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科研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噬菌体成分

35S标记

14C标记

大肠杆菌成分

32P标记

未标记(14C)

(1)假设在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__________
(2)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碳元素是_____。一般来说,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_____(填“一定都含有”“一定都不含有”或“不一定都含有”)14C。
(3)第一组与第二组实验经过短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测到同位素标记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均填“沉淀物”“上清液”或“沉淀物和上清液”)。
(4)若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噬菌体标签脱落,无法辨别,请设计实验进行鉴别,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
2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昨日更新 | 116次组卷 | 7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3 . 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时引起光能转化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光抑制。光抑制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PSⅡ系统,该系统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O2和H+并释放电子,但电子积累过多时会产生活性氧破坏PSⅡ系统功能,使光合速率下降。番茄叶肉细胞中存在非光化学淬灭(NPQ)机制,可通过叶黄素将过剩光能以热能形式散失。完成下列问题:
(1)PSⅡ系统存在于叶肉细胞的______(结构)。
(2)强光条件下,NPQ机制将叶绿体吸收的过剩光能转化为热能散失,减少了PSⅡ系统产生的____________,从而减轻其对叶绿体结构的破坏。强光会先抑制光合作用______阶段,减少______的产生,其中后者作为活泼的还原剂。
(3)为研究V基因在高光条件下对NPQ机制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V基因沉默型番茄,与野生型番茄经过相同高光处理,实验结果如图,说明高光条件下V基因的表达______

   

4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1表示DNA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DNA复制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1是_________(填中文名称),7为_________(填中文名称)。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连接起来。图1中10的上端为_________(填“3'-端”或“5'-端”)。
(2)图2中②③处发挥作用的酶分别是_________,据图可知,DNA复制过程具有的特点有_________(填两点)。
(3)已知某DNA分子上有200对碱基,其碱基A和T占总碱基数的50%,其中一条链上T占该链的30%,A+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50%,则互补链上G有_________个。
5 . 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而施入土壤的磷肥中的大部分磷都成了不能吸收的难溶性磷酸盐。科研人员从某果园土壤中选出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成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高效解磷菌株,主要流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_____倍。图中对土壤悬浮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的目的是_____
(2)经步骤①-③的一系列梯度稀释后,若在④所示的3个平板上分别涂布稀释液0.1ml,经适当培养后,培养基上得到的菌落数分别是:39、38、37,则每克土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个。除上述活菌计数外,还可以用_____法进行微生物计数,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____(偏低或偏高),原因是_____
(3)步骤④中待菌落长好后挑出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较_____的菌落。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
6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重做了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以重温科学家的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部分步骤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______,实验中不选择用H标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离心后,经检测发现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表明T2噬菌体是用______标记的,该实验中沉淀物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1个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其释放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有放射性,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7 . 对于遗传物质的探索、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三个先后进行的经典实验,运用不同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共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一科学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均使用肺炎链球菌作为实验材料,其常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其中______型菌具有荚膜,有毒性。
(2)格里菲思提出“转化因子”的推断。支撑这一推断的重要证据之一是:其中一组实验成功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并导致小鼠死亡。该组实验的处理方法是向小鼠体内注射______
(3)艾弗里等人证明DNA是“转化因子”。该实验运用______原理(加法/减法)控制自变量,发现只有用______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后,提取物才会失去转化活性,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因传统观念“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阻碍、艾弗里等人的结论并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
(4)赫尔希和蔡斯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标记噬菌体的原因是______
②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所用的原料由______(选填: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提供。
③图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a、b两管中放射性分别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中。若保温培养的时间过长,对b管中放射性分布的影响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请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______(填“有”或“没有”)得出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
(2)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欲确定哪一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R型细菌与S型细菌相比区别是__________
(3)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离心
(4)继发现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之后,科学家们又将目光转向部分不含DNA的RNA病毒(只含RNA和蛋白质),烟草花叶病毒(TMV)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使烟草叶片出现花叶病斑。下图所示为相关的实验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图中X溶液通常用水和苯酚配制而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据所学知识推断,物质甲和乙分别是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甲、乙、丙三组中属于对照组的是_________组。
③实验结束后,可从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_组中分离出完整的TMV病毒。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9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歌声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哼唱。听歌和唱歌都涉及到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听歌跟唱时,声波传入内耳使听觉感受细胞产生______,经听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通过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后,由______支配发声器官唱出歌声,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的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活动。
(2)唱歌时,呼吸是影响发声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与“吸”。换气的随意控制由______和低级中枢对呼吸肌的分级调节实现。体液中CO2浓度变化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前后,让动物短时吸入CO2(5%CO2和95%O2),检测肺通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失歌症者先天唱歌跑调却不自知,为检测其对音乐的感知和学习能力,对正常组和失歌症组进行“前测一训练一后测”的实验研究,结果如图2。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失歌症组______(答出2点);仅分析失歌症组后测和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因此,应该鼓励失歌症者积极学习音乐和训练歌唱。
10 . 某植物花色与色素积累量有关,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B分别编码酶A和酶B,二者共同参与红色素的合成,其等位基因a、b不能编码相关酶.在种植中发现,深红花和白花性状均可稳定遗传,而浅红花性状总是不能稳定遗传。现有甲、乙两个品系杂交,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甲品系的基因型是___,乙品系的基因型是___
(2)F2浅红花的基因型___种;F2浅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
(3)研究发现,在另一条染色体上,还存在色素合成抑制基因D,编码酶D抑制红色素合成,均表现为白花.现有白花植株丙自交,子代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13,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4)将丙植株与深红花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