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脱水缩合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AMP与核酸分子的组成元素不同B.cAMP中的A与ATP中的A含义相同
C.接收cAMP信号的受体为糖被D.脱水缩合形成cAMP的场所在核糖体
2 . 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A、B鼠挖的洞不一样:A鼠挖的洞一端有一条长长的入口通道,洞的另一端有一条几乎通到地面的逃生通道;B鼠的洞入口很短,没有逃生通道。现将A、B鼠杂交获得F1,再与B鼠回交,得到的F2有136只,挖的洞共有4种,其中有34只挖的洞是长入口,有68只挖的洞有逃生通道,上述过程如图4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挖掘逃生信道的基因对缺少逃生通道的基因为显性
B.推测A鼠最可能生活在森林草原地区,B鼠生活在沙丘地带
C.控制入口通道长度的基因可能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自由交配,则F3中会挖逃生通道的鼠占比为7/16
3 . 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如图所示)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srA和CsrB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
B.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时,核糖体沿glgmRNA从3'端向5'端移动
C.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促进细菌糖原合成
D.CsrA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
4 .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将粮食(如玉米、小麦等)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燃料乙醇;将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就形成了目前在我国多地广泛使用的乙醇汽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高效利用植物纤维,乙醇发酵时可以同时接种纤维素分解菌
B.能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C.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抑制环境中的杂菌,这属于生物消毒法
D.乙醇汽油产生和使用都更具环保性,应全力发展乙醇汽油的生产
5 . 噬菌体展示技术(如图所示)可将某些目标蛋白(如抗体、受体等)呈递至噬菌体表面,便于对目标蛋白进行筛选、鉴定。以下对该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建立噬菌体展示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
B.噬菌体展示库构建需将特定的基因片断拼接重组在噬菌体载体上并转染细菌
C.外源目的基因序列都能在噬菌体中获得有效的表达和展示
D.通过图中诱变处理及筛选最终可获得与抗原亲和力更强的抗体及其基因
6 . 为研究桃树矮化的机理,研究人员对矮化品种F和正常株高品种Q分别施加赤霉素(GA3)后,测定枝条生长情况,并检测与生长相关蛋白Della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有资料显示,GA3与受体蛋白GID1结合后,GID1与Della形成复合物,进而通过特定途径影响Della的含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内源性GA3在植物的幼芽、幼根中均有合成B.相较于品种Q,品种F对GA3不敏感
C.蛋白Della具有促进枝条生长的作用D.可通过降低GID1基因的表达得到矮化品种
7 . 用高强度的X射线照射小鼠,制备出免疫完全缺陷的模型鼠。将正常小鼠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群分别输入模型鼠体内,然后用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T细胞参与,才能刺激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如绵羊红细胞)致敏该小鼠,两周后观察抗体产生情况,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1234
注射的细胞胸腺细胞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
给模型鼠注射绵羊红细胞
抗体产生情况--+++
注:“-”表示不产生抗体,“+”表示产生抗体。
A.注射的绵羊红细胞应与模型鼠的组织兼容性抗原几乎相同
B.第3组模型鼠能检测到一定量的抗体,只是比第四组量少
C.绵羊红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
D.若给模型鼠输入脾脏细胞,注射绵羊红细胞后能产生抗体
8 . 血细胞比容(HCT)是指血液中细胞的体积分数,常用离心法测量,是观察临床输血、输液效果的指标之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CT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平均体积和血浆量有关
B.若离心转速过低,测得的HCT值可能低于实际值
C.剧烈运动后的短时间内,正常人的HCT会减小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HCT会比正常人要少
9 . 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大肠杆菌来说,A过程存在DNA与蛋白质的结合
B.对于酵母菌来说,C、D的过程就是个体的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C.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参与E、F的物质有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的光敏色素
D.对于人体来说,在A~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A和B
10 . 人体血液中,O₂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形式运输,大部分CO2以HCO3的形式运输,O2通过影响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来调节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达,EPO作用于造血组织,促进红细胞生成。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O2等物质能参与细胞代谢,红细胞呼吸产生CO2有利于O2释放
B.CO2进入红细胞后消耗水分子,同时Cl⁻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渗透压低于血浆
C.H⁺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引起氧合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促进O2释放
D.缺氧时,HIF-1α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红细胞数目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