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4 道试题
1 .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他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的生物工程。如图表示细胞工程操作的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组织中的细胞分散开来获得单个细胞A和B通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来处理
B.如果该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可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C.如果该图表示抗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②过程中涉及选择培养、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D.如果该图表示克隆羊的培育过程,①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城市周边的草莓园,能使人们体验摘草莓的乐趣,品尝到新鲜的草莓,也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下图表示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各阶段不同植物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果实膨大期额外喷洒大量的外源生长素可以大幅度提高草莓产量
B.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草莓果实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但作用机理不完全相同
C.在果实发育的后期脱落酸的含量最高,说明脱落酸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衰老
D.由图分析可知,草莓果实发育受多种激素调控,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生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会导致鱼肉鲜味下降。在探究影响不同鱼类鲜味下降的因素系列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和温度,因变量是ACP的相对酶活性
B.pH低于3.8、温度超过60℃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
C.不同鱼ACP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有差异,根本原因是ACP结构不同
D.鲷鱼在pH5.6、温度37℃条件下,ACP活性最高,鱼肉鲜味程度最高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5月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4 . 酸性磷酸酯酶(ACPase)对生物体内的磷脂代谢有重要作用。白玉菇生长环境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可导致ACPase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影响白玉菇的生长发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pH、温度和4种金属离子对ACPase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图中OD420是指在波长420nm时被检测物吸收的光密度,通常OD值越大,酶活性越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磷酸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据图分析,pH约为4.5时,ACPase酶的催化能力最高
C.Pb2+、Cd2+可能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活性降低
D.对白玉菇进行温室栽培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50℃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谷氨酸能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信号传递机制,它涉及多种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及谷氨酸转运体,可调节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进入突触间隙的量,调节机理如图所示(图中VGLUT为神经元内的囊泡谷氨酸转运体,Cs为降解VGLUT的酶,EAAT、SN和SAT为细胞膜上Glu、Gln的转运体)。回答下列问题:

(1)星形胶质细胞(一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辅助作用,具有______等多种功能。
(2)突触前神经元释放Glu的方式是_____,该过程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u作用于NMDA后,导致______(填“Na+”“K+”或“Cl-”)大量内流,完成兴奋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______
(3)若细胞内Cs的活性受到抑制,会导致突触前神经元内VGLUT的含量______;若突触间隙中Glu的含量升高,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
6 . 富含N、P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某湖泊后,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当地政府部署了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并实施环境整治,成功将该区域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中N、P等营养素富集会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蓝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湖中多种鱼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降低。
(2)生态修复后,湖泊水清鱼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合理地利用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湿地内湖泊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部分营养关系如下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用文字表述,不填数值),图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______,n的数值为______

   

(3)引入对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芦苇等水生植物来修复该湖泊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修复后建立的湿地公园具有很多功能,如游玩观赏、某些植物可入药、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等,以上功能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有_____
(4)水绵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除磷。已知无机氮源能提高水绵的除磷量,且NO3-的作用效果大于NH4+的作用效果。请设计实验对上述观点加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
7 . 哺乳动物幼崽的母亲依恋行为是生命历程中的第一种社会行为,近期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该行为的调控机制。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母亲气味作为刺激,使幼崽的相关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______________传导,经过综合处理最终使幼崽表现出母亲依恋行为。
(2)基因T表达产物是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合成必需的酶。为探究5-HT对幼鼠母亲依恋行为的影响,取一对基因T缺失突变杂合小鼠(+/-)进行杂交,利用杂交子代幼鼠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1.在测试盒子的两侧分别放置来自幼鼠母亲的巢穴物品(A)和未使用过的巢穴物品(B),幼鼠放置在中间空白处,统计幼鼠在两侧的停留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研究人员对①操作进行了改进:将未使用过的巢穴物品替换为其他雌鼠的巢穴物品,其余处理均相同。所得实验结果支持上述结论。改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母亲气味可激活幼鼠脑中的5-HT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5-HT)和催产素能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催产素)。研究人员提出假设:5-HT能神经元对幼鼠母亲依恋行为的调控需通过催产素能神经元。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幼鼠和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
a.基因T缺失纯合突变体   b.催产素受体基因缺失纯合突变体     c.5-HT       d.催产素
8 .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环状双链DNA病毒,其具有嗜上皮性,主要引起人类皮肤、黏膜的增生性病变,目前已分离出100多种亚型,不同的亚型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下图为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穿孔素和颗粒酶属于免疫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图示过程为特异性免疫的_____过程。
(2)细胞甲是_____,其功能是_____
(3)HPV2价疫苗能预防2种高危型HPV(16、18)的感染,为检测其能否预防低危型HPV(6、11)的感染,以大鼠为实验材料,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健康大鼠平均分为4组,分别标记A、B、C、D。
②A、B组接种不含疫苗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分别接种等量的_____
③分别在各组中接种HPV病毒,各组操作是A组接种低危型HPV(6),_____,D组接种低危型HPV(11)。
④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的发病率。
(4)预期的结果和结论:若实验结果为A、C2组发病率相同,B、D2组发病率相同,则说明_____
9 . 培育转基因生物时,首先要在体外对含有所需基因的DNA进行加工,其中包括将不同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HindⅢ、EcoRⅠ、BamHⅠ是3种不同的限制酶,且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GFP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在两种引物的______(填“5′”或“3′”)端分别加上EcoRⅠ、BamHⅠ的识别与切割序列,该过程使用两种而不是一种限制酶的目的是______

(2)图1获得的重组表达载体的标记基因是______。将筛选出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成纤维细胞,再利用该成纤维细胞进一步培育转基因动物。如何利用该成纤维细胞培育转基因动物,请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
(3)重叠延伸PCR技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使PCR产物形成重叠链,通过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片段重叠拼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是重叠互补引物的设计。图2表示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拼接基因A和B的过程,步骤②得到的两种重叠产物中,目标产物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其中步骤④加入的引物是______。与图1获得的重组表达载体相比,图中重叠延伸PCR技术形成重组DNA,不需要______酶。

10 . 某研究小组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得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同时在对某淡水养殖湖泊I研究后,绘制了该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2;湖泊II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不仅影响水环境的景观效果,还会引起水源污染;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功能。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种群数量最早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在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兴趣小组成员将稀释10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摇匀后从中吸取少量菌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若实验者计数了25个中方格中的5个,共有44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色的有4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密度为_____个/mL。
(2)图2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群落。图中底栖动物和虾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3)挺水植物(如旱伞草、千屈菜、菖蒲)既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又具有很好的景观效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若为了追求景观效应和经济收益而清除湖泊II中的旱伞草、千屈菜,单一种植菖蒲,则湖泊II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能力将会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水体中的水葫芦大量繁殖可能会引起水体二次污染,研究人员提议在湖泊II边建立以水葫芦为材料的饲料加工厂,饲料用于喂鱼,打捞池中的淤泥作为周边桑树的肥料,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这种污水处理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