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如图表示某生态农场的生产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场中,食用菌和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
(2)为了提高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该生态农场采用了一系列的增产措施:
①释放大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得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____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对害虫的防治属于____(“机械”“化学”“生物”)防治。
②该生态农场需要加大人为的除草和除虫力度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
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不断循环的, 但农民仍需为作物施肥的原因主要是____
2024-03-0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2 .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通讯和娱乐工具,但手机表面分布较多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可能导致人患肠胃炎等疾病。甲乙同学对正常使用的手机屏幕上的细菌进行初步培养和数量测定,部分操作过程见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有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___以及氧气的需求。为便于观察菌落,常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还需采用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2)甲、乙两位同学手机屏幕上的细菌进行初步培养和数量测定得到以下结果:
甲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乙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8、214和256,取平均值166。
请你评价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分析原因并写出改进措施。
①甲同学________
②乙同学________
(3)为了减少手机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我们需对手机进行消毒,常用方法是______
2024-04-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酶工程就是将酶或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等方面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酶制剂常用于洗涤剂中,如加酶洗衣粉,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酶,这些酶不能直接加入洗衣粉中,并请说明原因____
(2)α-淀粉酶在啤酒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啤酒的品质,降低啤酒生产的成本。为获得大量的α-淀粉酶,科研人员从黄曲霉中提取并制备α-淀粉酶,流程如图所示:

大池培养的目的是____;提取酶液温度要低于霉菌培养的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3)黄曲霉素(C17H12O6)是由黄曲霉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研究人员利用黄曲霉素筛选出能高效降解黄曲霉素的菌株,部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③接种后的培养皿不能立即倒置培养的原因是____
②该降解菌能合成某种酶从而降解黄曲霉素,这种酶可能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能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研究人员将降解菌的培养液进行离心,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到一定量的黄曲霉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黄曲霉素的残留量明显降低,可推测该酶主要在____(选填“细胞内”、“细胞外”)起作用。科学家正在将分离出的该酶分子固定于磁性纳米粒子上,改进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黄曲霉素,这种生物酶传感器的优点是____。(答1点)
2024-04-2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考模拟(三)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4 . 经济植物矮化突变体具有抗倒伏、适合密植等特点。下表是陆地棉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植株光合特性差异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时期

材料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现蕾前

突变体

26.36

0.77

306.76

正常植株

26.74

0.85

314.58

现蕾后

突变体

22.61

0.65

249.30

正常植株

25.75

1.01

261.89

(1)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光。若欲比较突变体和正常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可将提取的色素用层析液分离,分离的原理是_____,分离后观察滤纸条上第_____条色素带(从下往上计数)的宽窄并进行分析。
(2)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和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影响胞间CO2浓度的因素有_____(答出2点即可)等方面。据表分析,与正常植株相比,现蕾后,矮化突变体净光合速率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
(3)据表推测,突变体矮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在_____(填“现蕾前”或“现蕾后”),理由是_____
(4)矮化棉花由于适宜机械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光合能力较正常植株弱,不利于光合产物积累,所以在生产中可以采取_____(答出1点即可)措施增加其单位面积的光合产物积累量。
5 .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因水草丰美、禽兽繁集成为清朝皇家的狩猎场。后来随着清政府大量开垦伐木,加之连年山火等原因,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近60年来,三代护林员在这里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硬是把莽莽荒漠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海,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生态治理奇迹。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林建立之初,经常遭受病虫害,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降低了害虫种群的_____,这直接导致了害虫种群密度下降,这是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这属于_____防治技术。
(2)塞罕坝建场初期,黑琴鸡等野生动物数量众多,后因生态环境的恶化及违法捕猎行为等原因,该环境条件长时间内所能维持的黑琴鸡的_____变小。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黑琴鸡将呈现_____(填“J”形或“S”形)增长,这是对生物多样性采取_____保护的一项措施。
(3)塞罕坝的变迁属于群落的_____演替,既有森林、又有草原,群落中的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有机整体,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说明其群落类型是由_____决定的(除人为因素外)。与草原相比,森林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更强,其原因是_____
(4)为帮助护林员科学规划和设计人工林,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需对塞罕坝生态系统的_____进行研究,具体方法为:先在野外搜集所研究动物的_____,然后与动物肠胃内的食物碎片进行比较分析;或者将同位素标记的水溶液注入植物体内,搜集_____周围的动物,定量测定其取食的相对量,等等。
2024-05-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三校联盟(长兴、余杭、缙云)4月高三联考生物试题
6 . 山西晋祠水稻种植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模式,获得了良好效益。下图表示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中河蟹的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原因是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该生态系统通过____措施,既可维持河蟹数量的相对稳定,又可保护底栖动物等生物的多样性。
(3)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至少答两点)。
7 .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____的曲线,称为“S”型曲线。
(2)形成条件:自然界的__________是有限的;有_____。(条件有限)
(3)形成原因: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就会加剧,天敌数量也会_____,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_____。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的增长就会_____,有时会_____
(4)环境容纳量:在_____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_____。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可以随_____的变化而变化。
(5)建立模型:曲线图(以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为纵坐标)

①画出“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可知“S”型曲线增长率__________值时增长率0;增长速率__________值时增长速率最大,_____值时增长速率为0,
_____值时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最大且保持相对稳定。_____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
②图中t1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t2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
③适用条件:生存条件_____的自然种群。
(6)“S”型曲线在生产中的应用
①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应保护生物的_____,使K值_____(增大/降低),如大熊猫的保护。
有害生物的防治:如鼠害防治,应设法使K值_____(增大/降低),通过引入天敌等措施将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②资源开发与利用: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_____值以上时进行,而且剩余种群数量应保持在_____值左右,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_____,再生能力_____,可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
③草场放牧,最大载畜量不能超过_____值;鱼的养殖也不能超过_____值,否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导致K值_____(增大/降低)。
2024-06-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8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对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措施涉及的有关原理的分析,合理的是(  )
选项经验措施原理分析
A.果实、蔬菜等低温储存低温破坏酶的结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消耗
B.种子晒干后储藏主要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C.喜阴喜阳的农作物间行种植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使农作物增产
D.增施农家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无机盐,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A.AB.BC.CD.D
2024-04-0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一)生物试题
9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嫁接矮果,用小便反复浸过并晒干的黄泥封住树枝促进生根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A.措施①的原理是小便中含有的生长激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根
B.措施②体现了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受环境因素调节
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
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利,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2024-03-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日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①扦插时,保留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②流水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湿味”
A.措施①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合成生长素促进生根
B.措施②依据的原理是原因是流水降低了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
C.措施③可用于连续阴雨天气大豆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大豆种子的产量
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2024-06-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