野震动,痛遭诋毁后,即被遗忘。

——摘编自雷颐《徐继畲的命运》

下面是《瀛寰志略》关于美国历史的介绍: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根据材料概括《瀛寰志略》对美国历史介绍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瀛寰志略》一书诋毁的原因。

材料二196011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物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拿破仑统治了法国15年,就其政策而言,既巩固了革命成果,也激起了邻国的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了他的垮台。

在国内政策方面,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他把法律集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等,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作为一个军事天才,到1810年,他已使法国的疆界越过莱茵河伸展到吕贝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伸展到罗马。拿破仑在其所征服的地区,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法典。这些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支持,但事实仍然是,它乃一种外来统治……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统治期间国内政策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对外军事战争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六月六日,康熙在前往热河行宫途中……康熙坦言:“朕自十三岁亲政之后,即留意于此。将其土地险易,山川形胜……进剿机宜,不徇众见,决议命将出师,深入挞伐。”

——《康熙起居注》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唐太宗和康熙帝的治国思想和具体措施。

材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因此,拿破仑曾说过:“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


(2)拿破仑在军界暂露头角的战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民法典”是他“永垂不朽”的功绩?

材料三:19451210日,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赢得战争不等于赢得和平》的演讲,表达了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说:“今天,参加过研制这种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研究原子弹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023-01-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思想文化】

材料一   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十七条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二   第八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五百三十七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不属于私人所有的财产,依关于该财产的特别规定与方式处分并管理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   西欧各国自罗马帝国瓦解和罗马法失效之后,日耳曼各民族各部落均扶其他地方的习惯法以为治,而全欧法律种类之多。以千百计。那时只法国一国的民法便有数百种之多。伏尔泰曾讥笑说道:旅行法国者改换法律次数之多,犹如其换马匹一样。但自拿破仑用整部的法典统一了法国的民法之后,各国才感觉到法律统一之可能。《拿破仑法典》同时还供给它们一个极好的楷模。19世纪各国建立的民法典,我们可以说,它们几乎没有一个是不曾受过《拿破仑法典》之影响的。

——摘自梅汝墩《<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拿破仑法典》对《人权宣言》的理念继承,并说明两者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2)结合材料三说明《拿破仑法典》颁布对欧洲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1-11-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先进思想的孕育离不开时代,先进思想的传承离不开伟大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米开朗琪罗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他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东部附近的山城小镇。虽然家庭贫穷,但父亲还是把米开朗琪罗送到佛罗伦萨的一家拉丁语学校去学习。米开朗琪罗在那里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和文学。他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朗读了但丁、彼特拉克、贺拉斯、维吉尔的诗。被佛罗伦萨称为无冕之王的罗伦索十分欣赏这位天才少年独创性的艺术才华,留他食宿于美第奇宫廷。美第奇宫廷丰富的雕刻收藏令米开朗基罗着迷,古希腊、罗马的遗产给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学习与探索以巨大影响。

——龚勋《世界名人百传》

材料二   卢梭提出一个重要的构想,即人民定期作为主权者而活动,通过固定的、按期的、绝对不能取消或延期的全体公民集会,决定政府的去留。集会一开始必须讨论两条提案,即主权者是否愿意保存现有的政府形式,人民是否愿意让那些目前担任行政职责的人们继续当政。卢梭坚持没有任何一种根本法律可以约束人民共同体,哪怕是社会契约本身。在卢梭的法律思想里,主张人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可以做主改变自己的法律,哪怕是最好的法律。

——王笑梦《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材料三   华盛顿交出军权是美国革命最辉煌的瞬间,也是启蒙思想最动人的一刻。对华盛顿来说,这也许只是他人生中一个安详、平静的小站。此前,他统率弱小的军队打赢了八年的战争:此后,他还将带领年轻的国家走过八年艰苦的历程。但所有这些都不如他此时此刻正在做的这件事伟大。当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还给人民,他就把一场战争变成了革命,奠定了民主与共和在新大陆不可动摇的根基。

——毕蓝《美国的故事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米开朗琪罗在雕塑、建筑、绘画方面的成就,并简析米开朗琪罗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有关“主权在民”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卢梭“主权在民”思想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交出军权”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华盛顿“交出军权”的积极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自由主义主要也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同法国革命者所采取的所有宪法一样,强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拿破仑那部已被证明是最持久、最有影响的著名法典,明确禁止组织工会和进行罢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极度暴烈。这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国王和贵族首先不妥协,接着所有的派别都不妥协。但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没有能建立起新制度,也就是没有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从1789年到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将近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局动荡,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可是到第三共和国形成时,法国人终于学会妥协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政局也就稳定下来,大革命所追求的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但那是各个派别妥协的结果。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件的共同原则。结合所学,从经济和法制角度说明拿破仑对法国的改造体现了“法国自由主义主要也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70年代中叶法国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的原因,并指出当时法国两个主要政治派别妥协的集中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