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产阶级革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漫画“列宁清扫地球”是赞美列宁
A.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使苏俄退出一战,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
C.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D.领导苏联经济建设,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2 .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无数杰出人物。了解了他们,也就把握了那个特定时代的脉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胡服女俑

图2
男装女俑

图3
骑马女俑
唐朝女装受外来服饰影响,
胡服最有市场;穿着开放
大胆;颜色亮丽突出;喜
爱着男装。以上这些特点
基本在初唐及盛唐就完成,
而中晚唐就是在此基础上
做了一些变化。

(1)图1—3分别是20世纪50—80年代在河南洛阳出土的唐人女俑。仔细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分析唐朝妇女的服饰体现了唐代怎样的社会风貌?运用史实说明唐太宗的统治对造就这样的社会风貌有何影响?

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出任美利坚王国
国王)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
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
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华盛顿相信“新宪法(1787年宪法)至少有一点
可取之处,就是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
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
施,以防止走向暴政。”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2)结合所学,概述美国人民尊称华盛顿为“国父”的主要原因。阅读材料,分析华盛顿的人格与思想对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起到什么作用?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3)结合所学,指出图片所呈现的两次重要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方面有哪些贡献?并分析它们的异同点。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
2020-08-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让我们踏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足迹,感受他不朽的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九刘邓大军展开的什么军事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图十中邓小平(左二)等人指挥的什么战役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

材料三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2)材料二出自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这次谈话为我国改革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材料三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采取的什么措施?请列举其中一个。

材料四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

(3)材料四中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使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

材料五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4)结合材料五回答,邓小平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创立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理论是什么?

(5)我们一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邓小平的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2018-06-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5单元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测试)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注:

图一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二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三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981年,邓小平在对毛泽东评价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2018-06-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 1921 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二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 年 3 月和 1979 年 1 月、 1985 年 9 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注:图一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二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三标题写着:“中国 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材料三 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 ?
( 2 )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 3 )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是如何“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的。
2016-11-18更新 | 9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右图人物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曾被西方主要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他离开我们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学说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他的成就的是(       
A.创建“第一国际”B.在布鲁塞尔创办《新莱茵报》
C.创立马克思主义D.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政治十分关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信仰过改良主义,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视为楷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先进分子一道,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来到北平,努力寻找并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其中《共产党宣言》等书籍使他在思想上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20年夏,毛泽东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是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了介绍和传播新的革命思潮,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毛泽东担任主编。右图为《湘江评论》发表的《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

(1)毛泽东与同时代的先进分子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 右下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什么决定。
(3)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4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8 . “站在时代前列,领航中国前进。”这是邓小平一生的光辉写照。解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8、图9所示的历史大事或历史变化:
示例:
图10: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
图8:                                                  
图9:                                                  
(2)分析上述图片的主题语,它们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什么心声?
图8:                                                  
图9:                                                  
图10:                                                  
(3)美国政坛元老布热津斯基曾与邓小平多次会面,他称颂邓小平“睿智机敏,富有创新精神……”。布热津斯基之言不无道理。据此,上述图片所揭示的历史信息体现了邓小平的哪些创新精神?
(4)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邓小平的这句话看布热津斯基的评价,邓小平创新精神的动力源自哪里?
2016-11-21更新 | 8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北区)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