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       

A.透析袋胀大
B.透析袋外部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
D.透析袋内部液体浓度增大
7日内更新 | 128次组卷 | 44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训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 艾滋病(AIDS)是由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的遗传物质为DNA,艾滋病患者常死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B.曲线AB段,HIV直接利用辅助性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C.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曲线FG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3 .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为捕猎,亚洲黑熊数量骤减。近日动物学家在某林地发现了少量野生亚洲黑熊。他们期望通过体内受精、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亚洲黑熊,其过程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胚胎工程一般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A使其超数排卵
B.A超数排卵排出的细胞必须生长到MⅡ期才能与C的获能后的精子发生受精
C.D受体雌性必须和动物园亚洲黑熊♀A、野生亚洲黑熊♀B同期发情处理
D.E后代遗传性状与A和C相似,F后代遗传性状与B相似
4 . 图甲表示某季度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图乙是将图甲中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a1、a2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e、e1、e2       

A.假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含有的能量为W1、W2,则N1×W1>N2×W2
B.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用图乙中的字母可表示为:a+b+c+d+e
C.图乙P中的c表示的是流入Q的能量
D.若图乙Q1中的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d1则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5 . 研究发现,小鼠四倍体胚胎具有发育缺陷,只能发育成胎盘等胚胎以外的结构。ES细胞能够诱导分化形成所有的细胞类型,但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2细胞融合,可得到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B.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只能分化为胎盘等胚外组织
C.嵌合体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需移植入小鼠子宫内才可以进一步发育
D.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2024-04-18更新 | 536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三3.4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进行处理可以获得目标个体(课后)
6 .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2024-03-27更新 | 79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同步精选对点训练
7 . 研究发现,某农作物的品系N具有抗虫、高产等优良性状,但是甜度不高,而基因Z与农作物的甜度有关。科研人员以Ti质粒为载体,以品系N的叶片外植体为受体,培育转Z基因的新品系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只用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Ti质粒可能导致目的基因反向插入载体
B.培育转Z基因的新品系n的过程中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成功转入重组Ti质粒的叶片细胞培育成的植株即为新品系n
D.重组DNA技术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8 . 物种灭绝泛指植物或动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第六次物种灭绝从三万年前持续到现在,主要原因是地球人口增长、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丧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地球人口的增长,一个人的生态足迹也会增大
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就能减缓第六次物种灭绝的速度
C.人类活动总是使生物群落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简单的方向发展
D.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并不会加快物种灭绝的速度
9 . 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甲与动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相关曲线,其中N表示动物甲与动物乙种群的现有数量,K表示它们的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t1前,动物甲的种群数量多于动物乙
B.t1~ t2,动物乙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t1时,动物甲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t1前后,动物甲的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动物乙
10 . 基础生态位(FN)是指在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CN)是指一个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空间。生态学家研究了甲、乙两种藤壶在岩石上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如下:①甲通常比乙在岩石上的位置更高;②若人为将乙从岩石上移除,甲就会扩展到以前乙占领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大多数藤壶来说,FN通常会大于CN
B.藤壶甲和乙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竞争可能会使二者的生态位都变小
C.若藤壶的FN与CN不同,它一定面临生存和繁殖的困难
D.研究藤壶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