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熙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272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据此归纳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与蒙古关系密切,足以防备朔方来犯B.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C.长城失去原有的防御功能D.修德安民是守国之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分别是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和用满文、俄文书写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它们共同见证了
A.近代中俄交流频繁B.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得以巩固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清政府成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康熙帝一生,投入颇多的精力整饬吏治、研究吏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帝毕生亲理朝政,在处理政务中直接了解官员。总督、巡抚等地方重要文武官员离京赴任前陛辞,康熙都留心考察官吏,有针对性地与他们研讨问题,并及时予以指示和纠正。除地方大员外,他还严格考察和整饬在京部院官员。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他认为“吏尤以廉为贵也”,一向注意发现并培养清正廉洁的典型。他发现和表彰的清官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后,训属吏,剔积弊,“官吏望风改操”。康熙在《廉静论》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矣,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由于长期不懈地整饬吏治,政治局势得以稳定,康熙也就有力量实现他的抱负,建设强盛的大清帝国。

——摘编自孟昭信《康熙评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康熙帝考察官吏的举措,概括他的吏治思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整饬吏治所取得的实效。
2020-07-12更新 | 2196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各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②练兵③围猎④处理民族事务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7-11更新 | 2896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熙帝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但也注重西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67年11月,康熙帝传谕大学士李霨、礼部尚书布颜等大臣,率领监正杨光先与南怀仁等人测验日影。十二月,又派图海等人赴观象台测验。最后都是南怀仁的西洋法更为精确。康熙帝用实践的方式,看到西法优于中法。……康熙帝关注西学,除了天文历算之外,对地理、医学、音乐及西学科学仪器也很感兴趣,而且他身体力行,亲自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康熙帝还多次以天文历算知识与群臣问对。……随着传教士的东来,西洋天文学等科学技术逐步影响到朝廷内外的士大夫,出现了众多钻研历算学的博学之士……与此同时,钦天监的官学生也在西洋传教士的影响下,逐渐接受和学习西洋天文学知识。于是,在中国本土出现了一批熟习中西天文学知识的博学之士。

——刘仲华著《世变、士风与清代京籍人士学术》

材料二   康熙帝作为统治者,有必要处理好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康熙帝西学观的影响甚大,决定了康熙帝对待西学的态度,决定了康熙帝虽然心仪西学,但从统治出发,就不能像彼得大帝一样,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康熙帝把西学局限于实用的西学观是传统的实用理性和儒家正统思想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限制和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发展。

——阎大伟《论康熙帝的西学观》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熙帝注重西学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效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康熙帝不能“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的主客观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下,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  )
A.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
B.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台湾
C.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
D.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
2019-11-01更新 | 189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材料二   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敕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

材料三   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统一台湾是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况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数,可资中国之润,不可以西北长城塞外风土为比。倘不讨凭台湾,匪特赋祝缺减,民困日蹇,即边防若永为定制,钱粮动费加倍,输外省有限之饷,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又使边防持久,万一有惧罪弁兵及冒死穷民,以为逃道之窟,遗害巨测,似非长久之计。

——摘编自《施琅题为尽陈台湾剿抚可平机宜事本》

材料二   郑成功逝世以后,以郑经为首的郑氏集团企图分裂祖国实现台湾的独立,这对中华民族长远是不利的,康熙帝顺应人民要求,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国家统一。施琅文武双全具有良好的政治头脑和领导能力,精通海战。在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的时候,有些朝廷官员在背后议论他,但是康熙帝仍坚持重用他。

——摘编自姜伟星、孙红《清康熙帝统一台湾的政治策略考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收复台湾的目的。
(2)据材料二,析清王朝能够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一台湾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