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1 . 花烟草是一种花色丰富、花期长的园林景观植物,花冠颜色受叶绿素和花青素共同影响(如下图)。G基因使叶绿素在花冠中积累,g基因则叶绿素无法在花冠中积累。R基因使花青素呈红色,r基因使花青素呈紫色。I基因使花青素正常积累,i基因阻止花青素积累。G/g、R/r、I/i基因均独立遗传。

(1)研究者获得4株不同花色的花烟草植株,开展如下杂交实验。
组别亲本组合(A区颜色)F1株数

F1花色及株数

红色(A区)绿色(B区)白色(A区)

1

绿色×白色

45

0

21

24

2

绿色×红色

45

45

33

0

3

绿色×紫色

44

26

22

10

①第2组F1绿色与非绿色植株之比接近______,说明两个亲本均有G基因。
②第3组F1有少量紫花植株出现,受环境因素(酸性)影响,另有一部分紫花变成红色。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第3组亲本绿色植株和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为培育花色鲜艳的个体,掩盖花冠A区的绿色性状,可转入花青素合成酶基因进行改良。
①用剪切结果产生两种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同时处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这种双酶切的优势在于避免______,确保目的基因与载体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以正确重组。
②提取转基因花烟草花冠细胞中的蛋白质,运用______技术,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正常表达。
(3)种植环境会影响花青素的积累量,积累量少时花冠A区会被绿色掩盖。某公园需要大面积使用花青素积累量少的浅红色花烟草布置景观,以(1)中4个亲本为材料,你的解决方案是______
2 . 光照强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者对水稻适应弱光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
(1)弱光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______减少导致水稻减产。
(2)研究者推测RGA1基因与水稻对光的耐受性有关,用野生型(WT)、RGA1功能缺失突变体(d1)和RGA1过表达(OE)株系进行实验,每天光照和黑暗各12h,第3d测量结果如图1和图2。

   

①图1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光照下RGA1基因______,在弱光条件下RGA1基因______
②WT和d1对弱光耐受性的差异可能与能源物质消耗引起“碳饥饿”有关,据图2分析,请判断WT和dl“碳饥饿”程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
(3)图3表示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电子经一系列蛋白-色素复合体传递,同时H+从线粒体基质运输到内外膜间隙,最后H+通过复合体Ⅴ向内运输驱动ATP合成。在弱光条件下检测 线粒体内膜上的AOX蛋白含量,发现d1高于WT。请分析RGA1基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机制:______(用关键词和箭头表示)。

   

3 .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两种为害水稻的稻飞虱,研究者对二者的种间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都是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和在稻株上产卵等方式为害水稻,二者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2)水稻自身可释放挥发物,会影响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行为。研究者使用下图所示的“H”型嗅觉仪进行实验。

注:“H”型透明封闭装置中,A区放置稻飞虱,B和C区放置不同的水稻苗或土壤
①实验中水稻挥发物作为______物质发挥作用。
②在“H”型装置的B和C区放置不同的水稻苗或土壤,A区放置稻飞虱,一段时间后统计两侧的稻飞虱数量,为避免稻飞虱迁飞的影响,可通过______法进行计数。
(3)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A区稻飞虱种类

褐飞虱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白背飞虱

B、C区材料

土壤

健康苗

土壤

健康苗

白背飞虱

为害苗

健康苗

褐飞虱

为害苗

健康苗

B、C侧稻飞

虱数量

注:为害苗是被褐飞虱或白背飞虱吸食过汁液的水稻
①应增设实验组,其设计方案为______(可用文字或表格表示),结果为B、C两侧稻飞虱数量无显著差异,排除“为害苗对两种稻飞虱的影响无物种差异”的推测。
②实验结果说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水稻为害程度的增加,稻飞虱会因水稻产生的挥发物改变而避开为害较重的水稻苗,这是稻飞虱与水稻长期______的结果。
4 . 下列关于模型建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建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B.根据科学史实的实验结果,建构光合作用概念模型
C.摘除垂体后测甲状腺激素含量,建构反馈调节模型
D.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建构人口年龄结构模型
5 . 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在水浴条件下用斐林试剂检测西瓜汁的含糖量
B.脂肪组织经过染色后,需用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D.粗提取DNA后,加入二苯胺在显微镜下观察
6 . 铷(Rb)元素标记技术可用于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胡萝卜微管蚜是农业主要害虫之一,异色瓢虫是其天敌。研究者在人工环境中向蛇床草喷施RbCl溶液,检测三种生物的Rb含量,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检测蛇床草和昆虫体内Rb含量
B.喷施RbCl溶液后再移入昆虫
C.蚜虫和异色瓢虫是通过食物链被Rb标记
D.蚜虫到异色瓢虫的能量传递效率接近100%
7 . 北京宋庄蓄滞洪区引入温榆河水,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实现区域生态修复。构建过程宜选择多种耐污能力强、净化效果好、经济和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湿地中还应适当布置含微生物的覆膜填料,以便引入、培育湿地微生物。通过生态修复,蓄滞洪区水生动、植物逐渐丰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植物还需考虑生态位差异
B.引入湿地微生物可促进物质循环
C.人工的生态修复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该生态工程既改善环境又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整体原理
8 . 科研人员发现4-乙烯基苯甲醚(4VA)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蝗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不受自然环境中蝗虫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还在蝗虫触角上找到4VA的特异性嗅觉受体OR35。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4VA的结构设计多种类似物,阻止蝗虫的聚集
B.利用4VA诱杀蝗虫,不会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
C.建立OR35基因缺失的种群,放归环境影响基因频率
D.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人工增加环境中蝗虫的天敌数量
9 . 机体再次摄入食物过敏原后,大脑相应区域会被激活,个体产生厌恶反应行为,该过程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初次接触过敏原会引发体液免疫
B.肥大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过敏原结合
C.部分细胞因子可引发神经电位变化
D.厌恶反应行为需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
10 . 南美洲的毒箭蛙和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毒箭蛙都以富含有毒生物碱的毒蚁为食物,并且都将有毒生物碱储存在体表的皮囊中,以抵抗天敌。这两种毒箭蛙外表均有鲜明的体色(警戒色)。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两种毒箭蛙存在地理隔离
B.毒箭蛙体色形成受环境影响
C.能量由毒蚁流向毒箭蛙
D.警戒色不利于毒箭蛙生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