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3 道试题
1 . 南瓜的果实形状有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三种。为了探究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机制,科研人员用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种做了以下实验(表中的F2由F1自交得到)。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若控制果实形状的等位基因为一对用A/a表示,为两对则用A/a、B/b表示,为三对则用A/a、B/b、C/c表示……以此类推)

实验组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扁盘形

圆球形:扁盘形=1:3

乙×丙

扁盘形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

甲×丙

圆球形

圆球形:长圆形=3:1

(1)南瓜果实长圆形、圆球形和扁盘形属于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
(2)甲同学根据实验组一得出结论: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同学的判断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3)要得到实验组二F2中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_(写3个)。
(4)品种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品种甲的表型是_________
(5)让实验组三F2中的圆球形南瓜自交,子代中杂合子占_________。让实验组二F2中的扁盘形南瓜自交,F3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2 . 某二倍体雌雄同花植物存在正常植株和雄性不育株,由等位基因M/m、T/t控制,当M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可育,但T基因对M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导致雄性不育。现欲研究其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配子中的所有染色体可称为_____________,这些染色体互称为_____________,同时携带有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
(2)通过实验一与实验二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M/m,T/t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若让实验一F1相互杂交,与F1相比,子代中M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实验三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实验三的F1正常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023-06-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3 . 甘蓝(2n=18)两性花,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科研人员将品种A和品种B杂交,后代中一半植株长势正常,且球形美观,杂种优势明显,一半植株生长一段时间后死亡;将品种A和品种C杂交,后代生长一段时间后全部死亡,结果如表1。已知该致死现象是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控制,G对g、H对h均为完全显性。品种A是通过单倍体育种培养获得的纯种,基因型为ggHH。为了检测其他品种的基因型,科研人员又进行了如表2所示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亲本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
A×B一半存活且性状优良,一半生长一段时间后死亡
A×C生长一段时间后全部死亡
表2
亲本组合总株数成活株数死亡株数
A×D20200
C×D20200
D×E19190
E×F20119
(1)正常情况下,对甘蓝进行核型分析,通常选择处于中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该时期细胞中共有___种染色体形态。培育品种A先通过___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___,当年就能培育出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纯合二倍体植株。
(2)表1实验结果说明同时含有___基因的子代表现为致死现象。B和C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3)据表2分析,D的基因型为___,E的基因型可能有___种。杂交组合一子代与杂交组合二子代相互交配,后代成活株数:死亡株数=___
(4)品种B的商品性状优良经济价值高,育种中科研人员先将B自交、分离出与D基因型一致的个体,再与A杂交,其后代___,符合育种要求。
4 . 水稻是两性植株,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下都能开花,但开花的起始时间影响其最终产量。科研人员筛选得到在长日照下晚开花的突变体M,并对该突变体M进行了相关研究。
(1)在长日照条件下,野生型水稻正常开花,已知正常开花和晚开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突变体M与野生型水稻进行杂交实验,F1都表现为正常开花,F2出现1/4晚开花。控制开花的基因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将F2中正常开花的水稻自交,F3中正常开花:晚开花的比例为_______
(2)水稻的染色体上有简单重复序列SSR(如:GAGAG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都不同,因此SSR技术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科研人员先提取不同水稻个体的DNA,再对9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进行PCR扩增并电泳分析,结果如下图。
①若控制晚开花的基因在9号染色体上,推测F2中晚开花个体SSR扩增结果,请在下图中画出4、5、41号个体的电泳条带________

                           

注:1号:野生型;       2号:突变体M;            3号:F1               4-41号:F2中的晚开花个体
②若控制晚开花的基因不在9号染色体上,则F2中晚开花个体SSR扩增结果有_________种类型,比例约为_____
(3)感染病毒也会严重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预防抗病水稻品种乙的抗病能力减弱,科研人员用EMS诱变感病水稻,获得新的抗病品种甲。科研人员利用甲、乙两品种水稻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亲本组合F1F2
抗病易感抗病易感
实验一甲×易感018111348
实验二乙×易感15027681
据表分析,甲、乙两品种抗病性状依次为_____性性状。已知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为探究品种甲抗性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甲乙杂交,F1自交,统计F2性状分离比。
①预期一:若F1均抗病,F2抗病:易感为13:3,说明两品种抗病性状的遗传是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_____染色体上。
②预期二:若F1 F2 均为抗病,说明甲、乙两品种抗性基因可能是_______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2024-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昌市八一中学三模生物试题
5 . 莲叶桐是修复海岸生态系统的优良树种之一、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莲叶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长势一致的莲叶桐幼苗,用一、二、三层造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前处理(记为T1、T2、T3,网层数越多,遮荫效果越好),对照不遮荫处理,其他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见下表(表中叶绿素SPAD值越大,表示叶绿素含量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测量指标

对照

T1

T2

T3

单株总干重(g)

7.02

9.01

7.75

6.15

叶绿素(SPAD)

41.52

46.49

43.84

35.03

叶片可溶性糖(mg/g)

25.09

20.41

15.41

11.14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中。遮荫后,T3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色发黄,推测其主要原因是_____。T3的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
(2)经过遮荫处理后,随着光照强度由强到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_
(3)对照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T1,T2高,但单株总干重比T1、T2低,其原因是_____
(4)为验证T3的叶绿素含量降低,需要分析莲叶桐遮荫处理后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现有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其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这一端底部1cm处画有一条细的横线)、天平、玻璃漏斗、尼龙布等充足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简要写出实验过程(根据需要可自行加步骤,不限于3步):
_____
②将材料剪碎,分别置于不同研钵中,加入等量溶剂后充分研磨
_____
6 . 某种昆虫为雌雄异体,其体色中的白色和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其长触角与短触角为一对相对性状,与该对相对性状有关的基因为B、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选取表型为白色和灰色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F₁中出现两种结果:全部为灰色;雄性个体为灰色,雌性个体为白色。实验二:选取长触角(只含有B的纯合体)和短触角(只含有b的纯合体)的个体做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F₁中雄性个体都表现为长触角,雌性个体都表现为短触角。将实验二各自的F₁中个体相互交配得到各自的F₂,结果都如下表所示。设计与B、b相关引物用于PCR扩增,亲本、F₁、F₂中PCR产物电泳结果经处理后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所获取的样本足量,不存在突变和致死现象,雌雄个体比例为1∶1。

性别

F2中表型及比例雄性

雄性

长触角个体数∶短触角个体数=3∶1

雌性

长触角个体数∶短触角个体数=1∶3
F2中个体表型及比例

   

(1)由实验一推断,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____型,F₁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若需要进一步确定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可选取基因型____做亲本进行杂交,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
(2)____(填“能确定”或“不能确定”)B、b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
(3)通过研究发现,B、b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它们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据此推测实验二F₂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若让F₂中短触角的个体相互交配,其子代中长触角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
7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 )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胆碱酯酶可催化乙酰胆碱分解。
资料二:人体胸腺青春期达到最大,以后逐渐退化,胸腺组织多被脂肪组织代替。若胸腺退化不全可引起重症肌无力。
资料三: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中的肌样上皮细胞表面具AchR,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主要在胸腺中)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导致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运动后病情加重,胆碱酯酶含量增加;休息后病情减轻,胆碱酯酶含量减少。
(1)胸腺是_______细胞成熟的场所,该细胞在产生胆碱酯酶受体抗体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重症肌无力患者运动后病情加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资料,请提出一条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2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据新闻报道: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每亩1603.9公斤,创造新纪录。袁隆平生前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亩产更高的“海水稻”研发,下表是科研人员测得杂交水稻在不同温度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单位:mg/h)随光照强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0Lx

600Lx

800Lx

1000Lx

1200Lx

A

20℃

-6

+4

+9

+14

+10

B

25℃

-10

+6

+12

+23

+18

C

30℃

-15

+11

+24

+30

+26

D

35℃

-32

+17

+21

+28

+24

E

40℃

-29

+10

+16

+25

+19

F

45℃

-25

-3

0

+10

+5


注意:(表中“+”表示吸收,“-”表示释放)
(1)在光照强度800Lx、温度35℃时,水稻叶肉细胞产生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水稻每小时固定CO2的量为_____________mg。
(2)在相同温度下,光照强度1000Lx时的CO2吸收速率明显大于光照强度600Lx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稻是指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青岛海水稻耐盐碱性好,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米更高,又没有普通稻米的病虫害,是天然有机食品。但如果盐碱度过高会抑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光照强度下,F组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小于D组水稻的光合速率,有同学推测原因可能是:一是温度升高,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二是高温破坏了叶绿素分子,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为了探究是否存在原因二,请利用上述光照强度1000Lx时的D、F两组水稻为材料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
2022-04-2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研究者在加拿大一枝黄花(SC)入侵地以其入侵不同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本土植物物种常见优势种的生态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不同入侵梯度样地中常见本土植物的生态位宽度
本土植物物种SC入侵梯度(株数/m²)
05~711~13>18
①野老鹳草0.67530.48640.39550.1991
②禺毛茛0.20.38270.39970.4894
③天胡荽0.29820.34760.38160.4503
④蛇含委陵菜0.38750.47270.48690.5878
⑤细柄草0.69790.68640.78850.8715
⑥白茅0.76950.54380.4660.3839
⑦雀稗0.88760.46480.2810.1993
(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可用丰富度反映其数量。要研究某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____等。
(2)由表中数据可得,随 SC 入侵密度逐渐增加,_________(填表中序号)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这说明______
(3)研究者测量了上述几种植物体内氮元素的含量,发现 SC体内氮元素含量远高于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的植物,据此可初步推测 SC能成功入侵的原因是___。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探究了氮元素(用铵态氮处理,单位:mmo1/L)对 SC 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图(对照组用 10mmol/L铵态氮处理)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SC 能成功入侵的机制是:______,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4)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
种群同化的用于生长、发育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未被利
总能量和繁殖的能量一营养级用的能量
  69.571945.5
199 1 4.5
3.512.5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kJ⋅a-1.
(5)植物的“气味”提供可采食的信息,说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
2024-05-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昌市八一中学三模生物试题
10 . 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与蚕豆种植有关的问题:
(1)蚕豆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经过晒种,可让种胚内形成较多赤霉素,由此推测晒种的目的是____
(2)多数蚕豆出苗后,需要进行主茎打尖,该措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的原理是_____。到蚕豆植株的花、荚期,人们常常只留10台以下的豆花,而将10台以上的一节用镰刀割掉,原因可能是____
(3)某种子公司研究了大棚蚕豆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CK指对照组):
大棚蚕豆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播种密度
(万株/hm2
株高
(cm)
单株结荚
(个)
2~3粒菜
(%)
收获期
(月/日)
鲜荚折产
万kg/km2
增产
(%)
3(CK)1203094.74/152.48-
3.751202893.24/152.9016.93
4.51202490.94/162.7812.10
该试验的原理是____。据表可以得出的试验结论是_____。蚕豆是虫媒花植物,大棚栽培蚕豆,可以在蚕豆开花结荚期采取____等措施来提高蚕豆的结实率。
2024-06-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第一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