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85 道试题
1 . 平衡致死遗传现象首先在果蝇中被发现,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带有两个非等位的致死基因(不存在染色体互换),任意一个致死基因纯合即致死,成活的个体均为杂合子。平衡致死品系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可以将杂合状态永久保存,省去了后期选育的繁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批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经诱变处理后得到裂翅突变体品系。已知裂翅和直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裂翅突变体与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杂交,后代既有裂性状翅又有直翅,则裂翅对直翅为_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该裂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该裂翅基因纯合致死。将A/a控制的存活与致死看作一对相对性状,则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填“存活”或“致死”)。
(3)将裂翅突变体进行自由交配,发现后代只有裂翅,推测裂翅品系中存在平衡致死现象,若另一种致死基因为B,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

   

(4)现已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现提供表格所示的三种纯合品系,确定裂翅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
品系名称基因位置品系特征
黑檀体3号染色体红眼、黑檀体、直翅
紫眼2号染色体紫眼、灰体、直翅
野生型
红眼、灰体、直翅
杂交方案:
第一步:将裂翅突变体与上表纯合品系中的_________(填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1
第二步:选择F1中表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与上表纯合品系中的_________(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F2_________,则裂翅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2 . 某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培养液中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研究人员在该生物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将一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基因A1和一个双链均被13C标记的基因A2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在普通12C培养液中培养,先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再发生如图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Ⅱ分离
B.8个子细胞中,最多有4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
C.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1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1个卵细胞含13C标记
D.8个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标记和14C标记、6个极体含有13C标记
3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得到雄性不育植株对育种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当前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保持该品系和繁殖雄性不育植株。
(1)我国科学家采用太空诱变、辐射诱变等途径,得到了一批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为研究某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利用该突变体进行了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雄性不育是____性状,是由位于细胞核中____(1对或2对)基因控制。

(2)科研人员将同一段DNA 分子的三个基因A、B、D导入上述杂交实验F2代雄性不育植株的受精卵中(说明:A 基因可使雄性不育个体恢复育性; B 基因可使含 B的花粉自我降解; D 基因为红色荧光基因),由该受精卵发育获得转基因植株后再使其自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F2代雄性不育植株的受精卵中只有一条染色体转入了一段含A、B、D基因的DNA片段,自交后代出现比例近似相等的无荧光植株与红色荧光植物。请用图解和简要文字解释该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____。(说明:转基因植物可表示为 )
②自交后代中____(选填“有”或“无”)荧光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
③若将此转基因植株做父本继续与野生型玉米杂交,A、B、D基因____(“会”或“不会”)扩散到野生型植株中。
(3)雄性不育突变体无法通过有性生殖将“雄性不育”的特性持续传递给后代,而科研人员构建的该转基因植株却能通过自交使后代具有____优势,很好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2024-04-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4 . 某种昆虫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3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和黄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3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并且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发生____导致。
(2)研究体色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1所示:

杂交组合

P

F1

F2

I

黑体

黄体

黄体

黄体

3黄体:1 黑体

3 黄体:1 黑体

灰体

黑体

灰体

灰体

3 灰体:1 黑体

3 灰体:1 黑体

III

灰体

黄体

灰体

灰体

3 灰体:1黄体

3灰体:1 黄体

注:表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A1(黑体)、A2(灰体)和A3(黄体)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
(3)研究体色与翅形遗传关系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杂交组合

P

F1

F2

IV

灰体圆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6灰体圆翅: 2 黑体圆翅

3 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灰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 1黑体锯翅

3 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4)若选择杂交Ⅲ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V的 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有____种,其中所占比例为2/9的表现型有哪几种?____
2024-04-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5 . 用带放射性标记的胸苷培养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再将细胞换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并定期检测,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若加入过量胸苷,则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预计最快约2.2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B.M期出现被标记的细胞开始计时到其占M期比例最大时,用时约7.9h
C.M期被标记的细胞比例达到最大时开始计时,6.1h后其比例开始下降
D.若加入过量胸苷,则大约在7.4h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G1期与S期交界处的细胞算S期)
6 . 某同学用标有B和b的卡片建立某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人群中红绿色盲的遗传模型,向甲(男)、乙(女)两个信封放入若干B和b的卡片,随机从每个信封中取出一张卡片放在一起并记录,记录后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重复多次。已知男性群体的红绿色盲率接近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信封中的B与b卡片数之比约为93:7
B.甲信封中还应装入与B、b卡片数之和相等的空白卡片
C.乙信封模拟的女性群体中红绿色盲占比约为0.5%
D.完善模型后,重复多次实验,可推出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约为13%
7 .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粉色和白色三种,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花,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粉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实验小组进行甲、乙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亲本杂交组合F1的表型及比例
紫花×紫花紫花:粉花:白花=9:3:4
紫花×白花紫花:粉花=3:1
A.三种花色的植株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是紫花
B.乙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
C.乙组F1中紫花植株均为杂合子
D.甲组F1粉花植株相互授粉产生的子代中粉花植株占7/9
8 .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交换大片段的DNA,以确保每个子代都具有独特的基因构成。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蛋白(HEI10蛋白)会在染色体上移动并聚集,形成许多小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的HEI10蛋白的数量会增加,一旦达到一个临界值,就会触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片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HEI10蛋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起作用
B.缺乏HEI10蛋白,减数分裂能顺利进行,但不会出现基因重组
C.基于HEI10蛋白扩散和聚集规则,细胞实现了对同源染色体片段互换位置的精确调控
D.细胞内控制合成HEI10蛋白的基因表达增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应片段互换的频率可能会增加
2024-02-2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生物(河北卷)
9 . 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在最适温度、适宜PH值等条件下,用NaC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Na+和SO42-几乎不影响该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自变量有两个,因变量只有一个
B.实验过程中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因为提高了反应的活化能
C.由实验结果可知,Cu2+、Cl-可能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
D.降低温度a、c两点会向左下方移动,b点不变
2024-02-26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生物试题
10 . 生物悬浮床技术常使用生长旺盛的挺水植物,其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收水中的N、P等污染物,在为水体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着条件的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可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达到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下面的图1是引清渐推生态修复工程流程图,图2是该河道的模拟修复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曝气机可产生纳米级的细小气泡,能快速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____从而提高治污效果。
(2)沉水植物对于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保持水体清洁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河道沉水植物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河道水体的____(至少答出2点)等条件。在向河道内移栽沉水植物之前,先引进清水的目的是____和浮床上的挺水植物相比,沉水植物在净化水体效果方面的优点有____(至少答出2点)。
(3)在水体中放养食藻虫能有效降低藻类和有机碎屑的含量,这说明食藻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是____。相比于直接投放到水体中,将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的优点有____
2024-02-2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