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图1为加拿大北部山区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2为两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的简图。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的同化量,其中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雪兔和北极狐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2)若图1中雷鸟的数量急剧减少,雪兔的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
(3)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从环境中获取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图2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B1表示___________
(4)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下表所示: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6.6%

23.3%

26.5%

28.7%

表中数据说明到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这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来源,导致经济衰退和加重养老负担,因此我国适时放开“二孩”政策。
(5)2015年全球多数国家气温监测显示:年平均气温较往年持续升高。如图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

①图中B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a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②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_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打破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平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的途径,也可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2 .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色中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芦花母鸡交配,F1公鸡全为芦花、母鸡全为非芦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该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后,对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提出下列两种假设: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控制羽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有关。无论雌雄,BB个为体均为芦花,bb个体均为非芦花;但Bb雌性个体为__________,Bb雄性个体为__________
(2)若想证明上述哪种假设成立,该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写出预期的实验结果:
①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假设一成立。
②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3)若假设一成立,鸡常染色体上有基因D/d,基因D能抑制色素的合成,当基因D存在时表现为非芦花,基因d没有此效应。两只纯合的非芦花鸡交配,F1全为非芦花鸡。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占3/16(不考虑突变)。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F2的非芦花鸡中,雄性:雌性=__________
2022-03-30更新 | 143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
(2)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m,其粪便中的能量为n,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p,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q,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1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 9+时丧失 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的物种组成,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
(4)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 107kJ·a-1)。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70

7.0

18.0

45

18.0

9.0

1.0

3.5

3.5

1.0

2.5

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107kJ·a-1, 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5)若该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其中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若该生态系统为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有挺水植物芦苇、菖蒲;有浮水植物睡莲、浮萍;还有沉水植物等,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这样的分布给该湿地生态系统增添了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4 . 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2n=28)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

(1)由甲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种群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种。F2白花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_____
(3)控制该植物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_定律。
(4)某研究小组让图乙的F2白花个体自交,对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进行分析:
①若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该株系的基因型为_____
②若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该株系的基因型为_____
2024-0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5 . 如图2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单细胞念珠蓝细菌置于密闭容器内,探究温度对念珠蓝细菌代谢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并绘制了如下图1所示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质变化过程图。实验中可以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
温度(℃)510152025303540
适宜光照mL/h0+4+11+18+26+22+13+9
黑暗mL/h-2-4-7-11-16-23-28-21
(1)图1中不应该存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图1中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的序号有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如果图2黑暗下装置添加的是NaOH时,红色液体左移;添加蒸馏水时,红色液滴左移。请解释可能的原因(不考虑环境因素对气体体积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宜光照下,昼夜不停的光照,10 ℃时念珠蓝细菌能否正常生长?________(填“能”或“不能”)。30 ℃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15 ℃时的________倍。
(4)某同学为探究CO2浓度对念珠蓝细菌光合作用的影响,向图2装置中添加适量较高浓度的NaHCO3,在短时间内,这将导致念珠蓝细菌细胞中的C5的含量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 . 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实验
编号
接种方式植株密度(x106株/公顷)白粉病
感染程度
条锈病
感染程度
单位面积
产量
A品种B品种
I单播40+ + ++
II单播20+ ++
III混播22+++ + +
IV单播04+ + ++
V单播02+ ++ +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 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下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的分泌调节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2)研究表明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研究者对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数)

平均年龄/岁

吸毒史/年

吸毒/(g/d)

LH/(lu/L)

FSH/(lu/L)

T/(lu/L)

健康者(30)

23

0

0

4.65

6.3

6.6

吸毒者(17)

32

平均4

平均1.5

1.44

2.86

4.1


①据表可知,与健康人相比,吸毒者②③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
②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致,可将体内_______的量补充到健康人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③调查发现,吸毒者易出现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可能使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受损。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此时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④有人对该研究方案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山西老陈醋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脏等功效。其生产工艺经3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特点,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粱→蒸煮→拌大曲→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熏醅→淋醋→陈酿
(注:以大麦、豌豆等原料制成大曲,含有多种与发酵有关的微生物)
(1)拌大曲前高粱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冷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发酵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若对该微生物进行活菌计数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醋酸发酵阶段时,应将发酵条件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研究人员研究了山西老陈醋对急性醉酒小鼠的防醉和护肝作用(肝细胞受损后转氨酶活性升高),结果如表所示。
检测指标分组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用酒灌胃(13mL/kg)丙组食醋灌胃,30min后用酒灌胃(13mL/kg)
降解酒精的某种酶
含量(μg-mL-1
4.221.656.08
转氨酶活性(U-g-1) 15.0719.9312.83

据表分析,山西老陈醋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快酒精代谢,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山西老陈醋也具有护肝作用,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8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1)某植物原始物种的花色由位于 2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C1、C2 决定,C1控制红色色素形成,C2控制黄色色素形成;两种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橙色;若无色素形成,则表现为白色。
① 开橙色花的植株相互交配,子代出现三种花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② 该植物含 C1的花粉粒呈长形、含 C2的花粉粒呈圆形;另有一对等位基因A、a,含 A 的花粉粒遇碘变蓝色、含 a 的花粉粒遇碘变棕色。为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请补充完善下列实验思路。
a.选择基因型为_____的植株待开花后进行实验;
b.取该植株的花粉粒滴加碘液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
c.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若花粉出现_____种类型,且比例为_____,则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
③ 研究发现,当 2 号染色体上存在 D 基因时该条染色体上色素基因的表达会被抑制,d 基因不会对其产生影响。若某基因型为 C1C2的植株开黄花,请推测该植株 2 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并将它画在方框内。若该植物自交
__________
(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小豆起源于中国。栽培小豆种皮多为红色,此外还有白色、绿色、褐色等各种类型。为探究种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用 4 个不同种皮颜色的小豆品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根据杂交实验Ⅰ结果推测,小豆种皮的颜色(红色、绿色和褐色)是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实验Ⅱ的 F2白色种皮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②有人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结果推测小豆种皮相关色素的代谢途径,如下图。

请根据图示推断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写出杂交实验 1 中绿色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和杂交实验 2 中白色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
2023-02-07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图是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写图中相应的编号,横线上填写名称)。

(1)该图是________显微镜看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5]_____与有丝分裂有关,其分布在_______细胞中。
(3)细胞质中呈溶胶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分布其中,但又并非是漂浮于其中,而是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__________。这种结构是由________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4)遗传信息就像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细胞依据这个“蓝图”,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蓝图”存在于图中结构[   ]______中,该结构与染色体关系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表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具体过程(物质X代表氨基酸;a~e表示细胞结构);表表示的是几种细胞器及其成分,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67

28

微量

59

40

0

39

0

59

(5)研究图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细胞结构是____(填图中字母),其相当于表中的_____
(6)以下哪些物质的合成过程与图相似               
A.呼吸酶B.血红蛋白C.性激素D.唾液淀粉酶E.胰岛素
2021-11-06更新 | 54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