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其DNA双链均只含31P。现将该精原细胞置于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正常进行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子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均含32P,则进行的一定是减数分裂
B.若该精原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则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含31P的染色体数目为2n
C.若该精原细胞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每条染色单体均含31P
D.若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则精细胞中含31P的染色体数目为n
2 . 中国是用桑蚕丝织绸最早的国家,自古即以“丝国”闻名于世。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与雌蚕相比,雄蚕产丝多且质量高。科学家利用诱变技术,使其孵出来的都是雄蚕。部分育种过程如下:①应用电离辐射,得到两种Z染色体上具有显性基因(A、B)的雄蚕品系P1和P2,如图1所示。②利用γ射线诱变得到雌蚕品系P3,使Z染色体的一个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该片段上带有a和b基因,如图2所示。③选择合适的亲本杂交。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育种过程涉及到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________关系,推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为红体色基因,a为体色正常基因,B为痕迹翅基因,b为正常翅基因。A或B在雄蚕受精卵中有2个会使胚胎致死,而在雌蚕受精卵有1个显性基因且没有其等位基因就会使胚胎致死,其他情况均正常。
① P1和P3杂交后代中红体色的概率为______,P2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后代的雌雄比______
② 为了选育出雄蚕,选择P2和P3杂交得F1,从F1中筛选出体色正常、痕迹翅的雌蚕与P1杂交得F2,从F2中筛选出________的雄蚕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得F3,F3全为雄蚕,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在大量的实验中,F3中有少数雌蚕存活下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的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 Buck)通过一系列的开创性研究阐明了我们的嗅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嗅觉是动物的重要感觉之一,动物机体通过嗅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如图表示组成嗅觉感受器的嗅觉受体细胞。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嗅觉受体细胞的_________末端形成嗅纤毛,另一端突起形成神经纤维。嗅纤毛受到气味分子刺激时,产生神经冲动最终传到_________引起嗅觉。
(2)气味分子与嗅纤毛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结合时,纤毛膜上的Na+通道_________(开放或关闭),此时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
(3)若要测定某种物质对人嗅觉的影响,则凡有神经系统疾患、嗅觉障碍者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___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_______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4)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可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流出细胞则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流入细胞内B.Ca2+流入细胞内
C.K+流出细胞D.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4 . 女娄莱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娄莱的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圆粒与皱粒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利用高茎红花圆粒雌株与矮茎红花圆粒雄株杂交,其子一代表型如下表。
子一代高茎:矮茎红花:白花圆粒:皱粒
1/2雌性1:11:03:1
1/2雄性1:11:13:1

(1)通过分析可以确定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能否确定女娄莱的粒型和花色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株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高茎为显性性状。当株高为隐性纯合时雌性植株性反转,而雄性植株没有此现象。让F1中的高茎植株相互杂交,后代雌雄比为______
(3)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域同时缺失为缺失纯合子;一条正常、而另一条染色体缺失为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生活力下降,但是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往往个体死亡。红花雄株与白花雌株杂交,子代出现了一株白花雌株。为探究此白花雌株的出是由于缺失还是突变,将白花雌株与______杂交,如果杂交子代中红花:白花为______,则白花雌株为缺失杂合子;如果后代杂交子代中红花:白花为______,则白花雌株为突变体。
5 . 图为甲、乙两家族关于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乙家族所患疾病为伴性遗传病,且两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在遗传时能自由组合
B.若甲家族中的Ⅱ-6与乙家族中的Ⅱ-4婚配,则生育的男孩中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C.若乙家族中的Ⅲ-8与正常女性婚配,则生育的女儿均患乙病、儿子均正常
D.在甲家族中,Ⅲ-8的基因型与Ⅱ-6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13-14高三上·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1)若亲本基因型为,则其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假设进行很多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___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___色雌鼠杂交;
②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2020-02-05更新 | 201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
7 . 某昆虫的触角有长触角、中触角和无触角三种,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M、控制,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某研究小组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其中无触角亲本是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M对为显性,为显性
C.该昆虫关于触角的基因型有6种
D.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8 . 用射线处理某野生型纯合的深眼色果蝇群体后,获得了甲、乙两种隐性突变的果蝇(性状均为浅眼色)。甲的隐性突变基因用a表示,乙的隐性突变基因用b表示,a、b基因分别独立遗传。现用甲品系雄果蝇和乙品系雌果蝇杂交,F1雄性均表现为浅眼色,雌性均表现为深眼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隐性突变基因在遗传过程中能够自由组合
B.野生型雄果蝇突变获得1个b基因就能出现浅眼色性状
C.F1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中深眼色果蝇所占比例为3/16
D.亲本甲、乙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
9 . 某同学将三组含有不同浓度(C1、C2和C3三种;均达不到抑制胚芽鞘生长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顶胚芽鞘左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与右侧水平面夹角)的值分别为α1、α2和α3。若三组琼脂块所含生长素浓度关系为C1>C2>C3,则实验结果对应的弯曲角度关系不可能为
A.α1>α2>α3B.α3 >α1>α2
C.α1>α3 >α2D.α2 >α1>α3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B.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
D.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
2020-01-06更新 | 2159次组卷 | 4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