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51 道试题
1 . 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②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灭菌,特别是发酵罐必须进行严格灭菌
③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④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
⑤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⑥可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青霉菌中,提高其对氧的吸收和利用率
A.2项B.3项C.4项D.5项
2 . 马达蛋白能结合并催化ATP水解,利用其中特殊化学键的转移势能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行走,进而将其所携带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送到特定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达蛋白同时具有ATP合酶与水解酶的活性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C.ATP依次水解三个磷酸基团均产生较高的转移势能
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3 . 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低渗溶液中保持正常的形态,是因为具有细胞膜的保护
B.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细菌蛋白质的功能与多肽的空间结构无关
C.人体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D.核孔主要是mRNA、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4 . 近20年来,千岛湖水体有富营养化的风险,总氦(TN)浓度和总磷(TP)浓度一直未能稳定达标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对千岛湖水质构成威胁。生态浮床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人工强化脱氮除磷工程技术,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原理是将水生植物或部分陆生植物固定在浮床上,浮床植物不仅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植物根系还为反硝化等脱氦菌群(细菌利用硝酸盐中的氮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最终还原为氮气)提供天然繁殖场所,提高水体除氦能力,从而达到去除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目标。

   

(1)图1为生态浮床模拟装置,其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利用生态浮床来去除氮﹑磷过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涉及生态工程中的____原理。
(2)现选取浮叶植物黄花水龙,沉水植物绿色狐尾藻,挺水植物菖蒲3种不同类型的典型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春秋两季静态模拟试验,探讨了生态浮床中水生植物的选择以及其对千岛湖水体的氮、磷净化效果及其可能机制。
①分别将3种水生植物放入塑料水箱中进行静态模拟试验﹐培养35d后计算水生植物株高、根长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推测:在_____季利用生态浮床去除氮﹑磷效果更好;在水生植物的选择上,选择_______植物为最佳组合,理由是______

   

②进一步检测比较3种水生植物氮﹑磷去除能力,计算出每个处理组TN和TP的去除率,结合下表来分析验证①中你的推测,_______
春秋两季不同水生植物TN、TP去除效率
植物种类秋季春季
TN去除效率TP去除效率TN去除效率TP去除效率
黄花水龙1.26±0.22a0.04±0.01a2.22±0.76b0.07±0.01a
绿色狐尾藻1.43±0.13a0.05±0.01a2.89±0.15a0.08±0.02a
菖蒲0.39±0.16b0.01±0.01b0.27±0.20c0.02±0.01b
③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植物(第一营养级)体内吸收的这些氮、磷的去向是______(答出两点)。
④综上,生态浮床脱氮途径主要有_______(至少列举两个)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5 . 植物细胞能将胞内的ATP释放到胞外。形成胞外ATP(eATP)。eATP可调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抗病反应等生理活动。为探究eATP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用去离子水配制了适宜浓度的eATP溶液,并用其处理菜豆叶片。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μmol·m-2·s-1)和胞间CO2浓度(μmol·μmol-1)等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
(2)菜豆叶片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填“受”或“不受”)暗反应速率影响,理由是_______
(3)由图可知,eATP能增加_____进而提高了________,从而提高了菜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研究发现活性氧(ROS)能促进植物叶肉细胞气孔的开放,NADPH氧化酶是ROS产生的关键酶。科研人员利用NADPH氧化酶基因缺失突变体来探究eATP提高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原因,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组一致。请问eATP是通过调节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来提高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吗?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6 . 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约占5%,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妊娠糖尿病约占5%。受营养过剩、久坐缺乏运动及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但存在肝损伤等副作用。我国某大学研究团队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石斛多糖DOP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人员取正常大鼠若干只,适应性饲养后注射200mg·kg-1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72h后测定空腹血糖位,将血糖值≥13mmol·L-1的大鼠作为模型鼠。具体实验分组如下表所示:
A组B组C组D组E组
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50mg·kg-1DOP低剂量组(100mg·kg-1DOP高剂量组(200mg·kg-1
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8天每天灌胃二甲双胍连续28天每天灌胃给药DOP连续28天每天灌胃给药DOP连续28天
每隔7天给大鼠测定一次空腹血糖浓度并统计分析数据,其中干预28天后各组别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如柱状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的大鼠类型为______(填“正常大鼠”或“糖尿病模型鼠”),②为________;C、D、E组须用______大鼠分别灌服相应药物。
(2)请从检测结果分析并推测2型糖尿病患病的原因: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降低血糖的综合治疗效果,可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增设F组。给该组大鼠灌服______,干预相同时间,观察并检测相关指标。
(4)科研人员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对2型糖尿病也有治疗作用,现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开展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生理盐水+--
FGF1-++
胰岛素抑制剂--+
实验结果血糖含量/(mmol· L-126.212.631.3
①请推测FGF1可通过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改善胰岛素抵抗。
②为进一步证明该推测,还需要在24小时后测量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含量,预测甲组胰岛素含量比乙组______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7 .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培育耐盐碱水稻对我国粮食保障具有战略性意义。如图是与某水稻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当盐浸入根周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生长。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Na+、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液泡膜上存在转运蛋白X,可以协同转运H+和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浸入根周围的环境时,HKT1运输Na+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不发生改变
B.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与细胞液、细胞膜外的pH不同,这种差异主要由H+-ATP泵来维持
C.推测细胞中的Ca2+可以抑制HKT1的同时促进AKT1的作用,缓解细胞代谢异常
D.液泡膜上的X将Na+逆浓度梯度运输到液泡内需消耗ATP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8 . 生物会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活细胞也一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经甲紫溶液染色后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B.克隆猴的出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是具有全能性的
C.“老年斑”出现即意味着个体的衰老
D.细胞自噬可清除细胞内的微生物,来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9 . 为探讨乙烯与赤霉素对根生长的作用是否完全独立,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乙烯和赤霉素处理水稻幼苗,结果如图1;已知,D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的作用途径,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分析D蛋白突变体对乙烯的反应,结果如图2.下列推测或叙述错误的是(       

   

A.添加赤霉素可一定程度缓解乙烯对根的抑制
B.乙烯可能通过促进D蛋白的降解抑制赤霉素作用途径
C.根据上述结果,可推测乙烯和赤霉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完全独立
D.为达到探究目的,后续可对图2中两组野生型水稻D蛋白含量进行测量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10 . 图1表示某细胞在电子显微镜视野下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7表示细胞结构;图2表示该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4、5、6的细胞器中的膜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图2中的丙是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唯一细胞器
C.破伤风杆菌没有图1细胞中的6结构,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分泌蛋白利用囊泡运输过程中,通常由细胞骨架提供运输轨道
7日内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