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58 道试题
1 . 西瓜瓜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和瓜皮颜色(深绿、绿条纹和浅绿)均为重要育种性状。为研究两类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纯合体(长形深绿)、(圆形浅绿)和(圆形绿条纹)进行杂交。为方便统计,长形和椭圆形统一记作非圆,结果见表。

实验

杂交组合

表型

表型和比例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浅绿︰圆形深绿︰圆形浅绿=9︰3︰3︰1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绿条纹︰圆形深绿︰圆形绿条纹=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①结果推测,瓜皮颜色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
(2)由实验①和②结果不能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若要进行判断,还需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________进行杂交。若瓜皮颜色为________,则推测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3)对实验①和②的非圆形瓜进行调查,发现均为椭圆形,则中椭圆深绿瓜植株的占比应为________。若实验①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________
(4)SSR是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不同染色体具有各自的特异SSR。SSR1和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9号和1号染色体。在中SSR1长度不同,SSR2长度也不同。为了对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电泳检测实验①中浅绿瓜植株、的SSR1和SSR2的扩增产物,结果如图。据图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15号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SSR1和SSR2序列,同时具有SSR1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具有SSR2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圆形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中圆形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____的植株,不考虑交换,其自交后代即为目的株系。
今日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2 . 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下胚轴顶端形成顶勾(如图1),在破土而出时起到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科研人员为研究生长素(IAA)与顶端弯曲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

(1)样方法可统计________(单或双)子叶植物的种群数量。研究发现油料种子萌发时需要氧,此外还需要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有机物种类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过程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2)图1的顶端产生IAA,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IAA与___________(选填“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
(3)研究发现,TMK突变体植株顶勾比野生型弯曲度小,可能原因是TMK突变体植株顶勾弯曲处内侧细胞生长比野生型___________。不同浓度的IAA可能通过TMK蛋白调控细胞生的机理如图。

请阐述当IAA浓度较高时,细胞伸长生长被抑制原因是:TMK蛋白C端被剪切,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德华模拟生物试题
3 . 天鹅洲长江故道现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是可人为调控的半封闭水域,丰水期能通过闸口将长江干流江水引入。2017年,评估认为该水域最多可保障89头长江江豚健康、稳定地生存。当年该水域开始禁渔。2019-2021年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各类型鱼类的生物量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2021年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01头,但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调查时间

生物量(kg·hm-2

小型鱼类

大中型鱼类

2019年

30.4

30.8

2020年

22.8

47.9

2021年

5.85

47.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中分层分布的各种水生生物形成一定的___________ 结构。鲢、鳙等大中型鱼类与短颌鲚等小型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生态位重叠,表现为___________ 关系。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__ 的结果。
(2)在此生态系统中,长江江豚占据_______ 个营养级,其能量根本上来自于该食物网中的_________
(3)为实现对长江江豚的良好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据表分析,从该水域适度去除___________ ,使能量更多流向长江江豚;其二,在丰水期打开闸口,使长江江豚饵料鱼类从干流___________ 天鹅洲长江故道,增加长江江豚食物资源。以上措施可提高该水域长江江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德华模拟生物试题
4 . 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___________,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___________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是小熊猫分泌的___________增多,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健康情况。皮质醇的分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___________进入尿液,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德华模拟生物试题
5 . 唐鱼(杂食性)是一种小型濒危鱼类,入侵物种食蚊鱼(肉食性)会造成唐鱼数量减少。研究人员调查比较了在不同生境中唐鱼种群的体长在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与无入侵取样点间的差异。(图中矩形代表体长集中分布区域,其内黑色横线表示平均值,垂直线段表示数值的变动范围,上下两端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体长与鱼龄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调查唐鱼的种群密度时,没有采用标记重捕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不同生境中唐鱼的生态位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研究唐鱼的生态位通常应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蚊鱼入侵使幼年唐鱼数量减少,研究发现食蚊鱼与唐鱼的生态位重叠较少,推测食蚊鱼造成唐鱼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食蚊鱼入侵后,溪流生境下的唐鱼比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唐鱼有更大的体长变动范围,从生境特点和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油桃因香甜脆爽、光滑无毛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探究油桃合适的种植条件,某学者在大棚中利用油桃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所用实验地为沙壤,有机质含量为 ,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
实验一:分别在晴天(10时进行通风处理)和阴天对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晴天时,将大棚分为两组,实验组早上8点向大棚内增施 ,其他条件与对照组相同(10时进行通风处理),分别测定两组的净光合速率 ,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实验前,就对土壤的 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适当补充了氮肥和磷肥,请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施加氮肥和磷肥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和图1分析,上午9时,大棚内油桃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晴天组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阴天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晴天时在10时左右对大棚进行通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和图2分析可知,上午时增施 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通风和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以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增产目的。
(4)实际生产中,果农会在果树的花期通过施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减少果树上的花蕾数量,从而增加单个果实的重量,提升单果品质。
7 . 果实颜色是番茄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我国科研工作者在515份番茄资源中发现了7份果实呈现条斑状的变异材料,培育得到7份能稳定遗传的条斑状株系。
(1)番茄果实颜色受TAGL1的调控。以其中一份条斑状株系gs为材料,获得TAGL1超表达株系和TAGLI敲除株系,并检测三者的叶绿素含量。发现______,表明TAGLI的表达抑制叶绿素合成。
(2)gs株系同一果实表面有绿条斑(GS)和浅绿条斑(LGS),经检测,在浅绿条斑中TAGL1表达量高于绿条斑。推测浅绿条斑和绿条斑中TAGL1的碱基序列_____。进一步探究TAGL1对条斑性状的调控,发现其分子机制和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如图:

结合图1、图2和(1),阐述TAGL1对绿条斑性状的调控路径:TAGL1转录形成siRNA和scaffoldRNA,______,表现为绿条斑。
(3)为进一步探究7份条斑状株系是否都有类似上述调控路径,先将野生型番茄分别与7份条斑状株系杂交,F1均表现为野生型,推断条斑状性状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以7份条斑状株系为实验材料,仅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认它们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
8 . 某牧区气候恶劣,生态系统脆弱,境内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该牧区的草原湿地泥炭层深厚,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重要生态屏障。
(1)若要研究该牧区荒漠猫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它的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该牧区草原湿地含有丰富的土壤有机碳(SOC),其主要来源是_____。微生物通过分泌水解酶作用于SOC,产物一方面吸收后用于______,方面用于呼吸作用满足自身能量所需。
(3)为了探究湿地水位变化对土壤碳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取不同水位土样添加一定量13C标记的葡萄糖,在相应水位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测定土壤SOC和13C标记的微生物有机碳含量(MBC)。若培养时间过长,所测得MBC值通常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检测结果表明,水位下降会降低土壤SOC而提高MBC,请从微生物分解和合成代谢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水位下降导致土壤透气性增强,______
(4)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该牧区一个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草地、耕地、建筑用地等面积称为______。由表可知,该牧区出现了明显的生态赤字,且呈现______趋势,为了避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当地情况提出一条降低生态赤字的有效建议:______
该牧区资源需求、供给总量(单位:hm2/人)

土地类型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2019年

需求

供给

需求

供给

需求

供给

需求

供给

草地

2.700

0.222

2.970

0.216

3.122

0.208

6.014

0.209

耕地

0.030

0.010

0.039

0.009

0.039

0.007

0.036

0.007

建筑用地

0.0024

0

0.0029

0

0.0039

0

0.0054

0

9 . 作物在成熟期叶片枯黄,若延长绿色状态将有助于提高产量。某小麦野生型在成熟期叶片正常枯黄(熟黄),其单基因突变纯合子ml在成熟期叶片保持绿色的时间延长(持绿)。回答下列问题。
(1)将ml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表型为______(填“熟黄”或“持绿”),则此突变为隐性突变(A1基因突变为al基因)。推测A1基因控制小麦熟黄,将A1基因转入______个体中表达,观察获得的植株表型可验证此推测。
(2)突变体m2与ml表型相同,是A2基因突变为a2基因的隐性纯合子,A2基因与A1基因是非等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同。A1、A2、a1和a2基因转录的模板链简要信息如图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基因相比,a1基因发生了______,a2基因发生了______,使合成的mRNA都提前出现了______,翻译出的多肽链长度变______,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丧失。A1(A2)基因编码A酶,图2为检测野生型和两个突变体叶片中A酶的酶活性结果,其中______号株系为野生型的数据。

     
(3)A1和A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ml的基因型为______,m2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将ml与m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个体的比例为______
昨日更新 | 12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吉林卷
10 . 为协调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在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的管控区中划分出甲(捕捞)、乙(非捕捞)两区域,探究捕捞产生的生态效应,部分食物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岩龙虾的捕捞使海胆密度上升,海藻生物量下降。捕捞压力加剧了海胆的种内竞争,引起海胆的迁出率和______上升。乙区域禁捕后,捕食者的恢复______(填“缓解”或“加剧”)了海胆的种内竞争,海藻生物量增加。以上研究说明捕捞能______(填“直接”或“间接”)降低海洋生态系统中海藻的生物量。
(2)根据乙区域的研究结果推测,甲区域可通过______调节机制恢复到乙区域的状态。当甲区域达到生态平衡,其具有的特征是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______
(3)为了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构建生态学模型,探究岩龙虾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其数量的动态关系。仅基于模型(图2)分析,对处于B状态的岩龙虾种群进行捕捞时,为持续获得较大的岩龙虾产量,当年捕捞量应为______只;当年最大捕捞量不能超过______只,否则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岩龙虾种群的延续,原因是______

昨日更新 | 109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吉林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