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643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在学习DNA的结构之后,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部分DNA双链平面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DNA结构模型存在两种类型的错误
B.生物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在DNA分子中
C.双链DNA分子中通常存在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不同DNA分子中(A+T)/(C+G)的比例都相同
2 . 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无活性的BiP-PERK复合物解离为游离的BiP蛋白与PERK蛋白。BiP可以促进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正确折叠并运出;PERK被磷酸化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促进BiP表达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化使PERK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若胰岛B细胞BiP-PERK复合物异常解离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C.BiP-PERK复合物未解离时多肽链能正常进入内质网
D.降低磷酸化激酶的活性可促进错误折叠蛋白恢复正常
2023-01-15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课后)
3 . 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易位子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性
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往高尔基体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不可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易位子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真核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4 . CRISPR/Cas9是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单链向导RNA(SgRNA)引导下,Cas9基因表达产生的Cas9蛋白像一把“分子剪刀”,切割DNA双链以敲除目标基因(靶基因)或插入新的基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as9蛋白的剪切对象是目标基因组序列中与SgRNA互补的DNA单链
B.若设计的SgRNA基因越短,则该基因编辑技术的精准度越高
C.对不同目标DNA进行编辑时,使用Cas9蛋白和相同的SgRNA进行基因编辑
D.其他DNA序列含有与SgRNA互补配对的序列,造成SgRNA错误结合而脱靶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病原体。其结构组成包括一条RNA单链、多种结构蛋白质和脂类膜(如图)。与基因组RNA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近日发现该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

1.下列关于该病毒基因组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组RNA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B.基因组RNA在宿主细胞内经翻译合成mRNA
C.以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mRNA,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D.基因组RNA编码NS1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2.针对RSV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次注射该疫苗,人体可以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
B.将该灭活疫苗注入人体,机体无法产生游离的抗NS1抗体
C.巨噬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其表面将具有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D.某个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原-MHC受体
3.下列关于病毒演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病毒NS1蛋白功能的进化是人体免疫系统对RSV病毒长期选择的结果
B.RSV的致病性越强,越有利于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C.若RSV病毒种群锐减,则可能导致病毒遗传多样性下降
D.遗传漂变产生的演化,不一定更适应环境
2023-05-03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一4.4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课后)
6 . 图1表示某二倍体小鼠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水解是着丝粒分裂的原因,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曲线BD段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B.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组数,则曲线CD段的染色体数等于AB段的染色单体数
C.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发挥作用的同时会发生核膜、核仁的消失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从土壤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并接种在已粉碎的作物秸秆堆中培养一段时间,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关于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选择在木材厂周围采集土样
B.需配制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前应排尽锅内冷空气
D.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活菌数低于实际菌落数目
2.关于酵母菌的乙醇发酵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淋洗液可作为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
B.乙醇发酵过程中需始终拧紧瓶盖以防止杂菌污染
C.乙醇发酵过程中丙酮酸被NADH直接还原为乙醇
D.发酵液中的乙醇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8 . 如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甲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统计图⑧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可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间
9 .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在长时间的渐变过程中夹杂着短暂的大规模创新,即植物的基本物种也是在进化史早期的一次大爆发式突变中进化而来的。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科学家团队分析了248组植物的异同,发现植物结构组成的变化与整个细胞基因组加倍有关。这种加倍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产生了基因的重复拷贝。结合材料与进化理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研究说明植物进化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B.植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的重复拷贝虽未导致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但为植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上述研究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比较解剖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D.陆生植物比海洋植物进化地位上高等,适应能力更强
10 .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错误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基因缺失甚至癌变。染色体和纺锤丝之间通过动粒相连。未准确连接的动粒将会激活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活化的SAC可以抑制cyclingBl(一种周期蛋白)的降解,阻止cohesin(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拴在一起的蛋白质复合体)的切割,保证染色体有更多的时间实现正确连接。染色体均被正确连接后,APC被激活,能促进细胞进入后期并进一步完成有丝分裂。SAC相关作用机制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SAC会不断地与着丝粒结合并脱离
B.可推测cyclingBl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是减慢细胞分裂的进程
C.APC的激活过程中,涉及了一系列基因的程序性表达
D.因为蛙的红细胞中没有染色质,所以其无丝分裂不需要SAC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