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二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

——邹容:《革命军》(1903年)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指出宋恕所认为的华盛顿杰出之处。
(2)宋恕、邹容论述华盛顿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4-03-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惠安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科)
2 . 民族与世界,个体与整体,在对立与统一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期间蒸汽动力制造产业的出现,将对外贸易导向一个新视野。随着曼彻斯特及其他地方工厂出现的整体性纺织品生产过剩现象,其任务变成积极地寻找这些大量制造商品的新消费者,而将焦点摆在他们想象中庞大的“中国市场”。这个新的贸易目标在亚当·斯密所著之《国富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信念,找到其最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正当性。掌破仑战争的结束,让欧洲列强有余力从事海外扩张,而炼钢及其他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技术促成了军事的现代化。由于《南京条约》及其后续条约的影响,导致清朝在双手被反绑于背后的情况下,进入了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新时代。

——整理自《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材料二   1897年盛室怀在中国创办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一方面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又解决了以往“官督商办”企业所未能克服的“官扰”难题。但是,通商银行过于依赖政府,也依赖于外国,为此,张自洞称之为“不宫不商,亦官亦商,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银行。张民此语揭示了通商银行内部的官商关系和外部中西关系的复杂。

——整理自巩为为《盛室怀与“官助商办”的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三   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方式向欧洲各地输出革命,废除了统治西欧长达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使成打的封建王冠落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他提出国家基本主权与义务的概念,强调国家主权包括领土主权、民族自决权、对境内外国公民的管辖权等,极大地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这为维也纳会议以国际公法方式确定划分国界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木生《1815年维也纳会议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侵华的动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新的商业经营方式角度说明19世纪中国在对“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回应。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战争的政治影响,
2023-08-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进入民国,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报刊、著作中拿破仑名字出现的频率不断提升。据笔者初步统计,民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论著有十余部,在报刊上刊载的以拿破仑为标题的文章达250余篇。这个数量超越了国人对本国历史人物的追捧。尽管由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拿破仑作为民族精神的建构主体一度遭到质疑,但是随着民族主义的勃兴和抗日战争爆发后救亡意识的高涨,拿破仑形象所引发的政治效果,成为凝聚时代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表达了国人反抗国家遭受屈辱的诉求,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赵少峰《拿破仑形象在中国的塑造与传衍》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拿破仑形象受到质疑和肯定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的方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4《马拉之死》                                          图5《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注:圣贝尔纳山,又译“圣伯纳隘口”,是法国由北向南越过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的通道。

材料二   马拉(1743-1793)曾在巴黎行医,他连续发表多篇有关火、热、电、光方面的论文,但未能得到科学院的认可,他感到自己遭受当权者的迫害,加入了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的行列。法国大革命开始后,他主编报纸,抨击旧制度和一切统治者。随着革命的深入,他成为激进派(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积极倡导对旧贵族和反对派采取暴力恐怖措施,1793年遇刺身亡。刺杀发生后,画家达维特(又译“大卫”)立即赶到现场画了速写。随后,他“应人民的要求”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油画《马拉之死》。画中的马拉是一名善良、诚实和具有无私爱国情操的男子。不久,达维特受命担任革命宣传部主任。拿破仑称帝后,他成为御用画家,创作了多幅歌颂拿破仑的巨作,如《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加冕礼》等。

-摘编自吴禾《艺术作品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性解读--析《马拉之死〉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马拉之死》和《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的创作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2023-05-2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通过内战初期的战争实践,克伦威尔发现王军取胜的主要因素在于发挥了骑兵的优势,而议会军的缺点在于士兵缺乏作战的精神力量,士气不高,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纪律涣散。针对此情,克伦威尔对军队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改革:军队里的升迁按其军功大小而不按出身贵贱;利用宗教的感情,对军队实行精神教育,使其认识到打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金钱,更重要的是为了信仰,这种指导思想下选出的官兵多数是虔诚的、正直的、敬畏上帝的清教徒,同时,对于士兵中出现的违纪行为则给予严惩,他还注意吸收十年战争期间瑞典骑兵和鲁波特骑兵战术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加以改造,使军队作战能力大为提高。经过改革的议会军在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斯比会战中大获全胜,为日后结束内战和夺取政权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康德民《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


(1)根据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军事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伦威尔军事改革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六月六日,康熙在前往热河行宫途中……康熙坦言:“朕自十三岁亲政之后,即留意于此。将其土地险易,山川形胜……进剿机宜,不徇众见,决议命将出师,深入挞伐。”

——《康熙起居注》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唐太宗和康熙帝的治国思想和具体措施。

材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因此,拿破仑曾说过:“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


(2)拿破仑在军界暂露头角的战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民法典”是他“永垂不朽”的功绩?

材料三:19451210日,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赢得战争不等于赢得和平》的演讲,表达了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说:“今天,参加过研制这种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研究原子弹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023-01-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拿破仑注重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极力使之“思想整齐”、实用。执政之初,法国缺少人才,公立学校量少质次且不成系统,私立学校多由教会控制。为此,他从1802年起进行教育改革,建立帝国大学,作为全面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的机构,规定全国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的人员均须事先加入帝国大学,私立学校的教师也不例外。全国划分为27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学风评议会,负责学区内的教育行政事务,国立中学学生必须身着统一制服,按军队编制进行严格操练。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得到很大提高。1808年后,一个初具规模、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摘编自董小燕《拿破仑的文教政策》


(1)据材料概括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教育改革的原因。
2022-11-27更新 | 13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华盛顿和孙中山在美国和中国都被誉为“国父”,都对两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看可能使我国还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任总统任期结束时急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身总统。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2)材料三孙中山的评论中反映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简述五四运动的意义。
2022-08-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埃及学”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甚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脑海里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卡纳克神庙。由于大多数人读不懂古埃及人的碑文,因此工作毫无进展。直到1822年,被称为“埃及学之父”的法国历史学家商博良发现一块方尖碑,碑上有埃及文和希腊文对译的文字。他是精通希腊文的,通过希腊文,他了解这是记叙托勒密及克娄巴特拉的爱情故事。从一再出现的文字及其特殊位置,他找出了11个埃及字母-他用这几个字母去读拿破仑部队拖倒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Rosetta)石碑,他竟毫无困难地读通了。就这样一块又一块碑文地读下去,20余年工夫,他居然读通了所有发现的埃及碑文,而且还找出了古埃及的其余字母。于是,研究埃及之门就此被打开了。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完成要求
(1)据材料,分析概括“埃及学”出现的历史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学”出现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历史学”的基本要素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022-07-24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普希金最早塑造拿破仑形象是在1814年的诗歌《皇村回忆》中。他在诗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敌人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的土地。”……“人间的灾星出现了”。

1821年6月8日,普希金创作《拿破仑》一诗时,拿破仑斯人已逝,1812年的硝烟业已消散,剑拔弩张的法俄矛盾也逐步淡化。《拿破仑》一诗称拿破仑为“伟大的人物明星”,预言他“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这是一种历史学家式的评判,包含着高度的历史理性。诗歌对拿破仑的认同并没有止步于此,它在思考“拿破仑究竟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时,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为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遗赠。”

——摘编自宋德发《拿破仑的三副面孔——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普希金笔下拿破仑形象的变化进行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