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6 道试题
1 . 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的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体外培养肝脏小块要满足的条件:适宜的温度、pH、渗透压、气体环境、营养和____________
(2)气室中充入5%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3)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 X 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装置(与上图相同),按下表所示步骤操作(“ √ ”表示已完成步骤)

操作步骤

步骤一:加入肝脏培养液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 X 溶液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并 继续培养淋巴细胞。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并对比分析。

若只有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____________
2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苹果醋是一种酸性发酵健身饮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和有机酸类,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在苹果醋生产中,醋酸菌的性能对产品质量、发酵效率有很大影响。研究者为了从醋酸菌中选出优势高产的菌种,做了相关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所示。醋酸菌因产生醋酸溶解了培养基中的碳酸钙,而使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编号

透明圈直径(mm)

菌落直径(mm)

A1

3.5

1.5

A2

1.5

0.9

A3

7.2

1.8

A4

6.5

3.2

(1)菌株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用具进行消毒,置于超净台上的用具可利用___________照射30分钟。
(2)依据菌落的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特征筛选出四株可能是优势高产的菌株(A1、A2、A3和A4),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来进一步纯化这些菌株。筛选的菌株接种于斜面培养基后,置于______________中临时保存。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以选取______菌株用于生产。
(3)用筛选出的高产醋酸菌制作苹果醋,最终苹果酸和醋酸等总酸浓度不再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在苹果醋工业生产过程中,除考虑上述条件外,还需温度、pH和______________等外界因素。
(二)如图为利用转基因小鼠获得人源性抗体的两种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5)人体内抗体种类繁多,且抗体基因在细胞内一般成簇存在。获取人抗体基因可从_________细胞中提取出相应m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或通过设计引物,利用__________技术获得。
(6)途径一利用胚胎干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特点。为让抗体基因只在嵌合鼠乳汁中表达,可将抗体基因与小鼠乳清酸性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结合,构建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
(7)途径二将小鼠抗体基因剔除的目的是______,获得的抗体比途径一的抗体具有_____优点。
3 . 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A、B、C、D四个小组分别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表中①~⑥表示不同的操作,请分析回答:

组别

材料选择

提取核物质

纯化DNA

鉴定DNA

A

鸡血

B

洋葱

C

猪血

D

猪肝


(1)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鸡血是理想的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①操作的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是⑤操作的两个方案,请分析其原理。
方案一:直接在滤液中加入嫩肉粉,反应10~15min。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将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min,注意严格控制温度范围。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⑥过程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04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实验突破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4 . 淀粉酶在食品加工及轻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研究人员从细菌中克隆了一种淀粉酶基因,为了获得高产淀粉酶菌株,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基因工程操作。

(1)将淀粉酶基因与质粒载体重组时需要使用的酶包括_________
(2)大肠杆菌经过_________ 处理后,可作为重组载体的宿主(感受态)细胞使用。
(3)为了初步筛选高产菌株,研究人员将得到的3个工程菌株接种到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后用稀碘液处理,可观察到由于淀粉被分解,在平板上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测量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及透明圈直径,结果见下表。
工程菌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
菌株Ⅰ8.113.01.6
菌株Ⅱ5.111.22.2
菌株Ⅲ9.517.11.8

①表中菌落直径(C)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___,透明圈直径(H)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其中淀粉酶产量最高的菌株是_______
(4)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方面。请从植物育种或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举一实例,并说明制备该转基因产品的基本技术流程。(限10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01更新 | 47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3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
5 . 泡菜传统自然发酵方式的发酵周期相对较长,生产效率低。研究人员欲从泡菜中分离筛选出高产酸乳酸菌,为泡菜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CaCO3—MRS培养基。成分:蛋白陈、牛肉膏、酵母粉、磷酸氢二钾、葡萄糖、琼脂粉、碳酸钙等。
①根据物理性质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为乳酸菌种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
②培养过程中,乳酸菌产生乳酸溶解碳酸钙,形成溶钙圈,便于______
(2)高产乳酸菌的培养与分离。其部分实验目的与具体操作如下所示,请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梯度稀释

在无菌条件下取样品中泡菜汁1mL,加入①______进行10倍梯度稀释,依次得到10-5、10-6、10-7的稀释液。

接种培养

取上述稀释液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将CaCO3—MRS培养基浇注混匀冷凝后,将培养皿②______,并连续培养48h。

分离纯化

挑取③______进行平板划线培养。

长期保存

将菌种加入30%的甘油中在-20℃保存

(3)高产酸乳酸菌的鉴定。提取筛选乳酸菌的DNA,通常采用16SrDNA(编码rRNA对应的DNA序列)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鉴定。以16SrDNA作为细菌分类依据的原因是不同菌属的16SrDNA具有______
(4)高产酸乳酸菌发酵效果检测。研究人员研究了两种高产酸乳酸菌(乳酸菌A50f7和A50b9)在发酵泡菜过程中pH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该研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可以看出,接种两种乳酸菌效果相近,其相近之处表现为均能快速降低______,且接种量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6 . 钙可以影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在植物抵御逆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表为喷钙处理、干旱处理、干旱并喷钙处理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气孔导度表示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观测指标

处理

表观(净) 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细胞间隙CO2浓度/ (μmol·mol1

蒸腾速率/

[mmol·

(m2·s)1]

对照

7.65

219.07

127.27

4.17

喷钙

9.26

263.40

123.73

4.31

干旱

4.53

156.93

111.93

3.56

干旱并喷钙

8.31

281.93

119.20

5.09

(1)钙是生物体必需的________(填“大量”或“微量”)元素。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干旱处理导致叶片表观(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3)细胞间隙CO2浓度除与气孔导度有关外,还受________________(用表格中的观测指标作答)影响,表观(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___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呈正相关。
(4)由表可知,喷钙处理可________(填“加剧”或“缓解”)因干旱导致的气孔导度下降,从而________叶片表观(净)光合速率,推测钙具有________(填“稳定”或“抑制”)生物膜的作用,提高了植物抵御逆境的能力。
2023-04-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2 细胞代谢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7 . 为了研究不同“层次”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将分离出的牛血清装入专用血清瓶后放入冰箱中直立静置一段时间。取三根刻度吸管,将血清从上到下轻轻吸成均等的三份,分别装入消毒后的瓶中,标记为上、中、下,再分别从三个瓶中吸取等量的血清置于另一小瓶中,混合均匀备用。分别取等量的不同”层次”的血清和混合血清加入新配制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再接种小鼠上皮细胞(接种细胞密度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72h后,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72h细胞数/个

(1)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每天更换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___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层次”血清中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正确使用血清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8 . 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及含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成份

含量

粉状硫

10g

0.4g

4.0g

9.25g

0.5g

0.5g


(1)上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除去成分②,加入(),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___
(3)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_____类。
(4)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
(5)上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利用上表培养基观察菌落,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021-01-0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时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导学笔记)
9 .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指标
样地
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草本植物种数(种)节肢动物个体数(只·样1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
弃耕地(对照)0.260.091.13.10.6
禁牧草地0.660.363.69.41.7
人工灌木林0.770.422.87.40.8
人工乔木林1.370.271.610.01.1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______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______
2020-12-29更新 | 1032次组卷 | 9卷引用:C 高考挑战区(第四章)
10 . 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成份含量编号成分含量
粉状硫10g0.4g
4g9.25g
0.5g0.5g
100mL

(1)上述培养基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2)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自生固氮菌,该培养基成分应如何调整?_____,调整的依据是_____
(3)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观察菌落形态,应增加的成分是_____
(4)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某些微生物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类物质的_____(多选)。
A.某些维生素B.某些氨基酸C.酶D.激素
(5)下图是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图中在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理论上是_____个细菌。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用编号表示)。
2021-01-2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节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