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C.图中“-S-S-”代表的化学键也是肽键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2024-01-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最初的大熊猫是食肉动物,经过多年的进化,其绝大多数食物都源于竹子。中国境内有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两个亚种,前者更像熊,后者更像猫。某处于遗传平衡的大熊猫种群(雌雄比例相等),B的基因频率为60%,且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存在地理隔离
B.两种大熊猫的基因库会向着不同的方向改变
C.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D.该种群中,XᵇXᵇ、XBY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16%、60%
2023-12-27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三)生物试题
3 . 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是相似的,都具有清除抗原的作用
B.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C.巨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 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2023-12-2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当机体血压下降或血钠降低时,肾脏球旁细胞合成和分泌肾素(一类蛋白酶) 增多,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 (一类十肽化合物);当血液流经肺部时,存在于血液和肺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将血管紧张素Ⅰ降解为血管紧张素Ⅱ(一类八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能促进小动脉收缩和醛固酮分泌,以此维持水盐代谢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肾素的合成与分泌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有肽键的断裂
C.血管紧张素Ⅱ可能是一种信号分子
D.敲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基因可能导致原尿中Na⁺浓度和血钾含量升高
2023-12-2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三)生物试题
5 . 赤霉素(GA) 和蓝光刺激都会影响植物下胚轴伸长。GA 与赤霉素受体(GID1)结合后,GID1与细胞核内的D蛋白结合,促进D蛋白降解和下胚轴伸长。隐花色素1(CRY1) 是植物感受蓝光的受体,介导蓝光抑制下胚轴伸长。相同强度蓝光刺激下,CRY1突变体植株中 D蛋白的降解速率较野生型植株快。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D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
B.D蛋白对下胚轴细胞伸长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C.推测野生型植株在黑暗中的D蛋白降解速率比蓝光刺激下的慢
D.相同强度蓝光刺激下,CRY1 突变体植株下胚轴生长速率较野生型植株快
6 .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
B.过敏反应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C.人体在首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D.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疾病。
2023-11-21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等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组成地壳和两种生物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地壳

玉米细胞(干重,质量分数)

人体细胞(干重,质量分数)

C

0.087

43.57

55.99

H

0.76

6.24

7.46

O

48.60

44.43

14.62

N

0.03

1.46

9.33

A.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含量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
B.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细胞的元素均可存在于无机自然界中
D.表中信息可反映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
8 . 鹦鹉热也称鸟疫,是由鹦鹉热嗜衣原体(胞内寄生)引起的人、鸟和其他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鹦鹉热发病快,表现为高热、肌痛、腹泻等症状。重症不及时治疗可致死,即使是轻症,恢复也相当缓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重症患者治疗输氧时采用含有5%的CO2混合气体,目的是刺激呼吸中枢
B.鹦鹉热嗜衣原体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即可清除该病原体
C.鹦鹉热常伴随腹泻症状,此时机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升高
D.鹦鹉热常伴随发热症状,机体升温的过程中,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9 . 研究表明,美西螈的巨噬细胞在其断肢再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蛋白CD14的单克隆抗体,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步骤⑤向小鼠注射的都是CD14蛋白
B.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应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C.在③的培养孔中只有异种核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D.步骤④中需加入CD14蛋白进行专一抗体检测
10 . 下列各生物与相应的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①HIV病毒 ②发菜 ③乳酸杆菌 ④变形虫 ⑤番茄 ⑥衣藻
A.除①外,其余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以上生物中,只有⑤⑥两种生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②③具有拟核,其余的都没有
D.除②⑤⑥三种生物外,其余生物都需营寄生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