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显微镜的种类、构造及使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9-10高二下·广东湛江·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 .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B.C.D.
2023-10-09更新 | 510次组卷 | 238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 . 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中甲是高倍镜,乙是低倍镜
B.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C.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 a,需要将装片向右移动
2022-11-02更新 | 177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在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转换到高倍镜后,一般需用凹面镜、大光圈来调节亮度
2022-03-29更新 | 4075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2021-11-02更新 | 2283次组卷 | 136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酸菌,可观察到核膜和染色体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10-11高一下·重庆·期中
6 . 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⑤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
2020-08-28更新 | 370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桐城市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⑥C.⑥③②④D.⑥③⑤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2018-11-30更新 | 4963次组卷 | 7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9 .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图表示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若乙图视野中出现一污点,污点可能位于目镜或物镜上
C.若观察乙图,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是⑥,换到高倍镜下后距离可能是⑤
D.高倍镜下观察乙图中的B细胞,操作顺序为:向左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和细准焦螺旋
2018-10-27更新 | 2079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