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测得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温度/℃不同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106·mL-1
0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
50.81.22.02.83.23.63.83.7
150.83.03.84.64.03.22.82.5
250.85.25.64.62.01.00.60.2
350.81.51.82.02.21.30.80.6
A.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一般采用抽样检测法
B.5℃条件下,48h左右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到达最大
C.25℃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消耗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最快
D.若接种量为1.6×106·mL-1个,则每组的K值都加倍
2024-03-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2 . 生态学家Grime用三角形模型来解释植物的适应性(如图所示),该模型认为植物往往只有竞争能力强、抗生境严峻能力强、抗生境干扰能力强三种对策中的一种。Grime将生境的严峻定义为限制植物干重增长的外部强制因素,如光照、水分不足等,将生境干扰定义为破坏植物生物量的外力因素,如火烧、霜冻等。

   


(1)Grime的三角形模型属于____模型,据坐标图推测原点附近的植物的适应性对策为____能力强。
(2)离乡间小路远近不同的地方,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生长着茎秆低矮的车前草等植物;几乎不被踩踏的地方,生长着茎秆较高的狗尾草等植物。依据Grime的三角形模型分析,车前草的____能力强。
(3)我国库布齐沙漠日照强烈,地表温度高且降水蒸发快,结合Grime的三角形模型,在对该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选择种植抗生境严峻能力强的胡杨、沙柳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和____原理;在修复过程中,我国还利用太阳能电池板首创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请从生态修复的角度评价这种新型产业模式的优势既能提供____新能源,又能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条件。
(4)研究者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了解治理效果。治理前后分别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1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所示,左、右图分别为治理前、后某单细胞藻计数情况(一个计数室共25个中格)。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减少了____个/L。

   


(5)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能量X为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则表中生物类群V和能量Y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保留两位小数)

生物类群

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211.85×105

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

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


(6)从2020年10月起,政府对太湖实施十年禁渔。太湖禁渔期间____(能/不能)提高太湖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2024-03-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石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3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间隔相同时间分别等量均匀取样4次,测定样液的pH和酵母菌数量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2pH
112104.8
28205.4
312103.7
410005.0
A.取样的先后次序为2、4、3、1
B.10mL培养液的K值可能为1.21×107
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D.计数酵母菌时,应等酵母菌全部沉降后再计数,否则计数结果会偏大
2024-03-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所有昆虫种群密度的调查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
C.利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相同
D.调查车前草的种群数量时,应计数样方内、相邻两边及夹角个体数
2024-03-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材料一:某天然湿地因游客和垂钓者众多,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近年来水华现象也日趋严重。科研小组研究了导致水华的一种主要硅藻(单细胞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状况,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材料二:为改善生态状况,科研小组在湿地局部区域尝试水体立体生态养殖,其中的部分能量流动过程如图3所示,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值(单位:kJ)。

(1)据图1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
A.CO2浓度升高促进该硅藻数量增长
B.水体pH下降促进该硅藻数量增长
C.CO2浓度升高抑制该硅藻数量增长
D.水体pH下降抑制该硅藻数量增长

(2)科研小组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培养液稀释10倍,检测四角上方格(如图2阴影所示)中的该藻类数量分别为12、16、14、18,估算培养液中该藻类种群密度约为____个/mL。
A.2.4×107B.2.4×108C.7.2×107D.2.6×108

(3)养殖中,不慎带入了一条杂食性鱼,一段时间后这条鱼增加XkJ能量,假如这条鱼的食物有1/3来自植物,1/2来自植食性鱼类,1/6来自以植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则该杂食性条鱼生长过程中最少需要消耗植物中的能量____kJ,若水域中不存在肉食鱼类,杂食性鱼类的食物有2/3来自植物,1/3来自植食性鱼类,消耗植物的能量不变,则该条杂食性最多增加____kJ能量。
(4)该湿地的水华现象是大量生活污水的进入使____等元素超标所致。科研小组在该湿地引入了鱼苗后,藻类略微减少,后期又引种了本地一些挺水植物,藻类明显减少。请分析说明挺水植物导致藻类明显减少的原因:____
2024-03-2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高三“新高考”最终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培养至第5天的酵母菌培养液,取10mL加入90mL无菌水中,然后将稀释后的培养液与台盼蓝染液等体积混合均匀,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0.1mm×1mm×1mm,25×16)进行计数,结果观察到视野中五个中格内的细胞总数为56,其中被台盼蓝着色的细胞占20%,则1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  )
A.4.48×107B.2.24×107
C.2.24×106D.1.12×107
7 . 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有几项(       
编号实验内容获取数据的方法
调查某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使用样方法,每一个样方统计样方内部的蒲公英株数,即为蒲公英种群密度
调查长白山山脉分布的东北豹种群密度使用标记重捕法,在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带上标记后放回原环境,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调查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数量科学家采集了大量大熊猫粪便,通过分析其中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查明一年间这一地区大熊猫个体数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借助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黑光灯诱捕土壤小动物,每日在相同时间捕获小动物并统计丰富度
A.1项B.2项C.3项D.4项
8 . 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发酵而成,如图1是苹果醋全液态发酵的生产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加入果胶酶的作用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原因是果胶酶可水解植物细胞的_____(填细胞结构);步骤⑥是_____,醋酸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
(2)添加酵母前,要对菌种进行活化,检测酵母的生长状况。若某样品经2次10倍稀释后,经台盼蓝染色(体积不计),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_____色细胞,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为254个,该样品中活酵母细胞的密度为_____个细胞/mL。
(3)如图2表示发酵过程中相关的物质变化。在缺氧条件下发生的过程有_____(填字母):发生_____(填字母)过程的酵母菌增殖速度快;过程d需要_____参与,发生该过程的细胞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4)步骤⑧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
(5)为了获得酿造苹果醒的高产菌株,某兴趣小组先将基础培养基的pH调至_____性,灭菌后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乙醇和无菌CaCO3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挑取该平板上具有_____的单菌落若干作为候选菌种。
2024-03-2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库在全球气候调控和碳平衡维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碎屑食物网的起点,土壤微食物网是森林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碳转化的关键驱动者,决定着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和储存等过程,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下图是土壤部分生物微食物网及碳库主要途径,a~e为生理过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土壤微食物网中有众多的微小生物类群和部分中型动物(<2mm),欲调查这些动物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对于个体较小数量较多小动物用_____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发现土壤中落叶含量不同,分布生物类群也不同,体现群落的_____结构。
(2)土壤微食物网中含碎屑食物链(以有机碎屑为第一营养级,以碎屑为食的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占营养级)和捕食食物链,请写出上图食物网中捕食食物链_____,土壤微食物网中第四营养级生物有_____,短时间内若食菌线虫大量减少,根食性线虫数量会_____
(3)在碳循环中,上图e为_____途径。为了缓解温室效应,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若要达到此目标,上图要满足_____关系(用a~e表示)。而森林中大量植被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这些用途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4)如上图所示,微生物是土壤碳库转化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微生物将活性碳库中易分解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_____,(至少写2个)供植物利用,另一方面,微生物产生的酚类、醌类物质与植物残体中纤维素、木质素等不易分解部分聚合成腐殖质。酚类氧化酶在厌氧环境下活性极低,秋季落叶若采用挖沟填埋方式处理,微生物产生的酚类物质会_____(增多/减少),更_____(有/不)利于腐殖质形成。
(5)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藻类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取藻细胞样液1mL稀释100倍后,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规格为1mm×1mm×0.1mm,共16个中格)计数,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指出上述图操作步骤中的错误________

(6)图为正确操作后显微镜下藻细胞的分布情况,则估算1mL培养液中该藻细胞的总数为     个。
A.1.92×108B.1.44×107C.1.92×107D.1.44×108
2024-03-25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10 . 某同学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培养液稀释10倍后取1mL培养液加入1mL台盼蓝染色后用一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计数室体积0.1mm3)的计数板计数,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的细胞分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影响酵母菌种群增长的因素是葡萄糖有限和试管内空间有限
B.若实验中多次出现图中c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样液未充分摇匀或稀释倍数不够
C.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可用台盼蓝染液增加计数结果的有效性
D.若4个中方格中无色酵母菌总数为55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活菌数量为2.2×107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