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产阶级革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加试题】读马克思,感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朋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形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

——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1)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深入研究经济学,首先致力于研读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两个最重要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检查了这些经济学家的每一个命题,并把这些命题拿来同他所能得到的一切有关英法两国新近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比较。马克思相信,如果不实行进攻性的群众革命斗争来建立工人农民统治,就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信念。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不排除用和平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并没有给共产主义定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他清晰地解释了将来决定共产主义时代经济和生活的一些原则。马克思对于那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显露出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精密的科学分析,他的论述就是以这种分析为根据的。

——摘编自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归纳马克思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观因素。

3 .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严复曾说:“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令人呕哕。”

材料四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总体评价孔学?据材料二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

(3)“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是何观点?严复对其批评的出发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2017-12-24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材料二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
(2)材料二中恩格斯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对此如何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自《青年博览》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统一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尚未剧烈化,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

材料二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

材料三   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产阶级搞革命无一例外都是在大城市进行的。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些伟大导师的著作里,重点也是放在中心城市。毛泽东在实践中和理论上冲破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论”,明白了要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必须依靠自己独立自主进行的道理。

——摘编自肖逸夫《1927一1930年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独立自主探索》


(1)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并分析其理由。
(2)据材料二,说明列宁如何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并指出其理论依据。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3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中学毕业写的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担任《莱茵报》主编时,写了一系列文章,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1847年领导成立了第一个国际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1867年出版《资本论》。1864年他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1871年,他组织各国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支持巴黎公社的群众运动,同年530日书写《法兰西内战》,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摘编自魏峙《马克思生平大事纪要》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克思。(可从地位、理论、实践等方面人手)
2022-07-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为了人的解放,许多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出了积极的思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这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摘自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尽管人们可以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学说分述为……然而,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把自己对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的承诺作出这样的表述:“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摘自孙正聿《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材料三   针对“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的质疑,列宁反问:“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这里的关键是人民“毫无出路”。站在人民利益一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需要挺身而出,选择帮助人民脱离困境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哪怕这种道路被经典或教条所不容。列宁还说:“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就将因此而改变。

——摘自余金成《十月革命两大实践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指出康德认为“人的解放”包括哪两个方面,评价康德在探讨“人的解放”这一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补充材料中省略号处的内容,指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分析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必然性。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2022-05-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以防御为本。中国古代总体上认为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防胜于攻,文胜于武。孔子就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强调用文德的手段……贞观之初有上书者劝告唐太宗“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唐太宗则说:“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因而他认为魏征的修文以治国,安“中国”以服四夷的办法是上策。

——摘编自黄纯艳《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材料二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畏,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以商道为运道,以商舟为运舟,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

——摘编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把国家最高原则和国家安全的首要地位视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强调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不损害别国的利益和安全,要通过和平方式寻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发展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从而把维护中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只有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国家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摘编自车跃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国家安全观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的国家安全观。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读马克思,感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

——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民主周报>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
2022-05-2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3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