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觉醒”的先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一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A.国大党萌发民族独立意识B.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D.民族自决思想影响甘地转变
2023-03-31更新 | 1373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12世界现代史(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圣雄甘地认为,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他以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甘地的良苦用心旨在(     
A.为实现民族独立而进行社会动员B.以逆现代化手段改造印度的经济
C.避免印度重复西方工业化的老路D.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具有印度特色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近年来,海洋生活对人类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海权问题也备受多方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海权意识受到陆权意识的压制。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海上力量大都昙花一现,一旦海上有事则偶尔为之;一旦事平,即销声匿迹。从地理上看,中国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但“重陆轻海”的思想一直在历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从明朝中叶后,正当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纷纷从海上向东扩张时,中国却开始实行背向海洋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国民党时期,中国海权依然处于有海无防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海防事业才进入一个新的历史。

——马志松《维护海权: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

材料二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84次,入侵舰艇1860多艘,入侵兵力47万人。严酷的现实给大清国带来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编出了《海国图志》,同时还出现了林福祥的《平海心筹》、严如煜的《洋防辑要》、李光建的《海防新编》和桂文灿的《海防要览》等一大批探讨海防问题的著作。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甚至一度建成一支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庞大舰队。

——摘编自《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

材料三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

——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四   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其实是显示了明朝政府对亚洲的企图,塑造了中国的海洋性质和大战略.......郑和远航是带有进攻性手段的外交行为,一方面北京非常希望减少周围国家对其建设大国野心的怀疑,另一方面,当代的政府领导人希望把民众的视线转向政府早就谋划好的海洋。

   ----詹姆斯.霍尔姆斯(美)吉原俊井《海上软实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重陆轻海”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原因。它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后期中国的海洋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日学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该观点的本质是什么?
2023-02-1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4“福建舰“航母下水——海防与强军-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4 .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
2023-02-09更新 | 619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2月质监)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印度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和平手段争取自治;埃及人民以游行、罢工、罢市、街垒战斗的方式争取国家独立;埃塞俄比亚通过游击战击败意大利,恢复国家独立。这反映出(     
A.西方殖民扩张性质变化B.各国反殖斗争受国际环境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1922年第一次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抵制英货,结果使英国纺织品的进口下降了28%,而印度自产的纺织品却猛增27%。这一结果表明(     
A.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信心
B.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较大软弱性
C.非暴力原则限制印度群众运动的发展
D.甘地的方法完全代表了国大党的利益
2022-12-12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A卷)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圣雄甘地(1869~1948年),一方面拒绝在殖民地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一方面认为发展手工纺织运动可以使人远离大城市而生活,是对每个人都应从体力劳动中获得生活必需品原则的践行。甘地思想的核心目的是(  )
A.谴责法西斯在印度的暴行B.拒绝充当英国的战争炮灰
C.实现印度的自治和独立D.用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
2022-10-17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1练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据此推断,“公”应指(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
2022-09-11更新 | 1180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表所示为1923~1924年孙中山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可用于说明,孙中山(     
言论出处
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孙文越飞宣言》(1923年)
俄国政府现行的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确是如出一辙的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答日本记者问

A.对国民革命方向摇摆不定
B.积极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
C.立足国情借鉴苏联的经验
D.强调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7-13更新 | 5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甘地自传》中提到:“当这名称:(非暴力不合作)诞生的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在古遮拉特文中,我也用过英文的“消极抵抗’这几个字来描述它。有一次我在欧洲人的一个集会上发觉消极抵抗’这个词的含义太狭隘了,我还发觉它被当做是弱者的武器,其特点是仇恨,最后还可以成为暴力。”据此可知(     
A.“非暴力不合作”旨在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B.“非暴力不合作”具有彻底不妥协的民族精神
C.“非暴力不合作”有利于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D.“非暴力不合作”最终实现了印度的独立自主
2022-07-1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7讲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