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69 道试题
1 . 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共有四种表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基因,2位点为a基因,某同学认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互换。
①若是发生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②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某同学欲对上面的假设进行验证并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用该黑色小香猪(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表型。
结果预测: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互换。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2 . 中华文化五千年,酒文化源远流长。经调查研究发现,有些人喝酒不多就脸红,称作“红脸人”,其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有的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称作“白脸人”,其体内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都没有。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回答:

(1)“红脸人”由于没有乙醛脱氢酶(AL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白脸人”没有ADH、ALDH两种酶,据图可推测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最大,乙酸无毒。下列几种类型人中喝酒最危险的是       
A.两种酶均无的人B.两种酶均有的人C.只有乙醛脱氢酶的人D.只有乙醇脱氢酶的人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喝酒后是否脸红与性别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大白鼠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其曲细精管细胞中存在的两种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8的部分比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类

比较

AQP7

AQP8

多肽链数

1

1

氨基酸数

269

263

mRNA碱基数

1 500

1 500

(1)图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在大白鼠细胞中可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
(2)丁与乙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QP7和AQP8合成过程中,与核糖体结合的mRNA碱基数目相同,但AQP7和AQP8所含氨基酸数目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所引起的差异)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图为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真正的转化实验是第_______组,该组与第________组对照可排除该组小鼠死亡是由于R型细菌。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各组小鼠体内分离细菌,预期可以分离出S型活菌的是___________组。若将第④组分离出来的细菌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可观察到的菌落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5 . 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正常减数分裂的某细胞,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核DNA=1∶4
B.1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只有3和4
C.图中颜色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也含有4条染色体,两个四分体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6 .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F1只有一种表现型,F1自交,如果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9:7、9:6:1、15:1和9:3:4,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A.1:2:1、4:1、3:1和1:2:1
B.3:1、4:1、1:3和1:3:1
C.1:3、1:2:1、3:1和1:1:2
D.3:1、3:1、1:4和1:1:1
7 . 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③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由②携带的氧扩散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D.⑤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③内一样多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龙岭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为了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首先把没有链霉素抗性的敏感菌种涂布到1号培养基上,待其长出菌落后影印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然后根据3号培养基上菌落的位置把2号培养基上相同位置的菌落转移到4号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再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图中只有3号和7号培养基含有链霉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影印法指用无菌绒布轻盖在已长好菌落的原培养基上,然后不转动任何角度,“复印”至新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
(1)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3号培养基从功能上来看,属于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______等营养物质。
(2)如果将4号培养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重复三次统计菌落数目分别为125、126、133个,则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与此方法相比,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结果应该___________(填“偏多”、“偏少”或“相等”)。
(3)3号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较1号和2号培养基少很多,能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能证明基因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环境因素诱导的结果,请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下图表示畜牧业生产上培育某种优良种牛的两种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方法Ⅰ和方法Ⅱ培育优良种牛的本质区别是方法Ⅰ涉及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方法Ⅱ涉及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
(2)过程①应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
(3)过程②常用________激素处理,目的是使B牛___________,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_(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4)A牛的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受精前要进行________处理。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能够观察到________。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如图是生产抗β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对动物进行免疫处理,所用的抗原是___________,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
(2)图甲中的②过程常用_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该诱导剂不能用于植物细胞的融合。③和④过程为两次筛选过程,这两次筛选的目的分别是:第一次用___________筛选出___________,第二次进行___________,筛选出___________
(3)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需要特殊的___________成分,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时,需将其置入含有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在培养细胞过程中,由于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因此要第二次使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然后分瓶培养,称为___________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