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产阶级革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请分别举出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

材料四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2020-03-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它是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南,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3年,马克思到法国巴黎,居于田凫路38号。1849年,居于伦敦的马克思经常在大英博物馆翻译、研读材料   。关于马克思与如图建筑的联系,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居于如图时期(在巴黎)被誉为马克思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②在如图阅览空(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经历,让马克思写成了其一生中最主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整理自唐春元《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



1843年10月至1845年1月马克思在巴黎的住址 伦敦大英博物馆

材料二:李同学在阅读某一历史文献看到:“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若侧重解读①,请从思想、人生经历等方面说明居于如图建筑时期马克思所实现的”重要转折”,并指出代表马克思实现”重要转折”的标志性文章以及该文章所在刊物的名称。若选择解读②,请指出“最主要的一部著作”的名称以及其第一卷出版的时间,并分析这部著作发表的划时代意义。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李同学所阅读历史文献的名称及该文献制定的时间,联系所学,说明毛泽东是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2020-01-0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材料三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1)材料一的图一的创立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何意义?(注意准确阅读图片信息,正确作答)
(2)材料一的图二是什么事件?其指导理论是什么?(注意解读图片信息时注意区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两个凡是”思想的错误本质。
(4)材料二和材料四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写道:“世界历史也就带着很神秘的性质了,倘若‘偶然性’是不起作用的。这些偶然性的自身自然地归到一般发展的过程中去,同时为别的偶然性所补足。但是加速和推迟就非常有赖于这样的‘偶然性’,其中包括着那些一开始就站在运动前头的人物的性格的‘偶然情况’”。对马克思关于历史偶然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个人性格鲜明体现历史的偶然性
B.偶然性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C.偶然性可以彻底改变历史的进程
D.偶然事件增强了历史的神秘性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