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14 道试题
1 . 植株甲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另一种远缘植株乙青花菜存在抗除草剂基因,欲将植株乙细胞中抗除草剂基因引入植株甲中,进行了如下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A取顶芽细胞的操作有利于获得脱毒苗
B.过程B中常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两个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
D.在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
2 . 研究发现莴苣种子交替暴露在红光(R)和远红光(FR)下,其萌发率与最后一次光照的类型密切相关,其机理如下图。光敏色素有Pr型(吸收红光)和Pfr型(吸收远红光),Pr与Pfr在不同光谱下可以相互转换,且莴苣种子对红光更敏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Pr在吸收红光后转变为Pfr,而Pfr吸收远红光后转变为Pr
B.最后一次光照类型是红光时,其种子的萌发率较高
C.黑暗下生长的莴苣中,光敏色素以无活性的Pfr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D.光诱导莴苣种子的萌发,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 . 种群的“S”形增长中,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种群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大于或等于环境容纳量的时候,种群就会停止增长。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的种群其环境容纳量不同
C.一定环境条件下该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D.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二糖的形式存在
B.糖尿病人的饮食要严格限制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非甜主食也需要限制
C.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都为2:1
D.添加到食物中的单糖、二糖都为小分子物质,可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5 . 某植物的花色有黄色、红色和紫色三种,该性状的遗传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某花卉培育员利用黄花(甲)、黄花(乙)、红花(丙)、紫花(丁)4个纯合品种进行了如下实验:

亲代

F1

F2

实验一

黄花(甲)×紫花(丁)

紫花

F1自交:9紫花:4黄花:3红花

实验二

黄花(乙)×红花(丙)

黄花

F1自交:12黄花:3紫花:1红花


且已知基因对此性状的控制途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黄花(甲)和黄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一中的F1代紫花植株测交,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3)实验二中F2代的黄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黄花植株占全部黄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
(4)该花卉培育员继续进行实验三:利用黄花(甲)和黄花(乙)杂交得到F1代,F1代自交得到F2代。发现F1代和F2代植株都表现为黄花,根据实验一、二、三分析,A/a、B/b、D/d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5)通过上述事实,请从数量关系和代谢的角度,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__________
6 . 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的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下列关于群落的演替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而代之
B.弃耕的农田总是朝着森林群落演替
C.人类活动会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垂直结构发生改变但水平结构未改变
2022-08-31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随着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不断进化,欧美国家疫情一再反复,一些国家确诊和死亡病例再现高峰。但是新冠病毒变异再快,也是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发病机制或受体,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研究发现,棘突蛋白(S蛋白)是新冠病毒非常重要的抗原蛋白,与病毒的传染能力密切相关;N蛋白在新冠病毒中含量丰富,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蛋白。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新冠病毒的变异主要发生在棘突蛋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疫苗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了多款新冠疫苗,其中腺病毒疫苗的制备技术要点是:将腺病毒的复制基因敲除,将以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填“S”或“N”)蛋白基因为模板合成的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作为疫苗。该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内通过表达相应蛋白,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与蛋白质疫苗相比,该疫苗能够更有效的诱发____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2)腺病毒疫苗、重组蛋白质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制备技术的原理都利用到了基因重组。已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表所示,DNA片段序列和质粒结构如下图所示:

限制酶

Nco Ⅰ

Sph Ⅰ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5'—C↓CATGG—3'

5'—GCTAG↓C—3'

限制酶

Nhe Ⅰ

BamH Ⅰ

识别序列和切测位点

5'—G↓GATCC—3'

5'—G↓CTAGC—3'


根据DNA片段序列可判断需要用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质粒B。
(3)基因测序也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把利刃,“实时荧光定量gPCR”通常在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原理是在PCR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Taq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如下图所示:

①“实时荧光定量qPCR”所用的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__________、Taq酶、荧光探针、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缓冲剂等。
②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__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上述技术还可以检测基因__________(填“复制”“转录”或“翻译”)水平。
8 . 目前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是放牧,不同的牲畜种类、放牧强度、年限和制度等,会影响草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为了研究羊草草原不同放牧强度最佳载畜量,科研人员开展调查与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____进行的。
(2)放牧过程中,羊草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少部分可供给牲畜,该营养级能量的其他去向包括: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检测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地上生物量(g/m2

地下生物量(kg/m3

对照组

160

6.1

轻度放牧

135

5

中度放牧

112

5.9

重度放牧

87

3.2

注:生物量是指在某一时刻调查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上的有机物量
①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放牧会导致地上生物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
②研究发现中度放牧促使植物将生物量向地下部分转移,植物的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8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类的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可分为1、2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血糖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及其相关调节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
(2)推测图中胰高血糖素对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理由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主要是对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荔枝核皂苷可能是荔枝核产生降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胰岛素敏感性可通过检测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情况进行判断。某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荔枝核皂苷具有改善小鼠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材料与用具:患2型糖尿病小鼠成熟的脂肪细胞悬液、添加高糖的含胰岛素的动物细胞完全培养液、一定浓度的荔枝核皂苷溶液、生理盐水、移液器、CO2培养箱、培养瓶若干等。
①写出实验思路(要求与说明:具体实验操作过程和用量不做要求)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
10 . 对于小麦等绿色植物来说,在暗反应阶段,一分子CO2被一分子五碳化合物(C5)固定以后,形成两分子三碳化合物(C3)的过程,我们将其称为C3途径,小麦这样的植物被称为C3植物。科学家在研究玉米等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发现在这类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首先转移到含有四个碳原子的有机物(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科学家将这类植物称为C4植物,将其固定CO2的途径,称为C4途径,如下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定CO2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据图1推测C4植物中叶肉细胞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
(2)图1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循环,其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C4途径中能够固定CO2的酶对CO2有更高的亲和力。现将相同条件下光合速率相同的小麦和玉米植株放到图2所示装置中,推测先停止从装置内吸收CO2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请结合以上信息分析,玉米比小麦更适合生存在热带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22-08-28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