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秋冬季节易爆发流行性感冒,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感染后,人体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流感病毒侵染导致的发热、疼痛、鼻塞等现象与内环境中的前列腺素含量提高有关,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异丁苯丙酸为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成分,+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以下问题:

   

(1)感染流感病毒后,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____。流感病毒侵染导致鼻黏膜肿胀(鼻塞)是由于前列腺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由血浆进入____的蛋白质增多引起。
(2)前列腺素导致痛觉敏感度提高,原因是前列腺素能____(填“降低”或“提高”)神经细胞K+通道活性,使K+外流减少,即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填“降低”或“提高”),因此神经细胞产生____电位所需的刺激强度减弱。
(3)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患者体内前列腺素通过提高体温调定点,引起体温上升。
①在前列腺素的作用下,下丘脑通过增加产热,____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若患者持续39.5℃高烧不退,此时产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患者由于发热满脸通红,原因是____
②发热后服用异丁苯丙酸如何通过影响体温调定点达到退烧的效果?____
2 . 洄游性鱼类从海水游到淡水中时,会通过各种系统的配合,调节水和盐的摄入和排出,以适应环境中盐浓度的剧烈变化。例如,通过分泌激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并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以提高吸收盐的能力。研究人员用某种9月龄鱼进行盐度适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洄游性鱼类从海水进入淡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多
B.10天以后随盐度升高,该鱼的血清渗透压先下降然后保持稳定
C.该鱼具备适应盐溶液环境的调节机制,可能是一种洄游性鱼类
D.洄游性鱼类从淡水进入海水后,某些鱼病的发生率可能降低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人进入寒冷环境,机体会伴随着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代谢加快、排尿量增多等。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下气温较低,机体为抵御寒冷会做出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如一方面可通过调节使___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量;另一方面可通过调节使____,减少散热量。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尿意,但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____
(3)人在寒冷天气中易患流感,但有些人在被流感病毒感染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患病症状,这可能与人体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较强有关。流感康复者的血浆有助于救治危重症患者,其免疫学原理是_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人体体温的恒定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其中A、B表示人体组织或器官,①②③表示相关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在A______中产生冷觉。
(2)图中B代表______,②代表______
(3)图中③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请用健康的实验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③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糖尿病包括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等.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缺乏;Ⅱ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合成分泌正常,而胰岛素的受体不足.请回答下列问题:
(1)C肽是伴随胰岛素分泌产生的一种多肽,由于C肽与胰岛素等量释放,因此C肽的测定是糖尿病分型的重要依据,下表中数据表示三个人体内的C肽含量(在0.5小时摄入一定量食物),若表中Y表示正常人,则____(填“X”或“Z”)表示Ⅰ型糖尿病患者,____(填“X”或“Z”)表示Ⅱ型糖尿病患者。
时间(小时)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人体内
C肽含量
(纳摩尔/升)
X1.001.001.101.151.201.161.151.061.00
Y2.002.002.502.813.082.782.512.052.00
Z2.102.102.733.023.373.032.612.112.10
(2)在临床上____(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____(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用15N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时,发现依次出现放射性的有膜细胞器是____
(4)某同学想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实验方案:
①实验组:用低糖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取适当滤液培养____
②对照组:____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____
2024-05-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6 .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减弱,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激素分泌过多等。临床认为,高水平胰岛素通过刺激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导致卵巢分泌的雄激素增加,从而阻止了卵泡的进一步发育,形成多囊卵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正常人相比,摄入等量的含糖食物,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通常较高
B.胰岛素受体受损、存在胰岛素抗体或升糖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C.在女性体内,雌、雄激素通过作用于细胞膜上的不同受体,调控卵泡的发育
D.正常机体内,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调控胰岛分泌相关激素,从而维持血糖稳定
2024-05-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7 .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______两种调节机制,这样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2)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进入人体的BPA会抑制TPO活性,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填“减少”或“增加”),其原因是______
(3)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静脉注射甲状腺激素溶液

X

①根据实验推测,乙组小鼠耗氧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
②若表中对丁组小鼠的处理X是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丙组和丁组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丙组和丁组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原因是______
2024-05-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8 .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促胰液素通过血液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到达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电刺激迷走神经,当迷走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发____________的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2)胰腺中不同细胞分泌的与血糖变化有关的物质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的特点。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小鼠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胰液分泌的调节,某研究小组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不作处理仅刺激小肠神经3min仅注射促胰液素1mg仅注射促胰液素2mg仅注射促胰液素3mg
胰液分泌量(滴/15min)

3

8

11

37

62

根据表中数据,从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角度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024-05-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春季是感冒多发季节,人在感染呼吸道病原体后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乏力酸痛等症状。感冒时发烧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有关,正常状态时体温调定点为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调节中枢会综合分析,根据体温与调定点的温差相应地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问题:
(1)受病原体作用,机体释放致热因子,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升,从正常的37℃升高到38.5℃,体温上升。如图为某同学受到病原体感染后服用退热药物经历的三个时期体温变化。

①阶段Ⅰ,下丘脑发出相关信号,使产热量增加,同时通过___,使散热量减少,最终导致体温逐渐上升,该阶段调节方式为___调节。在此过程中,人体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有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___
②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明显高于正常值,产热量___散热量(填“>”、“<”或“=”),发烧期间,往往伴随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原因是体温过高使细胞内___
③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用于退热降温。病人服用药物A后,体温变化进入阶段Ⅲ,此时人体一般会大量出汗,因此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___
(2)科研工作者获得药物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药物M是否也具有退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适量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如表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方案
分组处理方式结果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发热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退热
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___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退热
___发热
实验结论:___
2024-05-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10 . 研究发现,重症新冠病毒感染者(表现为严重肺水肿和器官功能障碍)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糖尿病患者。新冠病毒(SARS-Cov-2)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其相应基因在气道上皮细胞、肠道及胰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先期可作为新冠病毒侵入细胞的受体,S蛋白为病毒抗原。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受到____(答出2种)等物质的调节,胰岛素通过促进____(答出2点)过程从而降低血糖。
(2)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体内ACE2基因的表达量较高,胰岛素含量较未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的低。经研究证实,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
(3)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主要引起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2024-05-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