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5 道试题
1 . 肽链最初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按照肽链的氨基端到羧基端的方向合成。细胞质中运往线粒体的肽链通过氨基端的基质靶向序列识别线粒体外膜上的 Tom20/21受体蛋白,进而被其引导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 Tom40通道蛋白和线粒体内膜上的 Tim23/17通道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被切除基质靶向序列的肽链折叠成有活性的蛋白质,进而在线粒体行使不同的功能。Tom20/21受体蛋白的缺失或失活与帕金森综合征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最后合成基质靶向序列
B.Tom40通道蛋白和Tim23/17通道蛋白对多肽链的运输是一种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C.若基质靶向序列发生改变可能会严重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D.给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使用调控 Tom20/21受体蛋白活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该疾病
2 . 土壤中的铁多以不溶于水的复合物(Fe3+)形式存在,植物根细胞能够吸收的Fe2+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双子叶和其他非草本单子叶植物根表皮细胞的质子泵分泌H+,降低土壤pH,以提高Fe3+的溶解性,并通过特定的阴离子通道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等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结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环状络合物,也称络合剂)与Fe3+结合,分布于根表皮细胞细胞膜表面的三价铁还原酶利用NAD(P)H还原螯合状态的Fe3+,产生Fe2+,同时加大了细胞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驱动Fe2+转运蛋白对Fe2+的吸收,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2+通过Fe2+转运蛋白进入根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B.编码三价铁还原酶的基因发生突变,直接影响根细胞对Fe2+的吸收
C.Fe2+转运蛋白转运Fe2+的速率与细胞膜外H+和Fe2+的浓度呈正相关
D.三价铁还原酶和Fe2+转运蛋白的数量受植物自身铁离子数量和状态的调控
3 . 硅藻(真核生物)有着奇特的繁殖方式,其含硅外壳无法生长,由大的上壳扣住小的下壳形成,分裂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各自以旧壳为新上壳合成新下壳,形成一个与母体大小相同的细胞和一个略小于母体的细胞(如图)。当该物种繁殖到若干代后,有的子细胞会以产生复大孢子的方式恢复原来的大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硅藻细胞的双层核膜
B.1个硅藻细胞繁殖代后,与母体大小相同的子细胞数大于或等于1
C.1个母体繁殖3次后,形成4个大小与B细胞相同的子细胞
D.硅藻繁殖时,不一定会出现DNA双螺旋解旋的现象
4 . 肠黏膜上皮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铁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铁蛋白在细胞内储存铁离子,转铁蛋白发挥运输铁离子的功能,其中铁转运蛋白1(FP1)是位于细胞膜上的铁外排通道,炎症诱导铁调素可以诱导红细胞裂解从而导致炎症性贫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铁蛋白受体即铁的载体蛋白
B.Fe2+通过FP1时不需要与其结合,DMT1转运Fe2+时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C.Tf结合Fe3+后可被TfR识别并穿过磷脂双分子层进入组织细胞
D.由炎症诱导铁调素介导的炎症性贫血时,血液中铁蛋白含量偏低
5 . 细胞呼吸产生的内酮酸经扩散作用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孔蛋白通道后,经内膜上的丙酮酸转运蛋白,并由膜间隙与基质间质子(H+)的电化学梯度驱动进入线粒体基质。同时,该质子电化学梯度还驱动内膜上的ATP合酶合成ATP、磷酸转运蛋白转运磷酸基()进入线粒体基质以及腺苷酸转运蛋白运出ATP、运进ADP(大多情况)等。[H]等物质经电子传递链(受体是O2)释放的能量能够维持膜间隙与基质间质子(H+)的电化学梯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丙酮酸、H2PO4,ATP、H+穿过线粒体内膜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B.[H]等物质经电子传递链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合成ATP
C.无O2存在时,电子传递链的受体是丙酮酸、线粒体基质中无ATP合成
D.阻断[H]电子传递链,细胞将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7日内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在某良种羊繁育基地,有纯种黑毛羊和纯种白毛羊两个品系。科研人员选取多只雌性白毛羊与多只雄性黑毛羊进行杂交,然后让得到的子一代雌雄羊相互交配,发现子二代的数量比大致为黑毛雌羊:白毛雌羊:黑毛雄羊:白毛雄羊=1:1:1:1。
(1)该羊的黑毛和白毛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从杂交结果可推断,羊的白毛对黑毛为_____(填“显”或“隐”)性。若用M、m表示控制毛色的基因,子一代的雌雄个体产生配子的分别是_____
(2)若要进一步验证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请从子二代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实验,写出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该品种羊有一对等位基因E、e能够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含有e基因的精子受精能力明显减弱。请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该基因与毛色基因是否为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Y染色体),请写出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7 . 银杏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等,一般从叶片中取得,但效率低。研究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培养银杏细胞能提高银杏黄酮、银杏内酯产量。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银杏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通气不良的介质封口,可以提升黄酮和内酯的产量
B.为获得次生代谢产物,需要将外植体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成植株
C.扩大培养细胞提取次生代谢物,一般使用固体培养基
D.次生代谢是细胞生长和生存必须代谢活动
8 . 植物遭受低温胁迫会产生活性氧(ROS),ROS对蛋白质、膜脂和色素分子都有破坏作用,在光能过剩的条件下容易使光反应速率和光合速率降低,出现光抑制现象,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ROS。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对水稻幼苗光抑制的影响,实验小组开展了四组实验,处理方法为第①组:低温+清水,第②组:低温+甲溶液,第③组:常温+甲溶液,第④组为对照组。定期检测水稻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要给予水稻幼苗___(填“低”“适宜”或“高”)光照。第④组的处理方法为___
(2)低温胁迫诱发光抑制的植物的CO2固定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可___水稻幼苗的光抑制,其影响光抑制的机理是___
9 . 研究发现细胞衰老与其线粒体损伤有关。线粒体损伤后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导致活性氧( ROS)类代谢紊乱,ROS过多会使蛋白质的功能发生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OS可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提高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可以延缓细胞衰老
C.线粒体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D.线粒体受损后,其分解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10 . 光信号可被叶子中的光敏色素所接收,它可以接收红光和远红光信号。研究发现拟南芥CRY2是主要的蓝光受体,CRY2基因可以主动调节开花时间,对CRY2基因突变体的分析表明,CRY2基因调控蓝光依赖的对光敏色素功能的抑制。因此,红光生长下的野生型拟南芥开花晚,在蓝光作用下,野生型拟南芥开花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不仅影响着拟南芥的生长发育,还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B.对于拟南芥开花,其中的CRY2具有依赖蓝光的促进作用
C.CRY2在没有活性时,光敏色素抑制开花,使开花时间延长
D.在蓝光下野生型拟南芥开花受到促进是因为光敏色素减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