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02 道试题
1 . 某种微藻能够在盐度跨度较大的环境中生存,这与其体内的脂质代谢密切相关。下图1表示该微藻脂质代谢的相关过程,甲、乙、丙代表细胞器,①、②代表膜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甲、乙通过一定方式增大内部膜面积,意义是______。它们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依据是______
(2)丙代表______。与结构①相比,结构②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图中能将脂酰辅酶A分解为乙酰辅酶A的场所有______
(4)细胞中有许多“生产线”,图示表明细胞各结构不仅能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还在功能上______,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5)该种微藻可以通过胞内脂肪的合成或分解来适应不同的盐环境。下图2是不同盐浓度下该微藻细胞的数量变化。

图2

①推测在盐胁迫条件下,脂肪______,从而提高______,以适应盐胁迫的环境。
②实验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______时,该微藻生长、增殖较快,某同学认为该条件并不一定是利用该微藻生产脂肪的最佳条件,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是______
2 .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跟踪STR的亲本来源可用于亲缘关系鉴定。分析下图家系中常染色体上的STR(D18S51)和X染色体上的STR(DXS10134,Y染色体上没有)的传递,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Ⅲ-1与Ⅱ-1得到Ⅰ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18S51的概率为1/2
B.Ⅲ-1与Ⅱ-1得到Ⅰ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XS10134的概率为3/4
C.Ⅲ-1与Ⅱ-4得到Ⅰ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18S51的概率为1/4
D.Ⅲ-1与Ⅱ-4得到Ⅰ代同一个体的同一个DXS10134的概率为0
今日更新 | 113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生物真题吉林卷
3 . 基因型为Aa的某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而且含A的一条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的着丝粒横裂(正常为纵裂)。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B.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与精原细胞正常分裂产生的均不同
C.仅考虑A、a基因,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种类有4种
D.可用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粒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今日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4 . 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
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
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
今日更新 | 9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新课标理综生物试卷(山西、河南、云南、新疆)
5 . 研究人员对小鼠的酒精成瘾机制进行了研究。
(1)将小鼠置于训练装置中,每次在铃声后提供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小鼠听到铃声就吸吮饮水装置,小鼠的这种反应属于___其结构基础是___
(2)训练成功后,研究人员进行了连续26天的酒精成瘾测试(如表),苦味物质相当于负面刺激。
时期处理
成瘾前期第1~3天在铃声后提供15%酒精
第4~5天在铃声后提供掺入苦味物质的15%酒精
成瘾期第6~19天无限量供应水和15%酒精
成瘾后期第20~22天在铃声后提供15%酒精
第23~26天在铃声后提供掺入苦味物质的15%酒精
成瘾前期小鼠酒精摄入量无显著差异,且第4~5天的饮酒量均低于第1~ 3天。根据成瘾后期酒精摄入量(如图)的差异,将小鼠分为甲、乙、丙三组。据图可知,丙组小鼠的行为特点是___,说明已经成瘾。

(3)小鼠脑内mPFC区与行为控制有关,PAG区与对负面刺激的反应有关。
①mPFC区一些神经元的轴突延伸进入PAG区,与该区神经元形成兴奋性突触联系,PAG区的兴奋使动物回避负面刺激。检测mPFC区神经元的活动,发现与丙组小鼠相比,在第4~5天和第23~26天,甲、乙组小鼠更多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
②推测丙组小鼠mPFC区神经元的相对抑制状态导致其酒精成瘾。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检验,实验组相关处理是第一组___,第二组___(填字母)。
A.以甲、乙组小鼠为实验材料
B.取接受过铃声训练的小鼠为实验材料
C.向小鼠mPFC相关神经元中导入光激发后能引起氯离子内流的蛋白质的基因
D.向小鼠mPFC相关神经元中导入光激发后能引起钠离子内流的蛋白质的基因
E.进行连续26天的酒精成瘾测试
F.在第4~5天和第23~26天进行光激发
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是___
(4)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上述研究的应用前景: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暨实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干旱或盐渍等环境下,细胞的结合水含量相对提高
B.寒冬时节,自由水比例增加,从而增加细胞抗寒能量,保护细胞
C.细胞内微量元素如Ca、Fe、Mn、Cu、Zn、B等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无机环境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这体现了无机环境与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暨实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7 . 细胞中有两种DNA甲基化酶,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上一个胞嘧啶结合甲基基团,出现半甲基化;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甲基化酶使DNA发生不同程度的甲基化,这种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发生了甲基化,其控制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
C.甲基化程度不同会影响DNA的复制,但不会影响转录
D.不同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程度不同
8 . 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长素用量/细胞分裂素用量

结果

比值

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比值

促进根的分化

比值

促进芽的分化

A.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
B.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
C.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
D.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黑龙江、吉林、辽宁卷)
9 . 西瓜瓜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和瓜皮颜色(深绿、绿条纹和浅绿)均为重要育种性状。为研究两类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纯合体(长形深绿)、(圆形浅绿)和(圆形绿条纹)进行杂交。为方便统计,长形和椭圆形统一记作非圆,结果见表。

实验

杂交组合

表型

表型和比例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浅绿︰圆形深绿︰圆形浅绿=9︰3︰3︰1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绿条纹︰圆形深绿︰圆形绿条纹=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①结果推测,瓜皮颜色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
(2)由实验①和②结果不能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若要进行判断,还需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________进行杂交。若瓜皮颜色为________,则推测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3)对实验①和②的非圆形瓜进行调查,发现均为椭圆形,则中椭圆深绿瓜植株的占比应为________。若实验①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________
(4)SSR是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不同染色体具有各自的特异SSR。SSR1和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9号和1号染色体。在中SSR1长度不同,SSR2长度也不同。为了对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电泳检测实验①中浅绿瓜植株、的SSR1和SSR2的扩增产物,结果如图。据图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15号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SSR1和SSR2序列,同时具有SSR1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具有SSR2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圆形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中圆形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____的植株,不考虑交换,其自交后代即为目的株系。
今日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10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为生物催化剂,酶作用的反应物都是有机物
B.胃蛋白酶应在酸性、37℃条件下保存
C.醋酸杆菌中与发酵产酸相关的酶,分布于其线粒体内膜上
D.从成年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肠道内容物中可获得纤维素酶
今日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河北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