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中的糖类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1 . 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B.脂肪和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C.某些类型的脂质可以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可维持膜的稳定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第一中学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肥胖问题是全球热议的话题,有研究预测超重、肥胖率将从2020年的38%迅速增加到2035年的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和脂质组成元素相同,但淀粉比脂质氧的含量高
B.摄食过量的糖类后,多余的糖类在体内只能转化为脂肪
C.肥胖患者通过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可有效减轻体重
D.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
2024-05-22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卷(一)
3 . 蓖麻种子是良好的油料植物种子,其胚乳呈白色,脂肪含量约占种子总质量的7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蓖麻种子的成熟过程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B.蓖麻种子脂肪含量较高,种植时应埋藏较深
C.蓖麻种子干重在萌发早期逐渐增加,原因可能是脂肪转化成某些糖类
D.蓖麻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种子内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基本不变
2024-05-1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一)生物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测得花生种子在萌发前后CO2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花生种子特点,播种时应深播以提高萌发率
B.花生种子萌发并长出幼叶前的干重会一直下降
C.萌发后第4天,花生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
D.萌发后第6天,花生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15mL·g-1·h-1
2024-05-1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福建·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5 .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在口腔被分解成葡萄糖B.葡萄糖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C.葡萄糖在体内由红细胞运输D.葡萄糖在肾小球被重吸收
2024-04-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百校联考高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D.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
7 . 多种元素和化合物共同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进而形成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由三分子甘油和一分子脂肪酸构成, 室温下一般呈固态
B.糖类都由C、H、O构成,多糖被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C.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与性激素组成元素相同
D.氨基酸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中均存在氢键
8 . 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是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图是棉花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磷酸丙糖转运器的活性受光的调节,适宜光照条件下,其活性较高。

(1)由图分析可知,C3被还原为磷酸丙糖后,下一步利用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Pi与磷酸丙糖通过磷酸丙糖转运器严格按照1:1反向交换方式进行转运。在环境条件由适宜光照转为较强光照时,短时间内磷酸丙糖的转运速率会降低,则更有利于____________(填“淀粉”或“蔗糖”)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蔗糖是大多数植物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有机物,与葡萄糖相比,蔗糖作为运输物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9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为研究人和动物对糖的特殊的偏好,研究者以小鼠为模型做了相关实验。糖和人造甜味剂进入口腔,都会激活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给野生型小鼠同时提供甜度相同的人造甜味剂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最初小鼠到两个瓶子喝水次数相当,48小时后,几乎只喝葡萄糖溶液。甜味受体缺乏型小鼠进行此实验的结果与野生型小鼠大致相同。
深入研究发现,葡萄糖除了在舌头上产生甜味刺激外,还能直接作用于肠道,肠上皮的肠内分泌细胞(EEC)通过其细胞表面的SGLT1受体来接收糖信号,经迷走神经激活大脑中的cNST区域,导致不依赖味觉的糖摄入偏好产生。对高脂食物的偏爱也与肠道有关。实验表明摄入脂肪后,肠道也是经迷走神经来激活cNST引起奖赏效应。
研究者发现敲除SGLT1受体不影响小鼠对脂肪的偏好,而敲除了EEC表面的特定GPR受体能阻断小鼠对脂肪的偏好。分别用脂肪和糖灌注小鼠的肠,检测迷走神经激活情况,发现迷走神经元中,一部分对糖、脂肪都有响应,另一部分只对脂肪有响应。
1.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味蕾上有产生甜味的味觉中枢
B.SLGT1与GPR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
C.两类迷走神经元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D.进化形成的对糖、脂的偏好有助于应对食物匮乏
2.研究者还进行了如下的一系列实验,其中不能作为支持“糖通过肠道经迷走神经激活cNST引起糖的行为偏好”的实验证据是(  )
A.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缺乏型小鼠在口服葡萄糖后cNST神经元被激活
B.食用人造甜味剂的野生型小鼠cNST未观察到明显的激活效应
C.野生型小鼠的肠道直接注入葡萄糖和口服葡萄糖均能强烈地激活cNST
D.抑制野生型小鼠cNST神经元的激活会使小鼠失去对糖的行为偏好
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针对饮食失调导致的肥肿、暴食症等人群的治疗,下列哪项思路是不合理的(  )
A.阻止糖或脂肪与相应的肠道受体结合
B.阻止激活的肠道细胞向迷走神经细胞发送信号
C.沉默糖或脂肪激活的迷走神经元,井阻止其信号传递到大脑
D.阻止味蕾产生的甜味信号传向中枢
2024-03-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糖类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糖都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都是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B.细胞膜上糖类与蛋白质、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被参与细胞间的识别
C.细胞内的核糖、脱氧核糖只参与遗传物质的形成,不能作能源物质
D.二糖不一定是还原糖,但二糖的水解产物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2024-03-2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三次调研(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