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2 道试题
1 . 吸食毒品会导致人体相关生理功能障碍,下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影响(多巴胺发挥作用之后可由多巴胺转运体回收);下表为研究人员对可卡因的吸食者进行相关激素及T细胞检测的结果与健康人的对比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促性腺激素(IU/L)

性激素(pg/mL)

T细胞亚群a(%)

健康对照组

4.7

6.5

43.8

吸毒组

1.4

4.1

35.6

(1)由图可知,当多巴胺与______________结合后,可将“快乐”信息传递给下一神经元,而可卡因会_____________(填“促进”“阻碍”或“不影响”)多巴胺的回收。
(2)表中数据显示吸毒者的性激素含量明显___________健康者,推测吸毒者可能是性腺功能受损或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所致;为了探究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可将吸毒者体内___________的量补充到正常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体内性激素的含量,与健康者进行比较。
(3)据表分析,吸毒者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部分,又有传出神经部分,其一端位于腰骶部的脊髓,沿大腿后面下行连接到足,管理下肢的活动。为研究可卡因对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麻醉顺序,用已被破坏大脑和暴露出坐骨神经的青蛙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
步骤二: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卡因棉球放在坐骨神经上,刺激趾尖无反应;刺激腹部,后肢出现收缩现象。
步骤三: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反应消失。
①步骤一中引起两次收缩现象的反射弧,除了感受器不同外,_____________也不同。
②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炎热天气,许多人因过度贪凉等原因出现感冒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烧。正常情况下,人体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这是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而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
(2)人可以通过生理性调节和_________________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3)为了探讨内源性精氨酸加压素(AVP)在昼、暗光期大鼠紧张性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成年雄性正常大鼠若干,培养在22℃环境温度下,明暗时间各12h,即06:00至18:00开灯,18:00至第二天06:00关灯。分别检测昼光期和暗光期大鼠血浆中AVP浓度,结果如图甲。
步骤二:上午10:00给大鼠腹腔注射AVP或生理盐水。定时测定大鼠体温的变化,结果如图乙。
步骤三:注射AVP或生理盐水60 min后测定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注射AVP对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水平的影响

组别

甘油三酯

游离脂肪酸

甘油

生理盐水组

530.40±52.22

133.30±19.95

360.30±35.19

AVP组

633.90±64.18

89.38±19.00

293.10±30.03

①由图乙可知,AVP在大鼠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哺乳动物体内,脂肪组织以甘油三酯(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由表可知,AVP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很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脂肪分解,导致产热量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来达到的。
③结合图甲结果和AVP的作用推测,从生活习性上分析,大鼠昼光期AVP分泌量比暗光期多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与人类不同。
3 .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从中医角度看,“气衰”相当于西医中的“低血糖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能量供应不足
B.“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
C.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产生“气”的同时都有CO2产生
D.出现“气衰”症状时,机体肝糖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

(2)我国唐朝医学家甄立言在《占今录验方》里对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二吃食多,三多小便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多选)。
A.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消渴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大脑皮层形成渴觉
B.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吃食多而消瘦”是因为体内糖代谢异常,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
C.糖尿病患者的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调节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
D.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多小便”是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异常升高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等炎症反应与II型糖尿病密切相关。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针灸的现代模式-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在细菌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

(3)穴位在被针刺时感到疼痛,但并不会缩回,这属于_____反射,与缩手反射结构相比,该过程需要_____(填结构)参与。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刺激上图相应穴位产生的兴奋在Prokr2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单向/双向)的。
(4)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段),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_____传向脑的特定区域(延髓)。图中的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
(5)针灸或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都能引起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该过程属于_____。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6)同等强度电针刺激小鼠手三里穴可引起相同抗炎反应,刺激腹部的天枢穴,却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手部存在_____ ,而腹部不存在。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解释。
(7)图2中甲、乙分别为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当粗针扎穴位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_____,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细针治疗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____,所以针灸治疗需要对针的粗细进行选择。

(8)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试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
(9)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1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2种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
分组处理TNF-α浓度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腹腔注射 LPS++++
腹腔注射 LPS+A 处理++
表1: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2023-11-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产生的能量。从中医角度看,“气衰”相当于西医中的“低血糖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能量供应不足
B.“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
C.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产生“气”的同时都有CO2产生
D.出现“气衰”症状时,机体肝糖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
(2)中医视甘薯为良药,《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甘薯被人食用后不会转移到人体细胞内的糖是(       
A.核糖B.淀粉C.葡萄糖D.脱氧核糖
(3)上火,是中医术语。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虚火”和“实火”两大类。其中,火热邪气内侵、摄入辛辣过量、神经过度刺激、脏腑功能失调等可导致“实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火”只会由外部因素引发
B.“实火”的实质是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C.清淡饮食,适当补充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实火”症状
D.中药治疗上火的机理可能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有关
(4)我国唐朝医学家甄立言在《占今录验方》里对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二吃食多.....三多小便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消渴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结果
B.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吃食多”是血糖代谢障碍的结果
C.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多小便”是饮水多的结果
D.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消瘦是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多的结果

我国“中医针灸”于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针灸的现代模式--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在细菌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
  
(5)穴位在被针刺时感到疼痛,但并不会缩回,这属于_____________反射。迷走神经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传出”或“传入”神经),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的传导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
(6)针灸或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都能引起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该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一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
(7)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LPS相当于________(①抗原/②抗体),巨噬细胞属于________(①免疫细胞/②淋巴细胞)(请在横线中填序号)。
(8)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抗炎通路中的迷走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
B.电刺激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激活抗炎通路
C.可以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来检测电刺激疗法的抗炎效果
D.通过人为激活或特异性破坏相应神经元并观察抗炎效果,可验证ProKr2的作用
(9)请据图写出电针刺激足三里引起抗炎反应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
(10)利用毫针刺激一些穴位时,一般不会流血。若出现血肿现象,则原因可是_______________
(11)图2中甲、乙分别为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针灸治疗需要对针的粗细进行选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023-11-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其分泌量也相应增加(用“…→”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材料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1)SHBG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_____作用。
(2)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_____(增加/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_______(增强/减弱)。
(3)正常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胎儿在发育中利用_______
(4)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调节。
(5)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其中因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此种抗体与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6)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有多种,某种糖尿病病因是组织细胞膜上GLUT4减少所致(GLUT是一类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试分析下图中磺脲类降糖药物是不是治疗该种糖尿病的最佳用药,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
   
2023-10-1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为了研究小鼠肥胖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探究实验。
(1)通过观察发现小鼠脂肪组织里穿插着一些交感神经,这些交感神经末梢会通过_____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该递质能与脂肪细胞表面的____结合,进而促进细胞内的脂肪分解,释放能量。
(2)在显微镜下发现交感神经周边存在特殊的巨噬细胞,称为交感神经相关巨噬细胞(SAM),SAM具有许多伪足,能包裹住未鞘化的交感神经元轴突。为研究高脂食物投喂造成的肥胖对小鼠SAM细胞数量的影响,对两组肥胖小鼠进行投喂。实验组投喂____食物,对照组投喂____食物。在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小鼠____。结果表明高脂食物投喂会促进肥胖小鼠SAM细胞的增殖。
(3)研究发现SAM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载体,为进一步明确SAM细胞与小鼠肥胖的关系,对普通小鼠和肥胖小鼠进行如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鼠细胞脂肪分解速度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脂肪细胞脂

肪分解速度

相对值

实验一肥胖小鼠注射生理盐水

70

实验二肥胖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载体抑制剂

90

实验三普通小鼠注射生理盐水

100

实验四普通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载体抑制剂

110

表中数据显示,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载体抑制剂能_______脂肪细胞脂肪分解速度。综上所述,小鼠肥胖形成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
7 . 为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及某种药物的疗效,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对照组一直饲喂普通饲料,实验组饲喂等量的高糖高脂饲料,制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模型,经过6周后,测定各组的体重、瘦素、胰岛素、空腹血糖浓度和脂肪细胞瘦素受体的含量,数据见下表一。
实验二:取上述实验组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一组给小鼠服用药物T,另一组不使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参与血脂调节),数据见下表二。
请分析回答问题:
表一

组别

体重(g)

瘦素(ng/mL)

胰岛素(mIU/L)

血糖(mmol/L)

瘦素受体(OD)

对照组

361.75

1.28

13.61

5.06

0.48

实验组

436.60

7.95

33.57

7.49

0.10

(注: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转化成葡萄糖,使体重下降)
表二

组别

血糖(mmol/L)

肝糖原(mg/g)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相对值)

5.49

7.9

0.8

7.72

4.5

0.3

(1)在正常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通过神经系统分泌___________来控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
(2)实验组中,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含量减少有关。
(3)实验组中,小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小鼠体重并未降低。据表一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据表二数据分析,使用药物T的是_____________组,该药物发挥疗效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大附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妊娠期糖尿病好发于超重孕妇,长期高糖、高脂饮食、有糖尿病家族史及大龄孕妇,可能会造成流产、并发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畸形等,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

                  图1
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如图1所示。
材料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量也相应增加(图1中用“←”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材料三: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能恢复正常,但有20%-50%将来发展成糖尿病,如图2表示胰岛素的分泌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1)图1中器官甲---垂体--器官乙的过程体现了雌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一作用效果反过来促使胰岛素分泌量相应增加,这种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调节。
(2)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弱”)。
(3)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2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调节。
(4)科学家正研究利用胚胎干细胞转变成胰岛B细胞来治疗糖尿病,而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的胰岛样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通过胰岛素释放实验(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来检验。图3是胰岛素释放实验的结果。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__________________(填“成功”或“失败”),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9 . 炎热天气,有的人因为高温作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衡,还有的人会因为过度贪凉等出现感冒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烧。而正常情况下,人体能保持体温和水盐的相对稳定。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
(2)渗透压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高温作业的人大量出汗后,肾上腺皮质增加了______________的分泌,促进了肾小管集合管对_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
(3)某人因过度吹空调出现了感冒发烧的情况,体温连续两天维持在38.5°,在高温持续期,该患者的产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研究发现,人体体温在昼夜的变化与大鼠不同。为了探讨内源性精氨酸加压素(AVP)对大鼠体温调节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上午10点给大鼠腹腔注射AVP或生理盐水。定时测定大鼠体温变化,结果如图。
步骤二:注射AVP或生理盐水60 min后测定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甘油三酯

游离脂肪酸

甘油

生理盐水组

530.40±52.22

133.30±19.95

360.30±35.19

AVP组

633.90±64.18

89.38±19.00

293.10±30.03

注射AVP对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水平的影响
①由图甲可知,AVP在大鼠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哺乳动物体内,脂肪组织以甘油三酯(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由表可知,AVP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很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达到的。
2023-12-3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 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其分泌量也相应增加(用“→”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1)SHBG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________作用。(协同或拮抗)
(2)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_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
材料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调节。
(4)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其中因______(抗体1、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该病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病。
2021-12-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