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71 道试题
1 . 葡萄糖在细胞液中,经无氧分解转变为乳酸并生成少量ATP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无氧糖酵解和有氧线粒体呼吸是细胞中提供能量的两大主要方式,早年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即使在有氧环境下也倾向于利用糖酵解来获得能量,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瓦博格效应”。肿瘤细胞利用糖酵解,一方面通过从微环境中摄取大量葡萄糖来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线粒体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ROS(活性氧类)。完成下列问题:
(1)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器,它们的功能主要受细胞核基因组调控,但同时又受到自身基因组的调控,因此,真核细胞中这两种特殊的细胞器被称为____________
(2)写出此种糖酵解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能进行该糖酵解的生物或生物器官一般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3)低氧条件下线粒体中的ROS水平升高实际上是一种线粒体应激现象。已知在低氧条件下,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N蛋白会被激活。若抑制N蛋白的活性,导致低氧状态下ROS水平会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N蛋白对于低氧引起ROS水平升高是必需的。
(4)由于肿瘤细胞对谷氨酰胺需求量大,肿瘤环境中常呈现谷氨酰胺缺乏。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内转录因子DDIT3(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在克服谷氨酰胺缺乏给细胞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糖酵解途径中调控因子的表达变化。他们发现,在谷氨酰胺缺乏下
肝癌细胞的TIGAR(一种糖酵解调节负调控因子)表达下降,但在敲除DDIT3的细胞中,TIGAR水平没有降低(图1)。且在谷氨酰胺缺乏条件下,TIGAR在转录水平上也有所降低.而在敲除DDIT3后却逆转了这种现象(图2),说明肿瘤细胞保证自身存活的机制为____________

②另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线粒体应激试验测定氧消耗率(OCR),发现野生型的肝癌细胞中谷氨酰胺缺乏可导致OCR减少,而在DDIT3敲除的肝癌细胞中重复这个实验,结果显示出相对较高的OCR,这表明在谷氨酰胺缺乏条件下,DDIT3通过________________,保证了自身的存活。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拟势”是某些动物受惊扰或袭击时,显示异常的姿态或色泽,威吓其他动物的一种现象,它是动物所具有的一种较为主动的防御行为。如玉米大蚕蛾遇到天敌时会展开前翅,露出后翅一对猫头鹰眼形的花纹以警示天敌。而某些蜘蛛、甲虫等昆虫在受到惊吓或袭击时,会静伏不动或跌落地面呈现“死亡”状态,借以躲避天敌,这种现象称为“拟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拟势”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B.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稳定性与环境多变性之间的矛盾
C.具有“拟势”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产生后代,说明可遗传变异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研究不同生物适应性特征,应以个体为单位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为调查某地高原酚鼠(善于挖洞,昼伏夜出)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开展如下工作。(1)随机选择3个0.25hm2的样方;(2)确定有效洞口:在样方内寻找新鲜的高原酚鼠土丘,挖掘其洞道,敞开洞口24h后观察,若该洞口被酚鼠重新推土堵住,则该洞口为有效洞口,统计并记录数据;(3)在样方内随机选择20个有效洞口,安放捕鼠装置,连续数日共捕获高原勖鼠7只(洞口系数=7÷20=0.35);(4)统计有关数据,计算高原酚鼠种群密度。调查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某地高原勖鼠种群密度调查结果

样地序号

样方面积/hm2

挖掘洞口/个

有效洞口/个

洞口系数

1

0.25

35

31

0.35

2

0.25

42

33

0.35

3

0.25

34

21

0.35

注:洞口系数=捕获的高原鼢鼠数量/安放捕鼠装置的有效洞口数;种群密度/(只/hm2)=洞口系数×有效洞口数。
A.在自然界中,高原酚鼠种群数量可呈现“J”形增长
B.高原酚鼠平均有效洞口数约为113.3个/hm2,平均种群密度约为39.7只/hm2
C.若某些捕鼠装置失效,则会造成估测数值比实际种群密度偏大
D.高原酚鼠善于挖洞、穴居,能够改善土壤条件,增加本地原生植物产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4 . 黄瓜幼苗喜温喜湿、忌高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高。弱光逆境是限制其越冬和早春生产最常见的因素,研究人员利用遮阳网在温室中对黄瓜植株进行遮光处理,研究不同遮光程度对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黄瓜温室栽培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CK为对照组,T1~T3分别进行20%、40%和60%的遮光处理,每隔5d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部分结果如表格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总叶绿素含量/(mg·g-1

5d

10d

15d

20d

25d

CK

22.14

24.09

23.64

27.47

25.79

T1

22.90

25.36

27.87

28.38

29.52

T2

23.85

26.03

27.95

28.77

31.91

T3

23.82

28.06

29.58

32.33

34.29

(1)黄瓜植株在叶绿体的______进行光反应,生成______和NADPH。NADPH的作用是______
(2)叶绿素分子主要吸收______光,释放的能量用于光反应、发出荧光和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过强的光能会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当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光能超出其光能利用能力时,光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之比值(Fv/Fm)被称为最大光反应效率,反映了植物对光能的转换效率和植物叶片受光照抑制的程度。根据实验结果,遮光可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黄瓜幼苗的光合速率,但其叶片可通过改变细胞代谢来响应逆境胁迫,理由是______(答出两点)。
(3)在黄瓜的实际种植生产中,除了要控制光照条件外,还需要考虑______(答出两点)等环境因素对黄瓜种植的综合影响。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5 . 细胞焦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之一,在抗击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过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启动促炎因子基因的转录;第二步是炎症小体活化后裂解Pro-Caspase-1形成具有活性的Caspase-1,Caspase-1裂解GSMD白产生具有活性的N端与C端,N端促使细胞膜穿孔而死亡;第三步是释放IL-1β到细胞外扩大炎症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焦亡与促炎因子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有关
B.检测Caspase-1的活性可判断细胞发生焦亡还是坏死
C.细胞焦亡与细胞内液渗透压发生剧烈变化密切相关
D.细胞释放IL-1β并扩大炎症反应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6 . 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位点的核酸序列称为转座子,果蝇的P转座子可引起子代败育。已知细胞质中的p+基因编码的转座抑制蛋白可抑制P转座子进行转座,果蝇的P品系含P转座子,M品系不含P转座子。用M品系和P品系进行杂交,其子代表现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M

P

M

子代正常

子代正常

P

子代败育

子代正常

A.♀Mx♂M的子代正常与转座抑制蛋白无关
B.p基因与P转座子相互作用,使P品系具有繁殖能力
C.♀Mx♂P的子代败育,原因是精子不含p+基因
D.♀Px♂M的子代含有P转座子和p+基因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7 . 三角帆蚌是培育淡水珍珠的重要经济贝类。研究人员在搭配养殖草鱼、鲢鱼、青鱼、鳙鱼等淡水鱼的混养系统中吊养三角帆蚌,研究其对养殖产量和水质的影响,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鱼产量

三角帆蚌产量

珍珠产量

草鱼、鲢鱼

青鱼

鳙鱼

3龄蚌

2龄蚌

652

282

167

/

/

/

687

411

75

223

87

14.48

注:处理I为放养草鱼、鲢鱼、青鱼、鳙鱼;处理Ⅱ为放养草鱼、鲢鱼、青鱼、鳙鱼和三角帆蚌。每个围隔深1.6m,横面积为50.24㎡,产量的单位均为g/围隔。
(1)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青鱼主要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鳙鱼主要以浮游动植物为食,三角帆蚌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草鱼、鲢鱼、青鱼、鳙鱼等混养利用了不同鱼类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______,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______,这是群落中______的结果。
(2)根据实验结果,三角帆蚌与淡水鱼混养,有利于______(答出两点)。养殖三角帆蚌会降低鳙鱼产量的原因可能是对此你的建议是______
(3)水体中的叶绿素来源于绿藻和蓝细菌等生物。研究人员调查了鱼蚌综合养殖的水体中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可说明吊养三角帆蚌有利于改善水体透明度和水质,理由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8 . 马铃薯Y病毒可致使烟草叶片黄化、斑驳,整株凋萎。研究发现,马铃薯Y病毒的连接蛋白可与植物特定的elF4E基因表达的转录起始因子相互作用,从而启动自身在植物体内的翻译与增殖。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烟草的elF4E基因,研究烟草对马铃薯病毒的抗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表达特定的sgRNA,引导同时表达的Cas9蛋白结合到靶DNA序列上,Cas9蛋白对DNA双链进行定向切割,断裂的DNA在修复过程中可发生突变。下图是用于编辑eIF4E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g1RNA基因表达的sg1RNA可识别并结合到eIF4E基因的转录模板链,g1RNA基因转录模板链的序列与eIF4E基因的转录模板链的部分序列______(填“相同”或“互补”)。启动Cas9基因转录的元件是______
(2)将CRISPR-Cas9载体先导入农杆菌,目的是______。利用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中,利用选择培养基初步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和烟草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的抗生素分别是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对野生型烟草(WT)和gl-18、gl-19等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eIF4E基因测序,部分序列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经CRISPR-Cas9基因编辑后,g1-18、g1-19等转基因阳性植株的eIF4E基因在修复过程中发生了______。转基因阳性植株g1-30和g1-100经自交后获得纯合基因敲除植株并表现出马铃薯Y病毒抗性,其他植株自交后代则无抗性,原因可能是______
WT:TGGATGAATCTGATGATACGG
g1-18:TGGACGCATCTGATGATACGG
gl-19:TGGATGAATCTGATGATGCGG
g1-30:TGGATGAATCTGAT.ATACGG
g1-86:TGGATGAATCTAATGATACGG
g1-100:TGGATGAATCTGAT.ATACGG
注:除图中的序列之外,其他碱基序列均相同。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9 . 某实验室保存着黑檀体、白眼、紫眼、小翅等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而野生型果蝇的体色为灰体、红眼、正常翅。突变体可应用于分离定律、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纯合灰体白眼雄果蝇和纯合黑檀体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相互交配得到F2。若F2中相关表型和比例为______,则可验证体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相关表型和比例为______,则可验证眼色的遗传受到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2)已知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分别记为R、r)位于X染色体上,与紫眼有关的基因记为P、p。某同学将纯合白眼雄果蝇和纯合紫眼雌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得到F2,结果如下表所示:

性别

P

F1的表型及数量

F2的表型及数量

雌性

紫眼

红眼49

红眼602、紫眼198

雄性

白眼

红眼52

红眼309、紫眼98、白眼399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紫眼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F2白眼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3)已知控制白眼和小翅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黑檀体的基因位于3号常染色体上、某同学通过杂交实验得到纯合的白眼小翅品系,为进一步培育黑檀体白眼小翅的雌雄果蝇品系,某同学设计了下表的两种杂交方案,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

方案一

方案二

P

灰体白眼小翅♀×黑檀体红眼正常翅♂

黑檀体红眼正常翅♀×灰体白眼小翅♂

F1

野生型♀、灰体白眼小翅♂

野生型♀、野生型♂

F2

两组F2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黑檀体白眼小翅果蝇。为达实验目的,该同学宜选择杂交方案______由此,理由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10 . 研究发现,干旱胁迫可诱导根系产生脱落酸(ABA)抑制植物根系生长。某同学认为这一现象与根系中的生长素(IAA)变化有关。为初步探明该现象的相关机制,设计了下表的实验方案。下列选项中的①②③分别对应(  )

组别

材料

培养条件

检测指标

1

野生型植株

不施加外源ABA

根系的IAA含量和根系生物量

2

3

4

施加外源ABA

A.野生型植株、施加外源ABA、不施加外源ABA
B.野生型植株、施加外源IAA、不施加外源IAA
C.ABA合成缺陷型植株、施加外源ABA、不施加外源ABA
D.ABA合成缺陷型植株、施加外源IAA、不施加外源IAA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4年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