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1 . 土壤中的根瘤菌既能自由生活,也能与豆科植物共生。科研人员对根瘤菌在自由生活和与豌豆共生时的营养吸收方式进行了研究。请回答问题:
(1)根瘤菌细胞膜以____为基本支架。
(2)葡萄糖是根瘤菌在环境中较易获得的营养物质。用含葡萄糖(3H标记)的培养液培养自由生活的根瘤菌,一段时间后收集根瘤菌,并检测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1。

由结果推测,自由生活的根瘤菌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3)科研人员从豌豆的根瘤中提取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培养过程同(2)。图2结果显示,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随时间增加先升高后不变,加入叠氮化钠后放射性强度仍不变,说明其吸收葡萄糖不需要能量。由结果推测,共生的根瘤菌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___
(4)综合以上研究,请尝试提出一个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
2024-0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1)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或胞吐作用实现跨膜运输,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
(2)通过胞吞作用,单细胞生物可摄取食物,多细胞生物可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及体内___的细胞,维持机体稳态。
(3)如图所示,在果蝇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信号发送细胞和临近的信号接收细胞表面分别具有N配体和N受体。当配体被泛素化修饰后与受体结合,被胞吞至___细胞,从而产生拉力,使N受体的___发生改变,暴露出S2酶切位点并被酶切,酶切后剩余部分称为NEXT。NEXT可以在细胞膜上进一步被γ-分泌酶酶切或被信号接收细胞___,形成胞内体,最终产生有活性的N受体胞内活性片段(NICD)。NICD进入细胞核,调控基因___,影响蛋白质合成,最终抑制信号接收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4)图中胞吞作用决定了信号接收细胞的命运,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功能。
2024-01-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②以不同方式镶嵌或贯穿于①中
C.③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
D.物质进出细胞的被动运输方式与②无关
2024-01-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胃黏膜壁细胞靠近胃腔的细胞膜上分布有质子泵(H+-K+-ATP酶)。胃酸的分泌过程如图所示。

(1)胃壁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
(2)未进食时,壁细胞内的质子泵被包裹在囊泡中储存在细胞质基质中,壁细胞受食物刺激时,含质子泵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并融合,融合过程依赖生物膜的__________性。
(3)H+通过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进入胃腔的方式是_________。质子泵除了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4)胃酸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但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胃溃疡。结合胃酸的分泌过程图示,请提出一种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细胞间的选择性识别与黏附
多细胞生命有机体在胚胎发育以及组织器官形成过程中,均需要细胞与细胞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才能维持整体生命活动的运行。
研究人员发现细胞之间的联系建立,首先需要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自己和异己分子的认识和鉴别,即细胞识别;接着需要相邻细胞以某种方式黏附在一起,组成组织,即细胞黏附。
生学家早在1907年就发现细胞具有相互识别的能力。从那以后科学家们不断认识细胞间选择性识别、黏附,对参与细胞识别与细胞黏附的表面分子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十分典型的研究就是红细胞衰老并被脾脏细胞吞噬的过程。红细胞膜表面存在与血型有关的血型糖蛋白,其糖链末端含有大量的唾液酸(能够被唾液酸酶水解)。红细胞寿命一般为3~4个月,衰老红细胞表面的血型糖蛋白的唾液酸被分解,暴露出的半乳糖残基是红细胞衰老的标记,继而被脾脏细胞识别并将之吞噬。
细胞黏附仍然需要借助膜蛋白的相互作用,使得具有相同表面特性的细胞聚集在一起,比如仅在神经细胞中表达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简称NCAM。NCAM是穿膜蛋白,氨基端在膜外,其上的结合区域可以与另一个细胞上的NCAM结合区域相互识别并结合,进而形成重叠区。胚胎期与成年期细胞中NCAM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多数胚胎期NCAM添加了PSA的修饰。加上PSA后,调节了相邻细胞间NCAM之间的黏附作用。
   
除此以外,至今已经在神经胶质细胞、肝细胞,甚至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发现了多种不同的细胞黏附分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结合,或形成组织或与其他组织分开,满足生物体不同的生存需求。
(1)结合文中信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2)NCAM在______中合成,经过______的修饰运输,被分泌到细胞质膜上。
(3)为验证暴露出的半乳糖残基是红细胞衰老的标记。研究人员补充了如下实验:实验组用______处理红细胞,对照组为正常红细胞,然后分别将二者重新注入原来的动物体内,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能够证明以上假设。
(4)结合文中信息,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______。
A.NCAM贯穿细胞膜的部分,其性质为疏水性
B.胚胎期NCAM黏附性大于成年期NCAM黏附性
C.PSA对NCAM的修饰利于胚胎期细胞的分裂、分化
D.成年期NCAM结构特点利于维持器官结构稳定
2024-01-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糖、脂过量摄入导致的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等代谢性疾病高发。此类疾病与脂滴的代谢异常有关。
(1)甘油三酯(TG)、胆固醇等中性脂作为细胞内良好的___物质,在生命活动需要时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
(2)脂滴是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泡状结构,具有储存中性脂的功能。机体营养匮乏时,脂滴可通过脂解和脂噬两种途径分解为脂肪酸,其形成和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脂滴的结构___
   
(3)图2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解释NASH患者肝脏功能受损的原因。细胞脂代谢异常产生的活性氧(ROS)会攻击磷脂分子并影响ATP合成酶的产生。观察NASH模型小鼠(高脂饲料饲喂获得)的肝细胞,发现细胞内脂滴体积增大并有大量积累,细胞核被挤压变形或挤向细胞边缘,线粒体结构被破坏,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完善图2,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4)脂滴表面有多种蛋白分子,正常情况下可与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其他具膜的细胞结构通过___(至少写出两种)等方式相互作用,体现细胞内各结构的协调与配合。NASH的成因说明细胞的______被破坏,将会影响整个细胞的功能。
7 . 图1为人的红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图2为一种人红细胞表面抗原结构示意图,该抗原是一种特定的糖蛋白,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1)与糖蛋白的元素组成相比,磷脂特有的元素为___。据图1可知,人红细胞膜上的鞘磷脂(SM)和磷脂酰胆碱(PC)多分布在膜的___侧,而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丝氨酸(PS)则相反。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___有关。
(2)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图2所示抗原___于整个基本支架。该抗原含有___个肽键,连接到蛋白质分子上的寡糖链的分布特点是___
(3)生物正交化学反应获得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该反应是指三个氮相连的叠氮化合物与含有碳碳三键的环辛炔之间无需催化剂催化,即可快速连接在一起,对活细胞生命活动没有干扰和毒害。科学家先对细胞表面的寡糖链进行叠氮修饰,再将______连接,最后通过上述生物正交化学反应,成功地实现了用荧光基团标记来“点亮细胞”的目标。
2023-12-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理工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胆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之一,对维持生物膜的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

(1)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胆固醇可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
(2)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来源于血浆。人体血浆中含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可将胆固醇转运到靶细胞,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转运过程如图1:LDL将其包裹的胆固醇转运至靶细胞,与细胞膜表面的____结合,通过____作用将其转运至细胞内,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
(3)LDL-胆固醇进入细胞后由溶酶体水解产生游离的胆固醇,最终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转运至细胞膜,为研究胆固醇的转运途径,研究者用放射性H标记胆固醇,分离细胞器并检测相关细胞器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

该结果表明:胆固醇在细胞内转运的途径为____,做出此推测的依据是:____
(4)胆固醇对膜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者检测了不同胆固醇比例与脂质体膜微粘度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胆固醇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据图分析胆固醇的作用是:____
2023-12-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的区域。这些区域更有秩序且流动性相较于周围较小。脂筏参与信号转导等过程;图中G蛋白偶联受体与信息分子结合后发生结构变化,经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从而引发生物学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脂筏区的特点保留了细胞膜上分子具有流动性的结论
B.脂区细胞膜外侧的糖基化程度高于膜内侧
C.脂是细胞膜实现信息交流功能的重要区域
D.信息分子结合受体引发cAMP产生的过程体现微量高效性
2023-12-0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诊断生物试题
10 . 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动性的影响如图,其中微粘度的大小与膜流动性的高低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人工膜相比,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还有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
B.由图可知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人工膜的流动性
C.由图可知胆固醇使膜的流动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D.人工膜和细胞膜一样具有流动性,这是其功能特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